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親手培養啃老族:孩子,媽媽很抱歉,不該這樣愛你!

適當不滿足≠完全不滿足—如何拿捏給與不給

這是在一次講座過程中,一位媽媽的自白和反思:

兒子,今天你又裝作若無其事地暗示媽媽,說市中心的房價又在飆升,如果再不行動,或許以後你和女友連一間棲息的小屋都沒有。我淡淡地看你一眼,始終沒有像你希望的那樣,說出「媽媽給你們買」這樣的話來。而你,也在尷尬的沉默裡,氣嘟嘟地放下碗筷,甩門出去。我從窗戶看著你遠去的背影,瘦削、懶散、有一點任性,你還是賴在父母懷裡,始終不肯獨立。

可是,親愛的兒子,你已經二十五歲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個需要呵護的女友,還有兩位日益老去、將來可能需要你照顧的父母,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讓你成熟,讓你徹底地離開父母的羽翼,放下啃老的惰性,獨自去承擔一個成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嗎?

記得從很小的時候,你就習慣有事找媽媽。

你總是說:「媽媽,我的衣服髒了,你幫我洗洗。」「媽媽,明天我們去郊遊,你幫我收拾好要帶的行李。」「媽媽,女友想吃老醋茄子,記得下班後給她做。」

一直以來,我也習慣了聽你這樣吩咐,總以為,對你的每一點好,你自然會記得,在將來我們老去時,可以得到你同樣細心的呵護和照料。而我和你的父親,也節省下每一分錢,為你在銀行開立了單獨的帳戶,只為某一天,你擁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時,能取出那些錢來,給你一份切實的幫助。

可是如今,我卻發現,這樣犧牲自己、全心為你的方式,並沒有培養出我們想要的那個懂得珍惜的孩子,反而造就了一個羽翼退化、意志嚴重消磨的社會棄兒。我們越是愛你,你心裡的自私和懶惰就越是無休止地滋長。

我終於承認,二十五年來,我對你無節制的寵愛,是一個多麼大的錯誤。親愛的孩子,我不得不殘忍地告訴你,今天之前你的生活與我息息相關,而你今後的道路,我將不再過問。

也請你像那些自立自強的人一樣,從父母的身邊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我會給你鼓勵和勇氣,可是我不會再給你金錢上的幫助。

孩子,媽媽很抱歉,不該這樣愛你。

聽完這位媽媽的自白,我很想知道大家內心的感受,你們是不是也每天為孩子整理滿地的玩具?你們是不是也操心著飯菜能否滿足孩子的口味?你們是不是也辛苦工作來滿足孩子的面子要求?你們是不是也不捨得吃穿只為給孩子存下一筆房款?……

在此我要呼籲父母們不要重蹈覆轍,不要親手培養一個啃老族。

啃老族的養成,父母其實要負大部分的責任

顧名思義,啃老族就是身體上已成年,但心理上還是嬰兒的一群人。因為父母長期以來無微不至的照顧或溺愛,讓他們成了「超齡嬰兒」,精神上一直還沒有「斷奶」。因為他們的父母一味滿足孩子,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

不得不說,啃老族的養成,父母要負很大一部分的責任。現在很多父母從小對孩子百般呵護,不讓孩子受任何委屈,導致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差。大多數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更關心的是孩子的生理健康,比如衣服是否避寒保暖、飲食是否營養可口,卻忽略去關注孩子的人格是否成熟、精神是否健康,不注重孩子的獨立性、生存力和家庭責任感的培養。

也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造成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孩子」的依附心理,使得孩子在精神上無法「斷奶」、經濟上難以獨立。

此外,隨著社會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人們消費能力越來越高,有條件的家庭都盡量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即使家庭困難,也會想盡辦法滿足孩子,甚至全家人節衣縮食給孩子買名牌衣物,名副其實的「寒門養貴子」。在就業時,因為社會上工作職缺有限,再加之對學歷、專業能力的要求較高,那些從小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的孩子,每當遇到困難與挫折,就希望回到父母的羽翼下擋風避雨。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找工作的時候,當父母聽到一個月工資才兩萬多,就慫恿孩子不要去,在家等待更好的機會。可是,經常遇到的情況是,經過長久的等待卻沒有更好的機會出現。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守株待兔往往沒有好結果。就這樣,孩子在家蹉跎成了啃老族。

