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補得好,抗癌沒煩惱!癌友必知蛋白質補充「眉角」

癌症真的會害死人嗎?癌症長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是民眾心中的「最怕殺手」,然而,近年醫療技術進步,癌症不完全是不治之症,且研究發現有4成癌症病人的真正死因是「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可見營養對於癌友抗癌的重要性。專家表示,其中又以蛋白質猶為重要,且補充的「眉角」還真不少!

多吃一點!營養補得夠,抗癌痛苦少一點!

許多癌友擔心吃得太好、太營養,會讓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加快,但事實上,「挨餓」是餓不死癌細胞的。相反地,臨床發現,若癌友在治療期間的營養足夠,有助於維持體重以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增加對治療或感染的抵抗力,保持消化機能,加速復原,提高放射線療法完成率,並減少住院天數。

癌友該補充多少營養?總熱量多2成,蛋白質加5成!

多少的營養才算足夠呢?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江仕峰表示,癌症病友所吃的食物與一般人沒有不同,種類越多越好,但為了有足夠的體力能撐過痛苦的治療期,建議每日總熱量攝取應比生病前多20%,蛋白質增加50%。

依照目前衛生福利部建議,一般健康成人的熱量攝取為每公斤體重30大卡,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公克蛋白質。按此原則,若是1名體重60公斤、正在接受治療的癌友,每日熱量應從1800大卡增加至2160大卡(每公斤體重36大卡),而蛋白質攝取量也要從每日60公克增加到90公克(每公斤體重1.5公克蛋白質),佔每日熱量比例從14%增加至17%(每公克蛋白質的熱量為4大卡),因此,包括三大營養素的比例及六大類食物的份數,必須重新做調整。

注意!腎臟癌病友飲食需「低蛋白」

需特別提醒的是,腎癌病友因腎臟細胞異常增生形成腫瘤,對腎臟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飲食需以「低蛋白」為原則,依據腎絲球過濾率數值,適量將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降低為每公斤體重0.6至0.8公克,以免產生太多的含氮廢物,而增加腎臟的負擔。但在這同時,總熱量攝取仍不可低於其他癌友,臨床多建議以「低蛋白澱粉」及適量的「植物性油脂」製作成點心,例如:西谷米、粉圓、仙草或布丁,以提供身體足夠的熱量。

動物性蛋白質VS植物性蛋白質,癌症病友該如何搭配?

再回過頭來說,既然蛋白質對於抗癌過程是否順利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面對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的不同食材來源,又該如何抉擇比較好呢?

江仕峰營養師表示,蛋白質的品質好壞,一般常用「生物價(Biological Value,簡稱BV)」來評價,生物價越高則品質越好,相對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較少,較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原則上,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多為高生物價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則因缺少部分必需胺基酸,被歸為低生物價蛋白質。但是,近年研究證實黃豆的蛋白質品質與奶蛋類蛋白質相當(蛋94、奶84、黃豆74),也屬於高生物價蛋白質食物,都被列為補充蛋白質的優先食材。

對此,江仕峰營養師建議,癌友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其中50%至75%應來自高生物價的蛋白質食物,其中肉類蛋白質宜以飽和脂肪相對較低的白肉(如:魚、雞肉)為主,減少紅肉食用量。而米、麵類和蔬果等含有相當量低生物價蛋白質的食物,也不宜隨意食用,建議依照營養師設計的份量食用。

促進蛋白質吸收 記得搭配B6和葉酸

江仕峰營養師強調,蛋白質是人體建造和修補組織的重要成分,癌友在治療前後適度補充,可以降低治療副作用和提高治療效果,但蛋白質也不是吃越多越有用,且每餐吸收都有上限的量,因此建議每日所需的蛋白質量應平均分配至1日3餐甚至點心當中,避免太過於集中一天的其中1、2餐。

若要讓蛋白質的吸收利用效率更好,建議可搭配富含維他命B6及葉酸的食物。維他命B6能幫助蛋白質代謝,葉酸可幫助蛋白質合成,而肉類本身即含豐富的B6,再搭配富含葉酸的蔬果,採半葷素混搭烹調法,煮成彩椒燴鮮魚、麻油青花松阪豬等料理,就是不錯的辦法。

但需注意的是,烹調用油應盡量選擇植物性油脂,如:芥花油、橄欖油、花生油、苦茶油或芝麻油,避免無益於健康的動物性油脂食品(如:油炸食物)或含反式脂肪的點心(如:乳瑪琳),並減少烹調用油量及高脂肪、高鹽的攝取,尤其油炸的東西和肥肉要盡量少吃。

【健康小叮嚀】:

坊間常流傳有關「鴨肉和羊肉有毒,癌友不能吃」的謠言,多從中醫的「體質」角度出發,認為鴨肉性涼,體質虛寒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羊肉屬性大熱,有上火症狀的人不宜食用。然而,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看,食物的屬性偏涼或熱並不代表真的有毒,而且鴨肉和羊肉都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營養素,癌友只要正常攝取、不過量,一般沒有太多的禁忌喔!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