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命教育 深入淺出

【家庭】生命教育 深入淺出

對於活蹦亂跳的孩子來說,死亡似乎是件遙遠又深奧的事,但其實死亡總有一天會在身邊發生,見到路邊死去的小鳥,或者年邁的長輩因病離世,孩子都會接觸到生死的話題。

生離死別,從來都是繪本世界的重要議題,究竟家長該如何為孩子導讀,讓他們理解人生?

大馬說故事達人兼繪本創作者吳國強是一個擅長逗樂孩子的說書人,但他的第二本繪本《不一樣的新年》,書中的主題卻是有關生命教育,希望以故事告訴孩子們關於生死這一件大事。他分享,該繪本的創作靈感來自馬航MH17墜機事件。

讓孩子了解死亡

「小孩有佛緣,他們的心純潔無垢,因為從小就在心中培育愛。」讓孩子從小接近佛法,這也許是信奉佛教的父母的心願。

吳國強朋友的親人是MH17空難其中一名遇難者,空難離世的他遺下年幼的女兒。女兒一直無法理解父親已經離開人世,每當聽到有人用鑰匙開門回家的聲響,就會喊著爸爸跑去迎接,可見她依然非常想念父親。

親人於心不忍,向吳國強詢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小女孩知道生命是怎麼一回事。然而,吳國強手上也缺乏適合孩童閱讀的生命教育繪本。於是,他決定自己來寫一本,以自己父親去世後過新年,「佳節倍思親」的真實感觸為藍本而創作了《不一樣的新年》,為孩子講述一個關於走出喪親情緒的故事。

「跟孩子共讀這本書,或許有淡淡的愁緒,但每個人的家裡都有長輩,他們終究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最重要的是,我們有否從他們身上吸取珍貴的生活智慧,並讓這些智慧陪伴我們繼續走未完的人生路。」

吳國強坦承,對於生命教育的生死繪本,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有些家長非常支持,有些家長覺得不應該這麼早向小孩灌輸生死概念,那樣太殘酷。然而,他認為,人生有太多無常,大人有必要讓孩子有心理准備接受生死,瞭解生命並非永恆,更應該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既然難以迴避,吳國強建議父母,不如打開繪本,上一堂生死教育課,扭轉孩子對死亡的恐懼,以正面積極的態度,看待人生必經的生老病死。

2010年,吳國強出版大馬第一本品格教育繪本《不是我》。2016年,出版第二本生命教育繪本《不一樣的新年》。

避而不談 無法驅走恐懼

要跟孩子談生死,相信不少父母都會卻步,擔心嚇怕幼小的心靈,引發負面情緒。因此,很多大人在孩子遇到與生死有關的事件時,一般採取迴避的態度。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並沒有使孩子的心靈得到滿足和安撫,還可能造成錯誤的理解。「在眾多死亡問題中,親人離世恐怕是孩子最難接受,也是大人最難向孩子解釋的問題。很多父母面對這種問題時,喜歡把死比喻成『睡覺』或者『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等。」

「大人以為用這種應對方式可以將孩子保護在沒有傷痛的世界裡,但實際上這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他聲稱,將死亡比喻成「睡覺」,很可能讓孩子混淆死亡與睡覺、害怕睡覺,甚至恐懼一睡就會醒不來。

吳國強認為,避而不談無助驅走恐懼,反而要及早為孩子做好心理准備,「趁死亡還未來到前,打一支防疫針,引導孩子以坦然的態度去面對生死,好過發生後才急著開導他們。」

鼓勵孩子珍惜身邊人

那麼,父母該怎樣向孩子講解繪本的生死故事?閱讀有關生死的繪本時,每個小朋友的感受都不一樣,吳國強建議,若孩子出現焦慮、傷感等情緒反應,甚至不能自制地哭泣,父母可以第一時間給予孩子擁抱。

如果孩子因擔心至親離開而哭,大人可向他們解釋,死亡難以預知。除了讓孩子瞭解如何面對死亡外,父母可藉生死教育,鼓勵他們珍惜與家人、朋友的關係。

在翻閱生命教育的繪本時,吳國強建議大人可先抓緊故事節奏,鋪排幽默片段,慢慢進入傷感處:「其實,我們教孩子看死亡,何嘗不是先有鋪墊,令他們樂觀,夠強壯才面對死亡。大人不能期待孩子一下子變堅強,這樣會苦了孩子。」

談生死,也可以很溫馨

別以為談到生死的故事,一定風格沉重,吳國強說,市面上有繪本以輕鬆或幽默的角度入手,讀起來充滿樂趣。吳國強希望小朋友在翻閱《不一樣的新年》時,可以當作過年的故事,與此同時,小朋友也能明白,即使一個人過世,親情也不會消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為人孫子的小男孩,前面的兩個跨頁是沉重的色調,那是男孩與家人面對爺爺即將離開,全家人陷入難過的畫面。在准備過年的過程中,他們憶起爺爺生前說過的每一句話,緬懷過去與爺爺相處的點滴。爺爺雖然已經離開了,但他的精神卻留了下來。

第一次翻閱《不一樣的新年》,一開始是先被畫風吸引。特別喜歡插畫家的筆觸,雖說主題是死亡,顏色卻溫暖又富生命力,構圖及配色上的設計也很有電影的味道。

陪孩子一起看書

吳國強不忘提醒,父母親經常從書局買書回家後,就任由孩子自己去翻閱,實際上,孩子更需要父母陪伴他一起看書。他鼓勵父母可把小孩放在腿上,一起翻看圖畫書。

抱著孩子近距離觀看繪本時,父母可以指著其中一幅圖說:「這是一只小狗,小狗身上的毛是褐色的。」以此類推。其它圖案也做如此引導。然後問:「告訴媽咪,小狗在哪兒?」

孩子喜歡把書一翻再翻,看了再看,重復翻閱同一本書,再也平常不過,「要知道,每一次的翻閱,小孩都會發現不一樣的東西與細節,體驗大不同。」吳國強道出孩子眼中的世界。

另外,若父母把單純的兒童讀物當成教材,孩子會感覺沉重。比方說父母總愛要求孩子認識書裡的每一個字,教了無數次,若孩子依然念不出來書中的生字,爸爸媽媽可能會開始生氣。「這時候,孩子就會開始感壓力,哪來的心情去感受繪本的樂趣呢?」吳國強反問。

生命繪本推薦

幼兒是全人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實施生命教育最好的階段。有效運用繪本於幼兒的生命教育教學中,可以幫助幼兒認識自我、發揮潛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關心大自然,並開展美好的生命。

關於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早有國內外名家為孩子們創作出優秀的繪本,從各個角度詮釋「生命」。以下為生活教育繪本推薦列表:

►《跳舞》作者︱理查德.保羅. 埃文斯►《小百合的誕生之旅》作者︱洪素麗►《永遠愛你》作者︱羅伯特.曼斯基►《你到哪裡去了?》作者︱艾凡諾►《Kerlip Bintang Di Langit》作者| Clara Ng►《一片葉子落下來》作者︱李奧. 巴斯卡力►《再見,愛瑪奶奶》作者 | 大塚敦子►《豬奶奶說再見》作者 | 瑪格麗特. 威爾德►《Before you were born》作者︱Davis Jennifer►《獾的禮物》作者︱ 蘇珊.巴蕾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