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總想找朋友談煩惱,又很討厭朋友對你指手畫腳?
為何你總想找朋友談煩惱,又很討厭朋友對你指手畫腳?
在諮詢中, 總有人問我:你能帶我到哪裡去?我想了想, 或許我最需要的是花時間去理解問問題的人想到哪裡去。
然後, 又有很多人說:我知道自己的問題,
我知道自己想到哪裡去, 你只需要告訴我怎麼去就好了?
如果有一種辦法能如此簡單去滿足自己的需要, 免除所有的焦慮和不安, 那一定不是心理諮詢, 而是麻醉藥。
心理諮詢不像普通的建議一般, 是因為它的目標不是向外找新的東西, 而是向內看已經存在的內容。 就圖元黑的那句經典的話:你來看我, 實際上是看你自己。
然而很多人都沒有做好看自己的準備, 所以他們會很焦急地問:你能告訴我該怎麼辦嗎?或許你告訴我你可以帶我走到哪裡, 我才決定開始。
這是一個很好的提議, 只是現實生活中, 又有多少關係, 是一開始就能確定會走向哪裡的呢?
當你不斷向外尋找的時候, 實際上是關閉了通往內心的那扇門。
這意味著你不想談自己, 或者你覺得再多談自己沒有意義, 認為只有獲得更多的新的東西才有用。 這一刻, 其實你已經否定了自己。
可是, 即使你否定了自己, 內心又哪有這麼容易屈服。
這就好比, 你覺得自己很迷茫, 沒了主意, 你去找朋友給意見, 可是你又不會輕易按朋友說的去做, 這說明你內心一直都有自己的模模糊糊的念想, 雖然不夠清晰, 但一直在那裡。 如果你忽略它, 只想求得更多, 無論你找到多少新的辦法, 都不會真正讓你滿意。
所以, 一般來說, 做心理諮詢的來訪者有兩類:一類是來看諮詢師的, 另一類是來看自己的。
看諮詢師的來訪者, 會更願意看看諮詢師可以能給什麼高明的主意, 喜歡不斷變換諮詢師獲得更多建議。
只是, 在看過不同的諮詢師之後, 會發現諮詢師也不過如此, 然後繼續在固有的問題裡糾結, 發現誰也幫不了自己。
看自己的來訪者會帶著自己的覺察, 跟諮詢師一起去探索自己, 這樣不斷往下走, 他們對於自己也就更清晰, 對自己經歷就可以找到更多的連接和經驗。
這樣即使現實暫時沒有變化, 但是他們的內心已經變得更完整, 能夠用自己探索到的經驗去面對未知的世界, 相應現實也會隨之改變。 看起來諮詢師沒有多麼聰明, 卻讓來訪者發生了最根本的改變。
最考驗諮詢師的其實不是要講多少話, 而是在你本可以講很多話的地方停下來, 把自己的主觀經驗放在一旁, 看見來訪者需要什麼樣的幫忙。
很多人都說我也想看自己, 那怎樣才算是好好的看自己呢?
首先, 保持對自己的尊重和好奇。
我很尊重每個人的打開自己的速度, 有的人在關係裡會有許多的不安全感, 特別是面對一個陌生的諮詢師, 常常都是小小翼翼的, 甚至會避開自己想談的問題。
所以, 當一個來訪者, 在跟諮詢師最開始的3-4次諮詢裡, 來訪者和諮詢師都在不斷調整自己, 慢慢找到兩人能夠同調的感覺。
一個懂得尊重自己的人, 會給自己多一點時間, 讓自己慢慢適應這樣的探索。 而一個難以忍受不確定的來訪者一方面會要求諮詢師對自己做最粗暴的分析, 另一方面又對不被諮詢師理解而感到憤怒。
向內看的過程, 就像走樓梯, 雖然我們無數次去想像最後的那個臺階是怎樣的, 可是真正走下去才發現不盡相同。 你需要走到一個臺階上, 才能看見接下去的臺階是怎樣的。
很多人常常想即使我走到那一階, 我知道了自己的問題, 我或許還是不會有任何改變。 實際上, 那是以我們目前的眼光去理解未來, 就局限住了往下走的可能。
向內看的過程是不確定的探索, 每一次走到的臺階都不是最終結果,
只是一個幫助我們走向更多臺階的過度。
那麼這個過程走到什麼程度就可以停下來呢?
