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澆水有奧妙,你知道怎麼澆水才科學嗎?
合理澆水是保證蔬菜健壯生長,保證產量的基礎條件。棚室栽培中,水的管理尤為重要。冬季室外氣溫低,棚內濕度大,澆水的科學與合理將決定著這個棚是豐收還是會發展成病害的暖房。今天我們來充分認識下澆水的奧秘,讓大家學會澆水,為好收益打下堅實基礎。
1.定植水,要因時而異。氣溫低時,要隨時關注天氣變化,一般選擇在惡劣天氣過後,上午進行移栽。平時澆水要選擇冷尾暖頭時期。夏秋季節溫度高,一般下午或者傍晚移栽種苗,定植結束後,要緊跟澆水,如果沒有澆透,次日清晨可以再澆水。
2.生長時期不同,需水量要有變化。以黃瓜為例,在晴朗天氣情況下,結瓜前以控水為主,緩苗後,澆水7-10天/次。同時,可以結合澆水後劃鋤,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促進根系深扎,為後期豐產打下堅實基礎。盛果期澆水量需加大,3-4天/次,及時為植株補充水分和養分。
3.具體何時澆水,要“四看”。澆水時,應結合植株長勢、土壤墑情及天氣情況、溫度進行。
一看植株長勢。通常植株缺水時,葉片會萎蔫,長勢會減弱。如黃瓜生長點縮成一團,莖須成圈不伸展,葉色濃綠、瓜條無光澤、尖頭時,表示植株出現缺水症狀。
二看土壤乾濕度。如果在溫室土壤不旱時澆水,不但不利於提高地溫,而且還容易導致土壤透氣性變差,致使根系缺氧,造成漚根,出現黃葉現象。保證土壤見乾見濕,生長前期以適當控水為主,引根下紮。進入結果期後,植株水肥需求量大,要增加澆水次數。但要小水勤澆,避免土壤濕度變化較大,引起茄果類蔬菜發生裂果現象。
三看天氣。及時關注天氣變化,陰雨天來臨前不澆水,還要保證澆水後有2-3天的晴天,選擇晴天上午澆水,減少午後澆水造成夜間濕度過大的情況,當天澆水後,次日要加大通風,盡快降低棚內濕度;二是季節不同,澆水不同。夏秋季植株蒸發量大,澆水次數多,不能讓土壤過於乾旱。
溫馨提示:深冬季節更需要注意,在連陰天後驟晴的前兩天,也不適宜澆水,應先提高棚溫和地溫,使植株基本恢復正常再澆水。
四看地溫。蔬菜生長適宜的日平均地溫在22℃左右。深冬季節,棚內地溫多在15℃-20℃,如果澆水過量或是澆水時機不對,就會使地溫迅速下降,造成根係受傷,危及植株地上部的生長,因此,低溫時澆水最好在上午拉開草苫後進行。
大棚澆水小常識:
★覆蓋地膜。覆蓋地膜不但能減少地面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減少澆水次數,降低空氣濕度,減少病害發生,同時還能提高地溫,加快蔬菜生長速度。
★注意適度澆水。冬春棚室蔬菜澆水,一般遵循不缺不澆、寧幹勿濕的原則,保持蔬菜根際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防止過多過頻澆水,切忌大水漫灌。過度澆水易降低棚內氣溫和土壤溫度,對蔬菜生長不利。要採用小水勤澆,或用水壺逐株點澆。
★注意調控水溫。水溫與棚內溫度相差5℃以上時,易造成根系傷害。用水溫較高的深井水或棚內預儲灌溉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