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竟藏了座乾隆年間的古宅 主人稱給100億也不賣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
即使是百年王朝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是浮沉興亡的一顆砂礫
而鄭州高新區東史馬村卻藏了一處古宅
在歷經了一個又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後
於二百多年後的今天
向守護著她的後人們
展示著那刻在歲月裡的沉寂與滄桑
這座古宅名叫“任家古宅”,當地居民把他叫做“大宅門”。
“任家古宅”建造於清代的乾隆年間,是一所官用住宅,任家古宅最早由任君選(任德潤之曾祖)所建。
房屋建築精致,雕刻巧奪天工,歷經四代六十三年才建造完工,而傳到任德潤(任金玲之曾祖)這一代又續建竣工,迄今已傳承了七代,有200多年的歷史。
站在附近的樓頂眺望,只見高樓林立的中心一片蔥綠,“任家古宅”就被包圍在這青樹翠林之中,如果仔細尋找,還能看到古宅青灰色的磚牆,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
周圍已被現代化小區圍擋起來,紅色的圍牆格外扎眼,似乎把這裡變成了一座“孤島”,靜靜孤立地漂泊著···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劇,東史馬村面臨拆遷,有人多次找到這座大宅院的主人任金嶺詢價,更有人開出一億元的價格,卻遭到主人的言辭拒絕。
當時,任金嶺表示:“人生總有些東西不能賣,這是家風,也是信念。這座古宅別說一億,就是10億、100億也不賣,給多少錢都不賣!”
為了更好的把古宅保留下去,也為了避免被拆掉的命運,任金嶺向相關部門提交申請,把古宅保護起來。
任金嶺和女兒任盈盈在古宅的堂屋前合影
2017年5月18號世界博物館日那天,經河南省文物局審核,成為“鄭州天祥博物館”,並正式向社會免費開放。
雖然其不如康百萬莊園那麼有名氣和文化故事,可對於任家來說,古宅是承載著家族文化發展的載體,具有一定的文化傳承意義。
如今,有不少的游客,都不遠萬裡來到古宅參觀,還有一些學校組織學生,到這裡來感受中國傳統的濃厚家風。
任家古宅南北長44.5米,東西長22.5米。進門有門樓山屏一座,山屏為木門雕花。現存建築分為前後兩個院落,均為硬山灰瓦式建築。前院有房3座,均帶前迴廊,木門雕花紋,四角墀頭磚雕,客廳內有雕梁彩畫。
後院有房3座,高於前院,為封閉式磚結構。此宅院為當地土紳任德潤所建,為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築。該民居的木雕及磚雕等尤為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科研價值,對於研究清代中晚期中原地區的建築風格具有重要意義。
在古宅大門門楣上方掛著黑底金字的“輔翼國政”匾額,這個匾額為道光皇帝於道光十八年所賜,因原匾早已失傳,後來由現在的主人任金嶺查閱資料,請族內高人手書,親手刻寫復制而成。這塊御賜匾額反映了任家當年的輝煌顯赫地位。
來到庭院裡,對比周邊的高樓,被古宅環抱著心中瞬間變得踏實,沒有了穿梭在城市間的那種不安。
宅子內到處都是精美的磚雕和木雕,細看各處,木雕山屏花紋繁雜,門頭麒麟栩栩如生,東西廂房門窗上的木雕“仙鶴雲海、雙鹿食草、麒麟送子”等精致古朴,無不顯示著古宅曾經的輝煌。
院子內僅清代的拴馬樁就有40多個。
推開門走進室內,會看見大廳內陳列有:青花瓷、水壺、筆墨紙硯等很多精美工藝品,還有一身刺繡圖案的古代男裝。
古宅東西廂房的門窗上也都刻有精致的木雕作品,既有祝福長壽的“仙鶴雲海”,寓意著高官厚祿的“雙鹿食草”,多子多福的“麒麟送子”瑞獸紋樣和鼓勵後人奮發向上的“鯉躍龍門”。
在西廂房的門窗上刻有有代表著幽芳逸致的“菊花”、富貴祥和的“牡丹”等紋樣,可以看出當時的工匠師傅充分利用浮雕、透雕、微雕等各種雕刻技藝,再糅合中國古代經典文化才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雕刻作品,著實可以想象得出“任家古宅”當年的繁榮與昌盛。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即使是百年王朝,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是浮沉興亡的一顆砂礫。興盛與衰落,此起彼伏,榮耀與富貴,也如浮光掠影般早已模糊不清。
民間文藝家馮驥才曾說:“保住古村落就是保住了鄉愁。古村落不只是一種生活的需求,也是文化的需要,文化的價值”。
城市的發展不應以肆意破壞為基礎,就像文明不能以暴力為前提。保護古村落古建築,不僅僅是保護建築本身的文化藝術,更是保護我們的精神文明生活和我們的歷史。
因為從它們身上不僅能找到這座城市精神的延伸,還能從這些獨特的角落中,品味出這座城市昨日的詩情與靈性。
游覽小貼士:
名稱:鄭州天祥博物館(任家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