父母往往認為好不容易培養了一個大學生、碩士生,孩子的工資理所當然要高—完全以自己培養孩子時的成本作為回報標準,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大學畢業了就應該有四、五萬的工資。大學畢業生啃老族的出現,有一定程度是由於他們的經歷太少,不懂勞動的光榮,沒有工作的經歷,家長也沒有創造讓他勞動的環境。等到環境好不容易出現了,家長又扯後腿。

大學畢業生是社會的一員,當國家發達進步時,大學畢業生的比例會越來越高,等到那時候,勞動力又由誰承擔呢?大學生的人數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卻跟工資毫無關聯。很多家長認為我的孩子大學畢業,工資太少不如不去。

我要在這裡提醒家長:「孩子啃老,你也有責任。」你沒有給他鼓勵,沒告訴他一萬多也好,兩萬多也好,只要工作,都是光榮的;沒有告訴他如果真有才華,他可以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之後若實在不喜歡這份工作,還可以跳槽。但孩子就是不能不工作,家長更不能縱容孩子長期窩在家裡。

父母們,請及時給你的孩子精神「斷奶」,不要親手培養啃老族,等孩子大了還在一味向你索取。如果不想讓孩子成為啃老族,不希望自己到了退休年齡還在為了孩子拚命工作,從現在開始請改變你的教育觀。正如我一直強調的,要注重孩子的生存教育、人格教育,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不因意氣用事而不滿足孩子

做父母的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讓家庭教育生活化。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只會讀書的少數菁英,而是培養具有社會生存能力的人。

但是很多家長有矯枉過正的現象,怕孩子成為啃老族,所以對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不予以滿足。很多家長在不滿足孩子的時候經常是意氣用事的,比如今天心情不好,覺得特別生氣,孩子要的東西就是不給。我自己身上也發生過一件這樣的事情,我想女兒對這件事肯定記憶猶新。

那是女兒十一、二歲時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女兒又不肯好好吃飯,堅持要吃漢堡。我陪著女兒去漢堡店買了一個漢堡,買完以後直接丟在地上,然後又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就是沒給女兒吃。那天為什麼會這麼做呢?一是因為我當天特別累,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但女兒還一直吵吵嚷嚷,讓我的心情更加不好。二是因為一個漢堡幾十塊,當時我們家的經濟條件還不是特別好,經常吃的話也是一筆負擔。我告訴她一個漢堡的價錢可以買全家人一天吃的菜,而且已經跟她說了很多次,但女兒完全不體諒,不顧家裡的經濟狀況,只想著自己,我覺得不能再任由她這樣了。

但女兒一個人出門我又不放心,因為去買漢堡要經過巴士總站,那個地方龍蛇混雜,小混混很多。於是我陪著她去買了漢堡,卻又覺得不能總是順著她,所以又把漢堡扔了。

女兒當時就嚇到了,我自己的情緒也失控了,邊走邊罵邊哭,這件事情對女兒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這件事之後她幾乎不吃漢堡。

我用這種極端方式打消了孩子吃漢堡的念頭,但事後我對自己的做法非常自責,因為這件事給了女兒極大的仇恨感。

這是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我至今還是會想我那天為什麼那樣做,那是因為我自己本身有情緒。這此也要提醒父母們,在自己有情緒的時候盡量不要去管教孩子,首先得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如果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很有可能將來變成一個啃老族。如果要什麼就不給什麼,在孩子的心裡也會留下陰影。我覺得正確的做法是在沒有需要的時候盡量不給,而若是有需要的話可以適當地滿足孩子,滿足與不滿足之間,要靠家長自己把握好尺度。

~更多好文推薦~

沒事滑臉書、食物上桌先打卡po照,過度依賴臉書易憂鬱? 醫師這樣說...

白蘿蔔最好連皮吃!醋漬蘿蔔片舒緩流感效果好

O型腿:髖關節歪斜拉扯膝關節走位!躺著鍛鍊骨盆可回正

銀杏增強記憶力?健忘該吃銀杏?聽中醫怎麼說

改善高血壓抗發炎!這杯一次喝進好油、好醣、好蛋白質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