我身邊的台灣人:餃子店老夫婦教我的事
文
韓栩宇(福建籍陸生)
學校食堂裡面有許多新式樣可供選擇,但我向來習慣在學校外面覓食,而且總是不太習慣連鎖餐廳、光鮮亮麗的新開張店鋪,往往是那些陳舊小店、隱身於巷弄之中、老闆多已白髮蒼蒼,行動甚至有些緩慢,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這些小店舖的喜愛。
雖然說外頭價格相較於學校食堂的價格也許稍微貴上一點點,但是這些小店、老店鋪,卻比學校裡的自助餐、制式料理多上了許多人情溫暖。老闆記得你是誰,知道你喜歡吃什麼,為你親切的客制化,甚至可以點菜單上不存在的特殊餐點,這些都是學校裡面對太多顧客而無法經營人際互動而導致高度疏離感所不能提供的,也是我之所以願意花時間走更遠的路,有時還願意冒雨去到這些店家用餐的原因。
免費再給你來一碗
我很喜歡一家山東牛肉麵與餃子店,那是一對老夫婦在經營的,幾年前來吃到現在,每週幾乎都會來上好幾次。老夫妻兩個人都是俗稱的“外省第二代”,同為眷村長大的發小同學,他們的爸媽是1949年來到台灣的,這對在眷村長大的兒時好友,成年後很自然的因相識、相戀,最後走入婚姻。
我固定會在那家店點一碗半筋半肉牛肉麵,要是還有點餓,再加上十顆餃子。牛肉麵的湯頭真的很香,滑而不膩,且老闆總是經常走過來看我吃完沒,一直不斷提醒我:“加面加湯都不用錢喔!”而我記得有幾次真的加面加湯了,原以為湯不用錢,加面是像徵性的,但最後上來的可以說是幾乎又是一碗新的面了,而且又加了好幾塊肉,足足讓我撐得……
一回生,二回熟,我大概去了那家店幾次以後,老闆和老闆娘好像就記住我了,並從我講話的口音猜出我是從大陸過來唸書的學生。以致於每次老闆總會過來跟我聊天,多切兩盤小菜過來跟我一起吃,如果有時我吃多了說要付錢,他們總是一臉不高興的說:“我們老人家跟你一起聊天吃飯,怎麼能讓小孩子付錢!”情況多了,我只能誠惶誠恐的接受了兩位老人家的好意,但絕對始終堅持自己點的牛肉麵和水餃是要付錢的,這是我的底線。
知道我是陸生這件事,似乎對老闆而言,很有助於拉近某些心理距離,他常常會問起我老家的事情,問我是否去過山東,聊起他當年台灣開放老兵探親時,他陪著父母回鄉的事,他說:“出生在台灣、成長在台灣,人到快中年時突然回鄉看到多了那麼多親戚,有那麼多人叫我伯父,頓時覺得溫馨,但待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各種習慣方方面面都不太適應。不過,人不親土親,老家的風景還是讓我印象深刻,從小父母親給我講故鄉的事,那些對我來說都很難想像,真的,真的很難想像,你不曾生活過,就無從感動起。但是,爸媽從小教育中給我留下的“鄉音”,卻讓我在回鄉省親的時候,意外的發現我們原來說著同樣腔調的話,這種熟悉感讓我們之間注定有種血脈親情的關連存在。”
第二代的故鄉情懷
第一代老兵返鄉的故事我聽過許多,那些往往是老淚縱橫、哭聲感天動地,因為半世紀的分隔讓親人近乎永別,或者回鄉時只是一坯黃土,妻子終身未改嫁,把孤兒扶養長大……這種人倫悲劇在現實中真的存在,讓第一代來台外省人終身痛徹心扉。然而,在外省第二代的口中,這種情感沉痛似乎較不復存在,對他們來說,故國、故鄉,似乎比較像是一種“父母口中的鄉愁”,經過了一代的遞嬗,剩下的就是一種精神上、情感上的寄託思懷,雖然仍是心系情系,但已不再是那樣的悲歡離合。
跟老闆夫妻熟悉之後,得知他們膝下無子,因此很多來此用餐的學生,他們都會視為自己的兒孫輩妥為善待。知道我是來台唸書的陸生,又因此更加有一些情感上的共鳴連繫。常常去的時候會問說:“最近是不是瘦了?”、“衣服要多穿點啊!天氣濕冷!”“這包中藥拿回去熬來喝,補補氣,什麼,宿舍沒得處理嗎?那我今晚幫你熬,明天你來拿!”……諸如此類的對話,每日都在那家外表看來毫不顯眼的小店舖裡頭上演。
身為一個來台陸生,在這裡沒有親人,沒有長輩,只有同輩的同學朋友,對於慈祥的老夫婦的關懷,這種沒有其他目的、不求回報的關懷、噓寒問暖,讓我深刻的銘刻在心。這種發自心底的關懷、在乎,沒有利益牽連,能夠牢牢記著每個不同學生的姓名、來歷,此前的對話等等,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韓寒之前來台灣玩,一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雖然這句話在我台灣同學口中,已經轉變為一種自嘲、反諷,認為這只是短期客氣話語,雖然在普遍多數實際印像中,台灣人確確實實是更加熱情、友善的,但是最美的風氣,對於我這些認識的台灣同學而言,認為這就是一種謬讚。他們總是說:“不用特別過譽,也不用在乎面子、硬要擺什麼客套有禮,大家該怎麼互動就怎麼互動,美化或醜化,都只是想像出來的標籤而已。”
他們把我當成親人
我雖然認同,也認為每個人所遇到的情況不同,應該個案來看,才能夠給予公允的評價,但是正由於我遇到了“好”的台灣人,才更能夠知道,這些所謂的“最美的風景”真的存在,它的理解不應該是盲目的認為“台灣人最善良、最美”,而應該是這些人心觸碰、互動的每個瞬間,那種無私的、友善的、熱情的小細節,堆疊而成了這種由衷的讚美。
我這幾年間,受到這對山東餃子店的老夫妻這種真誠對待,視我如孫兒般殷勤呵護,怕我餓著、擔心我生病、關心我考試學習、試圖幫我介紹對象……我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溫暖,深知他們對我的愛護,是發自內心的。這真是因為所謂的人不親土親嗎?我跟他們也不是來自同個省份。但他們就是這樣的把我當成親人,而不只是一個固定會來買午餐、買晚餐的流動顧客。
所以我想,那句話應該要改寫一下:“用心對待,才是台灣最美的風景。”這是餃子店老夫妻這幾年來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