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醒醒~別再用標準化測驗孩子

為何有些孩子成功、有些失敗?儘管許多人對這個大哉問早有答案,但整個社會和文化還是在乎考試成績,以及成績背後代表的「智商」。

長期關注教育的美國作家保羅·塔夫(Paul Tough),花費三年,綜整經濟、心理、教育、腦神經領域對這個問題的最新研究,在《孩子如何成功》一書中,提出「毅力、好奇、自覺、樂觀、自我控制」等才是幫助孩子成功的「隱藏力量」。塔夫認為,這些成功關鍵,不論被稱為「非認知技巧」、「人格特質」、「執行功能」、或「品格」,都非天生或運氣,而是由成長環境所形塑,是「父母、老師、學校、導師可以教導孩子的。」

塔夫也深入採訪全美著名的公、私校,以及專門幫助貧窮學區孩子的理念學校,印證協助孩子發展上述心智技能和品格,永遠不嫌晚。

《孩子如何成功》一書打動全世界關心孩子教養和成長的讀者,出版未滿一年,已被翻譯成二十二種語言,引發一場全球的教養大震撼。

塔夫目前和妻子、四歲的兒子居住在紐約,他接受了《親子天下》雜誌的專訪。

這本書為何引起如此大的迴響?

二○一一年我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文章「如果成功的祕訣是失敗?」引起非常大的迴響,總共獲得兩百多則讀者回函。我感覺到社會上對這類題材有一種「飢渴」,但無處去討論,所以我想大家會有興趣閱讀這類書。

最重要的吸引力來自這本書的核心:我們那麼努力想要培養,或教育孩子的認知技巧(智商),尤其在美國是用標準化測驗來衡量孩子,卻沒有全面的去看影響孩子成功的其他能力。很多老師覺得很有問題,但沒有好的證據或反對理由,因為學校這樣要求。

我深入採訪紐約市最著名、校園佔地最大的私立「河谷鄉村學校」,那是一所紐約主流和精英家庭孩子念書的學校。儘管學生擁有很多優勢,但他們看似「成功」的人生,未必真正快樂、有意義。該校校長對我說:「唯有經歷失敗,才能培養毅力和自我控制。但在美國大部分重視課業表現的學校裡,沒有人失敗過。」這句話引起了極大共鳴。

在美國這樣一個教育體系下,我看到父母的矛盾。很多想盡辦法送孩子進私立學校的父母,覺得必須給孩子壓力,讓他們有競爭力(最好的學校錄取率有限,孩子考試一定要考好才行)。但他們同時也覺得這樣並沒有真正幫助到孩子,孩子被要求有更高的成就,但很不快樂、很被動、沒有動機。這種焦慮、競爭很真實,我很同情。我的書是一種解脫、一種新的視野,告訴大人,非認知技巧(毅力、好奇心、自我控制、樂觀等),孩子同樣需要。

我想這本書也提醒,太過聚焦於學業(認知技巧)、標準化測驗有負面影響。孩子儘管進入理想的大學,但仍不覺得自己擁有自己的人生,不知自己是誰。不過,這本書並沒有提供答案,沒有提出「五步驟讓孩子更有毅力」之類的解方,很多父母老師感覺挫折,因為他們想立刻知道明天該怎麼做。不過,我不認為有一種標準、完美的做法。

父母要如何「讓」孩子有失敗的經驗?

我不認為失敗本身有助成功。事實上,不斷的失敗經驗還可能有害孩子的發展。我也深入採訪過紐約、芝加哥的貧窮學區的學校和學生。這些孩子的生命中,最不缺的就是失敗和困境。一般人認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沒有從小獲得認知上的刺激。但是,許多研究和實際經驗證明,他們成長過程中混亂的環境,以及他們和周遭成人緊張的關係,才是影響他們學習最強的負面因素。

研究發現,即使在物質生活上很貧困,如果和父母關係親密、溝通良好,這些孩子還是有可能逆轉人生。但若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心,整個社會就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護。學校或老師可以支持這類父母,協助他們成為孩子教育的夥伴。老師可以在情感上更接近孩子,可以彌補父母所缺乏的,但不能取代父母。

