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單身好過你們將就的愛情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條新聞。
有一個25歲的姑娘去一家公司應聘設計師,結果被HR以“25歲還單身表明其交際能力有問題”的理由,刷掉了。
看完這條新聞,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按照這個邏輯,25歲還沒談戀愛就是交際有問題,那麼30歲還沒結婚豈不就是人品負五分?
這根本就是對單身的一種歧視嘛。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社會對“單身”一直都有隱隱的歧視。
生活裡四處充斥著這樣的言論:“剩女不值錢”、“30歲還單身就是老姑婆老處女”、“單身的男人就是臭屌絲,十個裡面肯定有一個是基佬”,把單身當成了一件反人類的事情在批鬥;
職場上除了有HR拒招單身姑娘外,還有經常會遇到加班頂崗的時候,領導最先找的就是單身的同事,在他眼裡“反正你也不需要陪物件,一個人待著也沒事兒做” …
社會中法規條文上對已婚人士的福利政策遠遠優於單身人士,比方說買房。
北上廣這些城市裡對已婚和單身的限購標準是不同的,上海甚至直接提出:外地單身人士不准買房,但已婚的可以限購一套…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者貝拉·德保羅曾經做過一個很好玩的實驗,她分別採訪了1000名群眾,讓他們形容單身和已婚的人可能擁有哪些特質。
結果呢?
在絕大多數人眼裡,單身的人都是孤單、鬱悶、不牢靠、拈花惹草這些負面的詞語有關,而已婚人士的形象則更偏向有安全感、有同情心等等。
貝拉把這個現象叫做Singlism(單身歧視):在生活中對單身人士的汙名化、負面刻板印象以及行為層面的歧視。
可單身真的是一件應該被歧視的事情嗎?
前不久,有資料調查顯示我國現在有2億的單身人口,正在經歷第四次單身浪潮。但和前三次不同的是,這一次“單身浪潮”裡,主動選擇單身或不婚的人越來越多。
而民政局最新公佈的關於結婚率和離婚率的資料顯示:結婚率正在逐年遞減,離婚率反而越來越高。
所以你看,與其把婚姻當兒戲,結了婚又離的瞎折騰,倒不如有趣地單身過活著。
有一部電影叫《單身指南》,說的就是這個理。
電影裡的女主角愛麗絲一直在尋找愛情,她迫切地想要談戀愛,想要有個人為她修燈泡、為她安裝電視機、為她拉上後背的拉鍊、為了逃離獨自一人時的孤獨。
所以她在酒吧裡和不同的男人一夜情,她愛上過結婚的男人大衛,她不斷地從一個男人的身邊周旋到另一個男人的身邊,在一段段稱不上“愛情”的感情中反復折騰、遍體鱗傷。
可最後,她才發現她想要的並不是一段將就的愛情,她從來沒有停下來好好想一想什麼才是真實的自己?
可當她真的終於安心享受一個人的生活時,她才發現:每天獨自一人在床上醒來是多麼的舒服,背靠著陽臺讀一本書是多麼的悠閒,一個人去登山望水時是多麼的自在充實。
我們公司也有一個姑娘,雖然單身卻把日子過得人人都羨慕。
她每次出門前都會把自己捯飭得漂漂亮亮的,不為別的,只是想取悅自己;
她會花一個下午的時間,研究烘焙可口的蔓越莓曲奇;會在週末雙休時,背著相機拍杭州每一個不為人知的美麗;會自己做刺繡、手工包包、首飾、美甲…自己一人獨處也能把生活過得格外充實。
有同事問她,為什麼能單身那麼久不去談戀愛?
她笑著說,“因為我自己就過得很有趣啊,沒遇上另一個有趣的男人之前,不想也不需要將就。”
在《單身指南》的影評裡曾經過這麼一句話,一直讓我深以為然。
“愛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遇到了就投入其中,沒遇到也安之若素,這才是應有的狀態。只不過有很多人天然把一種狀態設定為正確,就自然把相對的狀態理解為錯誤,他們拼命擺脫一種,奔赴另一種,但無論過程還是結果往往都顯得過於慘烈,因為他們設置的起點就是錯的。”
所以生活中很多人把婚姻當做人生的歸途,把單身當場一件可恥的事兒,只是一種迷思。
戀愛結婚是一種選擇,單身也是一種生活狀態,沒有孰是孰非誰好誰壞的區別。
也許是因為婚本位、因為周邊他人的影響,會讓人覺得有一個可以依賴的愛情或婚姻才是完整的,不然單身就是一種孤獨。
可我們哪一個人在生活裡是不孤獨的呢?
即使和最親密的人睡在同一張床上,也會有那麼一刻感覺世界是不屬於自己的。
但如果你的內心是強大的,那麼無論單身或戀愛,在每一種狀態中你都可以是充實的。
不需要白馬王子,不再做公主夢,不想著依賴某一個男人,只需在一個人的時候獨立生活,
當你真的享受自我、享受生活的時候,那一刻的你才是真正獨立的,那樣的單身一點也不丟人,反而比大多數人將就的戀愛結婚要高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