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一邊賣賣賣,一邊買買買,背後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近幾年來說,我們聽到的有關李嘉誠的消息也幾乎都是“賣賣賣”。但實際上,李嘉誠在賣的同時也買進了不少資產。那麼,這一買和一賣之間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李嘉誠一邊賣賣賣,一邊買買買,背後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1、將中國大陸與香港資產賣賣賣

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就在一步步走“去地產”化道路。比如以26億出售廣州西城都薈廣場(2013年)、以57.5億元出售北京三裡屯的盈科中心(2014年),以61.4億元出售港燈16.53%的股份(2015年),以200億賣掉上海陸家嘴的世紀匯綜合體(2016年)等。

以下是近幾年,李嘉誠旗下部分業務的交易時間、交易公司等的詳細信息:

李嘉誠一邊賣賣賣,一邊買買買,背後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總的來說,這5年左右的時間裡,李嘉誠累計出手的地產資產將近1000億港元。而出售的資產的特點主要有兩方面,要麼是收益不理想,要麼就是資產市值已到合適的價位。

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誠的“賣賣賣”似乎還在繼續,這方面從李澤鉅的言語中能窺見一二。去年,李澤鉅明確表示,除長江中心和和記大廈,其他樓盤都不是非賣品。而從2012年開始,李嘉誠便幾乎不在內地和香港拿地,這“只出不進“的節奏無疑體現了其在去地產化的道路上的決心。

2、在歐洲市場買買買:

通過將中國大陸與香港資產“賣賣賣”,所獲得的資金中有超90%都流入了歐洲市場,如下圖所示:

李嘉誠一邊賣賣賣,一邊買買買,背後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而就利益分布而言,如下圖所示(以2016年為例):

李嘉誠一邊賣賣賣,一邊買買買,背後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從以上兩圖可以清晰看出,一方面,從2012年開始,也就是李嘉誠旗下業務去地產化的時間節點上,其就開始大筆投資海外市場,且比較偏愛發電、天然氣、能源等民生項目,投資總額超238億美元。

另一方面,從2016年EBIT總額可以看出,5%的利潤來自加拿大,19%的利潤來自亞洲、澳洲等地區,而香港和內地僅佔總利潤的15%左右,最大的利潤來源是歐洲(佔59%左右),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啊!

3、背後的重要信息

A、毫無疑問的是,李嘉誠依然看好中國的發展,只是不再眷戀房地產。這方面的原因可從兩個大方面探討:

一、先來了解香港和內地的一些房地產的狀況和走勢。就香港房地產而言,此處房價幾乎居全球最高,並預計在未來3—4年內,將有10萬左右的一手房進入市場。而這樓市供應增長的背後或與美聯儲縮表時間點相撞(美聯儲的每次縮表都會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產生一定影響,有可能會使其經濟在1—2年後出現大幅度下滑)。

而就內地地產而言,國家一直在解決老百姓的住房上操碎了心,一直貫徹的思想也是“房子是拿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在此背景之下,樓市調控思路也會發生改變,整個購房環境也會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所以,由土地稀缺和人口稀少撐起的香港和內地一二線城市等,房價增長太快明顯會存在一定風險。我們不能對李嘉誠、王健林等人的行為過分解讀,但是,炒房者應該能從中得到一些警示。

李嘉誠一邊賣賣賣,一邊買買買,背後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另一方面,就房地產利潤而言,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2017年收入不足300億港元,內地年銷售雖幾千億,但利潤最多才幾百億,可想象的利潤增長空間有限。故再過分執著於地產,對於李嘉誠而言似乎也沒有多大的必要了。

B、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後,歐洲的水分似乎已經擠得差不多了,整個歐洲的市場經濟也似有回暖的跡象。這方面,通過李嘉誠旗下長和系的主要資產置於歐洲可窺見一二。

而歐盟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也能看出回暖趨勢:歐盟28國和歐元區19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均上漲0.6%,經季節性調整後同比均上漲2.5%,失業率再創數年來新低。這無疑延續了上季度經濟增長勢頭,歐洲復蘇腳步平穩。

C、到了李嘉誠這個年紀,更惦念的或許是接班人的問題,所以在投資上更趨向於求穩,穩穩的把一手打下的江山傳給後輩。而在全球經濟金融不確定性因素加劇下,投資穩定保守的資產、投資民生的需求乃明智之舉。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誠是一個憂患意識很強的人,等到危機到來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准備。但是,在拋售地產時,他又表示 “並不會放棄地產業務”。由此可見,房地產或許並不是日落西山,而是李嘉誠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危機,等到局勢稍微明朗時,他有可能還會再殺回來。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