成長之路是終身的, 當一開始我們不習慣向內看時, 探索自己就非常艱難, 可能需要諮詢師的説明。
當你在這個過程中變得逐漸適應, 可以用諮詢中的經驗去嘗試理解自己, 並且能獨自完成一些自我探索時, 你就具備了理解自己的能力, 這時你就可以勇敢地獨自往前走了。
其次, 好好看自己還需要嘗試接納自己。
當一個人越覺得自己經歷很負面,就越不願意去向內看,這是我們保護自己的防禦。相反,當一個人越願意去看自己的經歷,就越能看見被忽略的重要部分,也越有機會看見一個更完整的自己,對自己的經驗也就能更坦然地接受。
願意嘗試接納自己的人,會越來越多接納自己,而越想很快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掉的人,就越會避免去理解自己的過去。他們一邊回避自己,另一邊內心又是那麼渴望接近自己,所以陷在這樣的矛盾裡難以自拔。
所以,那些總是想找應該怎麼辦,卻總是不滿意自己得到答案的人,就是陷入了這樣的困境:不滿足於找到的答案,又排斥向內探索自己。
再次,好好看自己還需要走出“繞彎子思維”。
什麼是繞彎子思維呢?
比如,我們本來想到A點的,但我們常常會決定到A點是不好的,不應該的,所以隱藏自己的想法,卻提出很多假想的路B、C、D去走,然後一個個去嘗試,直到每一條路都走不通,再回頭安慰自己只有選A了。
這時,如果真的心甘情願選擇A就好了,可是即使B、C、D都走不通,我們還是覺得A是不應該的,但是又很想要A。為了說服自己只能是A,我們就必須努力再尋找E、F、G這樣的路,再讓這些路都通通無效,才讓自己好有理由回到A點。
可是,這樣的路還遠沒有結束,只要你你內心不接受A,又想讓自己留在A,你就會一直不斷地尋找路,又不斷否定自己找的路。
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妻子的先生出軌了,但是她不願意離婚。在她的想像中,發生這樣的事情不離婚是不應該的。
所以,她內心真實的想法A是不願意離婚,她難以接受自己的想法,所以會努力為自己找其他路走,比如B我離婚,但是必須獲得我父母同意;再比如C我離婚,必須不要給孩子帶來傷害。所以,她的問題可能就變成了:我想離婚,如果讓我的父母支持我的決定?我想離婚,如果不讓我的孩子受到傷害?
當這兩個問題都無法得到很好解決時,他的內心就會松一口氣,這樣就有理由不離婚了,不是因為我不想離,不是因為我不願意離,而是因為我試過了但是沒有辦法離。
可是,回到婚姻裡,她就滿意了嗎?顯然不是,她會不斷地說服自己本意是想離婚的,所以還會不斷裝出想離婚的樣子去做很多嘗試,提出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然後再讓問題不了了之,再回到A離不了婚上。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是不是除了A之外的其他路都走不通呢?未必是這樣,只是我們內心設定的就只要A走通,所以不管找多少條路都是在跟自己繞彎子。
如果我們對自己瞭解不夠,就常常陷入這樣的思維困境,我們在成長中看似拼盡全力,實際上只是因為不接納自己,花了很多精力去證明自己並不存在A那樣的想法。
繞彎子思維,看起來在不斷讓你積極面對現實,樂觀地尋找出路,實際上是為了困住自己往前走的腳步,隱藏起自己的想法,逼迫自己去接受糟糕的現實。
這樣的人生無論如何都會非常壓抑,卻從沒有遵照過自己內心的意願A去生活,我們一直都在為許多跟自己不相關的路而忙碌著,內心卻有越來越多的不甘心。
當你看清自己在做什麼時,有時候什麼都不做,也好過於不斷地為欺騙自己而忙碌。畢竟有些問題,遲早都需要自己想清楚。
每個人成長的力量,來自於自己的內心深處,它一直都在,只是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維阻礙。
所以,當你感覺無力、矛盾、糾結時,我們需要做的不是要很快去擺脫糾結,而是要通過糾結去聽見自己的聲音,直到你找回那個更真實的自己,真正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作者:羅近月,一個有點小情懷的心理諮詢師,讓你看見自己最好的樣子。微信公眾號: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
當一個人越覺得自己經歷很負面,就越不願意去向內看,這是我們保護自己的防禦。相反,當一個人越願意去看自己的經歷,就越能看見被忽略的重要部分,也越有機會看見一個更完整的自己,對自己的經驗也就能更坦然地接受。
願意嘗試接納自己的人,會越來越多接納自己,而越想很快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掉的人,就越會避免去理解自己的過去。他們一邊回避自己,另一邊內心又是那麼渴望接近自己,所以陷在這樣的矛盾裡難以自拔。
所以,那些總是想找應該怎麼辦,卻總是不滿意自己得到答案的人,就是陷入了這樣的困境:不滿足於找到的答案,又排斥向內探索自己。
再次,好好看自己還需要走出“繞彎子思維”。
什麼是繞彎子思維呢?