我認為,不論對富裕、貧窮的孩子都一樣,重要的是學習去面對失敗、去管理逆境、把它放在一個恰當的解釋中,去克服失敗的能力,才是關鍵。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培養面對失敗的心態或技巧,從中學習、發展新的技巧,往前走,才能讓他在未來人生無往不利。

但我知道父母都有一種想保護孩子、免於一切困難、挫折的「基因」。當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當然要提供支持、愛、同理,但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跟他溝通,有些問題他可以自己解決,父母不需要插手。

每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定都有失敗、挫折的經驗,例如跌倒、和手足吵架、考試沒考好,球賽失敗等。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度過這些時刻,給他們正確的工具或心態,再重新站起來。父母必須自己先面對失敗和挫折。

另外,檢視、分析自己的失敗,也有助從錯誤中學習。每位老師、父母都應該學習這樣的做法,因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有人能引導他們去面對自己的錯誤。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對每個人都是。比賽輸了,當然有關係,但是學會下次可以有不同做法,就可以改進,每次一點,積少就成多。

你自己曾經大學中輟,這對你的人生有哪些影響?

我來自教育世家,爸媽、祖父、外祖父都是老師,我一向是好學生,就讀於很重視升學的學校,我的學生生涯大概比任何人都學到更多的「認知技巧」。我是透過暑假打工,學得「非認知技巧」,讓自己平衡一下。

我很用功,大一從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輟學,不是因為我學不好、學不來,而是因為挑戰不夠。那時覺得大一生活跟前一年的高中沒有太大的不同。現在回想,是有點老梗,就是大學男生想藉著騎車長途旅行去證明自己,挑戰自己。

輟學是我自己的決定,父母完全沒有干涉。現在,很多全心投入孩子求學生活的父母,聽到這個事實很震驚:我父母竟然沒有牽涉在這個決定裡面,他們跟我的求學沒有關係。

十八歲時為自己做了這個決定,對我非常有幫助,讓我覺得我對自己的人生擁有自主權。我很高興有這樣的經驗,那也是我學習非認知技巧的重要階段。

後來我回到故鄉加拿大重念大學,但又第二次輟學,因為我幸運的開始在紐約很好的《哈潑》雜誌(Harper' s Magazine)實習。我發現那就是我在尋找的,所以學得很快,也很好,就直接在職場學習。我在《哈潑》做了十年,後來又到《紐約時報》雜誌做編輯,也開始新聞寫作。對於沒有大學文憑,我不曾後悔。儘管因此缺少了那種和朋友共同體驗新事物的經驗,我覺得有點遺憾。但我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所以並不覺得低人一等。

這本書如何改變你的教養方式?

兒子出生時(我正開始著手寫這本書),我也不能免俗的有「希望他贏在起跑點」的想法。但三年後這本書完成了,我發現自己也變成一個比較能放輕鬆的爸爸,不那麼在乎兒子的識字、算術的能力。別誤會,我當然希望他喜歡閱讀、會算術,但我認為這些技巧他提早會學會,我更關心的是他的品格。

我和太太盡力提供安全的依附,我們回應他的需求、跟他有情感連結、有耐心。各種研究都證明,這會產生一個很強大的功能,是培養勇氣、好奇、自我控制等技巧的基礎。面對他生活上的困難、低潮片刻,我們不評價「你很好」或「不好」,我們常和他討論,例如不守規矩的後果;告訴他,我們都有犯錯的時候,但我們可以改進,可以更好。這是一個過程,需要一些時間。我希望給他一種成長的心智模式,鼓勵他,有些品格特質可以隨著時間慢慢發展。我希望他有足夠的挑戰,他願意學習去挑戰自己,而不是在生活舒適圈裡。

保羅‧塔夫小檔案

46歲,曾任紐約《哈潑》雜誌、《紐約時報雜誌》編輯、教養、品格教育專欄作者

現為專業作者,作品常刊登於《紐約客》、《GQ》等雜誌

曾出版《不計代價》(Whatever it Takes:Geoffrey Canada's Quest to Change Harlem and America)、《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新教養方式》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