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精神科醫師的沉痛心聲:我遇過最凶惡殘暴的少年罪犯,就是小時候受過「最嚴格家教」的孩子!
秋葉原無差別殺傷事件的
加害者青年與弟弟小時候也有幸福的時刻,
一家人快樂地聚在一起、玩撲克牌,
但父母的家教越來越嚴。
弟弟提到有一次吃飯時,
母親對「那個人」(哥哥)大怒的事情。
當天飯吃到一半,
情緒激動高亢的母親攤開報紙,
把飯、菜、味噌湯全都倒在上面。
「那個人」一邊哭著,
一邊把報紙上
弄得像剩飯的食物吃掉。
---------------------------------
只會「聽話」的孩子
漸漸在心中累積 負面情緒...
必要的時候,斥責孩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但是,不要給孩子超過限度的悲痛記憶。
而這個家庭糟糕的是,
讓被斥責的孩子一邊哭,
還一邊吃掉報紙上的食物。
被這樣對待的孩子,
如果會哭著逃回自己的房間,
或是發火頂嘴,反倒還好。
--
沒辦法違抗父母,
只會說對不起、乖乖順從的孩子,
當父母不講理的時候,
便完全承受了他們的情緒;
特別是長子與長女,
最容易直接受到父母這樣的影響。
--
而且,依照弟弟札記中所說,
父母生氣時從不說理由,只是很凶地罵人。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
也許是想要孩子自發性地反省,
而這對父母罵小孩的方法
也許有效地讓孩子聽話了,
但同時也帶給孩子強烈的不安。
許多育兒書裡都建議大家:
罵孩子,
要好好地說明理由後再罵......
--
體罰的可怕 副作用
這個家庭也體罰孩子。
雖然沒辦法斷定有「虐待」
這樣激烈的日常暴力,
但孩子確實有被父親毆打的經驗。
母親也會,
當孩子沒辦法照她的想法回話時,
被甩巴掌是家常便飯。
體罰是個便利的辦法。
如果要讓很小的孩子聽話,
體罰是有效的手段。
但我們必須謹慎為之,
因為效果好的藥
通常也伴隨著強大的副作用。
只會體罰的家長,
便少了與孩子 溝通的能力
首先,體罰人的人與被體罰的人之間,
關係會變得不好。
其次,一般來說,父母也是一邊養育小孩,
一邊慢慢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聽話。
但一旦習慣了體罰這種強效的手段,
就會變得不知道怎麼使用其他方法。
父母在嘗試各種教育方法的過程中,
本來也可以漸漸成長,
只用體罰這個手段,
就沒辦法培養教育孩子與溝通的能力。
--
體罰更可怕的副作用是,
就算父母心裡想正確地教導孩子什麼道理,
孩子所學到的卻是
「必要的時候使用暴力也沒關係」。
--
孩子曾承受的 暴力
會在日後「回饋」他人...
秋葉原事件的加害者青年,
到青春期便開始對媽媽使用暴力。
大多數對家人使用暴力的青少年,
小時候都曾經有被體罰的經驗。
--
根據別的報導,
加害者青年家附近的鄰居說:
「哥哥小時候被罵,
被關在玄關外時,聽過他的哭叫聲;
也看過他在冬天超冷的時候,
穿著單薄的衣服在外面。
這到底是在教小孩,
還是虐待小孩?都搞不清楚了。」
--
過度的家教,
奪去孩子的心
弟弟札記裡提到,
兄弟倆唯一被允許看的電視節目是
「哆啦A夢」與「漫畫日本傳說故事」,
也是最近才知道有速食這種東西,
更沒去過電子遊樂場。
兩兄弟的母親一定非常認真地在教育孩子,
在他們身上所花費的時間和心力不容小覷。
--
普通的媽媽應該會覺得太麻煩了,
沒辦法做到這個程度吧。
雖然她這麼努力,
但是這樣的方法對孩子而言,
並不能感受到母愛。
而父親也沒能調整母親的教育方法。
--
母親越想要孩子好,
越努力,愛就越空轉,
孩子沒辦法感受。
母親說除了「哆啦A夢」與「漫畫日本傳說故事」,
也讓孩子看其他節目,可是在孩子的記憶裡,
除了這兩個節目,其他節目是被禁止收看的。
--
想要孩子好,
不能只靠著「嚴格家教」
父母都希望他們進入好學校,也因此而努力;
希望他們好好聽大人的話,做個好孩子,
肯定想都沒想過孩子長大後會犯罪之類的。
一定是懷抱著這樣的愛而嚴格家教的吧。
但結果,這位長子卻像是在放話般,
果斷地說:「父母是陌生人。」
--
對青少年犯罪十分瞭解的精神科醫師
桃樂西•路易斯,提到「家教」時曾這麼說:
如果說家教有什麼問題,
不是關於家教不足的問題,
是錯誤的方法、過度的家教才有問題。
他們(家長)對孩子一點也不寬恕,熱心於處罰。
我遇過最凶惡、殘暴的少年犯,
就是小時候受過最嚴格家教的孩子。
秋葉原事件的加害者青年
如果沒有過度偏激的家教,
也許就不會犯下這個罪行。
家教嚴格絕不是不好的事,
但如果讓孩子感覺父母管教毫不手軟,
就會像一把刀子直直地刺進他們的心臟。
--
實行嚴格家教的基礎是—
讓孩子確實感受到父母給他們的愛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