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瘀堵,只需輕輕的轉動這2個地方

血液循環最容易在哪裡瘀堵呢?

關節和毛細血管。關節處有很多內通外聯的縫隙,中醫叫穴位,是外邪侵入和內邪外排的“突破口”,大家注意一下就明白了,身體的穴位在關節處最多。所以大家千萬別輕視或忽視關節的異常,這個報警信號最重要,通過拍打和拉筋是向外“祛邪”的最快最有效的辦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要先拍打通用部位、反復拍打通用部位,打通的正好就是內外邪排毒的出口。毛細血管都是在微循環上,關節也多是毛細血管,因為一般大、中血管不會堵。

血管瘀堵,只需輕輕的轉動這2個地方

為什麼微循環容易堵呢?

(1)血液裡的雜質,千萬不要輕視,身體每天都在創造垃圾。(拍出的痧就是各種雜質的形態表現)

(2)感受“風寒”,一受風寒血管就收縮,而血液也會變粘,就會造成瘀堵。一是關節、皮膚受寒冷刺激,二是內髒(腸胃)容易受“冷飲、冷食”刺激。所以,在布滿毛細血管叢的微循環是最容易瘀堵的。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微循環的瘀堵都會存在,而且都在伴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雖然在身體內裡,我們看不到,但我們能感覺的到,人越老行動越遲緩,這就是因為年老“血脈不活”的表現。

今天為您帶來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效果卻很神奇。

輕輕的轉動2個地方,比較能解決“堵”問題,還可疏通全身主要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1 轉動手腕:促進氣血運行,不堵塞

手腕是手三陰經手三陽經共同穿過的部位,在手腕處分布的主要穴位有太淵穴、列缺穴、大陵穴、內關穴、神門穴、通裡穴、陽溪穴等

血管瘀堵,只需輕輕的轉動這2個地方

手腕部經絡圖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條經脈,通過這些經脈,會將刺激傳導到全身各處,促進氣血運行、打通血管、舒活經絡。如:

  1. 太淵穴可以補肺氣,止咳;

  2. 列缺穴能夠活血利水,對付頸椎病;

  3. 大陵穴和內關穴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4. 神門穴可鎮靜安神、對付失眠;

  5. 通裡穴可止頭痛、緩解心悸等。

2 轉動腳腕:增強器官功能,不淤阻

腳腕是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共同穿過的部位,腳腕處分布的主要穴位有昆侖、申脈、金門、丘虛、解溪、中封、商丘、太溪等。

血管瘀堵,只需輕輕的轉動這2個地方

腳腕經絡穴位圖

轉動腳腕,等於刺激了十二正經的一半經脈,有益於增強全身各個系統器官的功能。

1.太溪穴是腎經原穴,補腎功能強大;

2.昆侖穴可用於頭痛、腰痛和高血壓;

3.商丘穴可以對付腸胃疾病;

4.中封穴可疏肝理氣,對付兩肋疼痛。

血管瘀堵,只需輕輕的轉動這2個地方

轉手腕方法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兩手先側平舉,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雙手手腕同時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每轉盡量周全圓滿,緩緩轉動。

血管瘀堵,只需輕輕的轉動這2個地方

轉腳腕方法

  1. 站著時:可一只腳支撐身體,另一只踮起腳尖,順逆時針各旋轉300下。

  2. 坐著時:上身直,腳腕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

  3. 躺著時:上身直,膝蓋微彎易著力,腳腕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

注:轉腳腕的方法,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三個中的一個來做就可以了。

今天為您帶來的方法,雖然簡單,但長久堅持,就可以打通血管、舒活經絡,解決“堵”的問題。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