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被「孔融讓梨」騙慘了!孔融長大後原來「超級不孝」,還做出「大逆不道的事」而慘遭處死!
相信大家都聽過孔融這個人,畢竟孔融讓梨的故事相當有名。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魯國人,四歲時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拿小的梨,也讓後世的人給他「禮讓兄長」的形象,不過根據今日頭條報導,孔融長大後竟然是因「不孝」言論被曹操處死?!
無庸置疑,孔融從小就是神童,最出名的有兩件事,大家應當耳熟能詳。第一件,是在他四歲的時候讓過梨子給哥哥,於是有孔融讓梨的佳話流傳;第二件事,是他跑去拜訪當時的儒家士大夫領袖李膺,被當庭的某位客人酸他「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結果孔融當場回敬「想君小時,必當了了」,從此聲名大噪。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根據史書記載,孔融長大後成為東漢末年名流(大概就是現在的名嘴),可是他卻主張「父母無恩論」,還寫了一篇文章,當中大膽寫道:「父子無親,情欲發耳!子母無情,物出瓶離!」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父親對子女沒什麼恩情,只是慾望發作而已!母親對子女也沒什麼愛,只像是把瓶子裡的東西倒出來而已!
他甚至主張如果鬧飢荒的時候有一點食物,但是父親不好,那寧可拿給別人吃,不用拿給父親。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故事其實可以對應出孔融成人後的兩個特點:第一,聰明,但也因為相當聰明,所以不免有些恃才傲物;第二,說話刻薄,這源自於太過聰明的特質,以至於對身邊的事容易看不慣,甚至喜歡諷刺挖苦人。這兩項特質,可以說是孔融性格中的重大缺陷。
三十年後,孔融成了曹操底下的打工仔,雖然只是打工的,不過孔融在當時的思想界非常有影響力。東漢所謂的「建安七子」,孔融就是其中的老大哥,頂替了早年儒家士大夫領袖李膺的位置,成為當時青年才俊所崇拜的偶像。以網路用語來說,就是社群上的意見領袖,粉絲數上百萬,隨便po個「啾咪」照片,都有幾萬人按讚。
▼這樣的言論讓曹操怒了。
由於長期堆疊了太多對孔融的不滿,於是曹操後來找了些藉口,就把孔融罷了官要他回家吃自己。沒想到孔融回老家之後不僅沒有閉門思過,反而相當高調的敞開大門,迎接天下的才俊到家中作客。我們前面說過,他在思想界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於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開始談天說地、抨擊時事、飲酒作樂,而這在曹操眼中,就成了刺眼的事,因為他看到了孔融的影響力與煽動力,依然相當巨大。於是,心中浮現了殺機。
但是,要殺這種思想界的一代宗師並沒這麼容易。如果貿貿然的殺了,只因為自己看不爽他,絕對會被視為專制獨裁的暴君,受天下之罵名,甚至社會上的輿論會一面倒的傾向孔融,在名聲上劃不來。於是,曹操想了兩個辦法:
第一,給自己製造不在場證明
第二,用不孝罪殺死孔融
當時公告:「融違天反道,敗倫亂禮,雖肆市朝,猶恨其晚」。
▼小時候「讓梨」的孔融就這麼被處死了。
關於第一個辦法,曹操刻意選在自己南征的時候,安排人舉報孔融的一系列罪名,然後正正當當的走司法程序,把孔融殺了,滿門抄斬。這樣做,以顯示這跟自己無關,因為自己在前線打仗,是司法要了他的命,不是他曹操。
第二個辦法更毒,曹操不僅要殺了孔融,還要徹底毀了他在儒家的名節與地位,怎麼說呢?因為儒家最重視孝道,但孔融曾寫過一篇大逆不道的文章,大意是說父母對子女其實沒有恩情可言,因為子女是父親發洩性慾的副產品,而母親懷胎十月好像很辛苦,但就像是瓶子往外倒出東西一樣,瓶子怎麼會對這東西有什麼恩情可言?
其實之後也有其他人提出爸媽生小孩,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自己喜歡,沒有父母生下小孩就對小孩有恩情的道理,而養育小孩更是責任,所以也沒有恩。
不過編編覺得再怎麼說養育小孩還是很辛苦的,所以還是會感謝爸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