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專家修復龍椅耗時三年卻從未坐過,問其原因,他只回兩字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明清時期,皇權高度膨脹,因此難免有很多禁忌。龍椅就是一個例子,在明清時期,龍椅是皇帝上朝時坐的椅子,一般由上好的木頭制成,扶手上雕刻著威武龍騰,飾以金漆,象征著皇帝的尊貴和權力。
事實上,龍椅在中國古代皇權中的象征是和玉璽具有同等地位的。現在故宮博物院裡太和殿的那把龍椅,其實並不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而是後來的仿制品。
1915年,袁世凱投機革命,竊國稱帝,倒行逆施。原本走向共和的中國,在袁世凱的攪動下,企圖復辟帝制,然而帝制已經不為當時的老百姓所接受。袁世凱或許知道自己的皇帝之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因此他沒敢坐龍椅,而是將其拆掉,換成了一把西式的座椅。
即便如此,袁世凱還是只做了80幾天的皇帝,就一命嗚呼了,看來他是真的沒有做皇帝的命。此後的中國,歷經磨難,沒人顧得上故宮裡的龍椅到底被袁世凱放到哪裡去了,太和殿上也一直安方法的是袁世凱的西式座椅。直到1947年,才有人注意到龍椅被調了包,為了保持故宮原貌,工作人員決定重新安放龍椅。於是便找來了清朝皇帝坐的龍椅,可是這個龍椅很小,沒有氣勢。
直到1959年,故宮博物院專家朱家晉在一張光緒二十六年的舊照片上,看到了之前太和殿的陳設情況,根據照片裡的龍椅樣式,在故宮裡組織人手四處尋找,終於在一間存放舊家具的庫房裡發現了這把明代龍椅。由於這把龍椅長期被當做普通家具隨意棄置,上面還放了很多雜物,因此已經破敗不堪。朱家晉決定組織專家進行修復。
來自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聚集北京故宮,開始了龍椅的修復工作。專家們花了934個日夜,將近三年的時間,才把這座龍椅修復完成,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就是直到現在依然安放在故宮太和殿的龍椅,看起來威武霸氣,龍騰配上鎏金,分外有氣勢。
有趣的是,修復完成後,包括朱家晉在內的所有專家,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坐在龍椅上,享受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或是體驗一把坐龍椅的樂趣。問他們原因,他們回答了兩個字:不敢!
原來,他們依然有這樣的觀念:龍椅是皇帝坐的,他們只是一介平民,哪裡坐得起龍椅?由此可見,直到新中國成立,皇權觀念依然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