比如,我們本來想到A點的,但我們常常會決定到A點是不好的,不應該的,所以隱藏自己的想法,卻提出很多假想的路B、C、D去走,然後一個個去嘗試,直到每一條路都走不通,再回頭安慰自己只有選A了。
這時,如果真的心甘情願選擇A就好了,可是即使B、C、D都走不通,我們還是覺得A是不應該的,但是又很想要A。為了說服自己只能是A,我們就必須努力再尋找E、F、G這樣的路,再讓這些路都通通無效,才讓自己好有理由回到A點。
可是,這樣的路還遠沒有結束,只要你你內心不接受A,又想讓自己留在A,你就會一直不斷地尋找路,又不斷否定自己找的路。
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妻子的先生出軌了,但是她不願意離婚。在她的想像中,發生這樣的事情不離婚是不應該的。
所以,她內心真實的想法A是不願意離婚,她難以接受自己的想法,所以會努力為自己找其他路走,比如B我離婚,但是必須獲得我父母同意;再比如C我離婚,必須不要給孩子帶來傷害。所以,她的問題可能就變成了:我想離婚,如果讓我的父母支持我的決定?我想離婚,如果不讓我的孩子受到傷害?
當這兩個問題都無法得到很好解決時,他的內心就會松一口氣,這樣就有理由不離婚了,不是因為我不想離,不是因為我不願意離,而是因為我試過了但是沒有辦法離。
可是,回到婚姻裡,她就滿意了嗎?顯然不是,她會不斷地說服自己本意是想離婚的,所以還會不斷裝出想離婚的樣子去做很多嘗試,提出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然後再讓問題不了了之,再回到A離不了婚上。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是不是除了A之外的其他路都走不通呢?未必是這樣,只是我們內心設定的就只要A走通,所以不管找多少條路都是在跟自己繞彎子。
如果我們對自己瞭解不夠,就常常陷入這樣的思維困境,我們在成長中看似拼盡全力,實際上只是因為不接納自己,花了很多精力去證明自己並不存在A那樣的想法。
繞彎子思維,看起來在不斷讓你積極面對現實,樂觀地尋找出路,實際上是為了困住自己往前走的腳步,隱藏起自己的想法,逼迫自己去接受糟糕的現實。
這樣的人生無論如何都會非常壓抑,卻從沒有遵照過自己內心的意願A去生活,我們一直都在為許多跟自己不相關的路而忙碌著,內心卻有越來越多的不甘心。
當你看清自己在做什麼時,有時候什麼都不做,也好過於不斷地為欺騙自己而忙碌。畢竟有些問題,遲早都需要自己想清楚。
每個人成長的力量,來自於自己的內心深處,它一直都在,只是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維阻礙。
所以,當你感覺無力、矛盾、糾結時,我們需要做的不是要很快去擺脫糾結,而是要通過糾結去聽見自己的聲音,直到你找回那個更真實的自己,真正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作者:羅近月,一個有點小情懷的心理諮詢師,讓你看見自己最好的樣子。微信公眾號: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