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

腳是我們人的支撐點,每天我們都會走很多路,最累的莫過於它了。其實呢我們應該多關註一下我們的腳,我們腳上的穴位可是能夠治療很多疾病的呢!下面來看看我們腳上的穴位都有什麼作用吧!

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首先呢,我們知道腳底有許多反射區,它們都與人體各個器官息息相關,比如說心臟、肝臟、氣管、肺脾等等,它們都有各種作用,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太谿穴:腎臟的保養

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

太谿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谿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谿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谿穴能對腎臟有保養作用。

照海穴:緩解咽喉疼痛

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

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內庭穴:祛胃火

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

在第二趾與第三趾的分叉處。古代記述:齒痛,鼻衄,口歪,口噤,口臭,胃熱上沖,喉痺,腹脹滿,腸疝痛,洩瀉,赤白痢,便秘,足背腫痛,發熱,煩躁,嘈雜,食不化,脛痛不可屈伸,瘧,不嗜食,惡食,小便出血,小腹滿,石蠱,寒瘧面腫,腸鳴,癮疹,耳鳴。對手腳發冷,體虛多汗,牙疼有顯著緩解效果。內庭穴還可以祛胃火,可以說是胃火的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天堅持按摩會有奇效!

湧泉穴:滋陰降火

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 /3與後2/3交點上。主治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於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

大敦穴:鎮定之穴

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

足厥陰肝經,此穴在大拇趾外側(小腳趾那邊)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關節的外側趾背上。主治疝氣、遺尿、癃閉、經閉、崩漏、陰挺、癇證。現多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精索神經痛、陰莖痛、糖尿病。除此之外,自古以來亦被視為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崑崙穴

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

崑崙穴位於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崑崙穴的主治疾病為:頭痛、腰痛、高血壓、眼疾、怕冷症、腹氣上逆、腸結石、下痢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失眠穴:治療失眠的穴位

位於足蹠部後跟的正中點,從外踝高點作一垂線與足底中線相交點是穴。失眠穴屬陰,與三陰經關係密切,通過穴位刺激,使氣血通調,陽氣入於陰,使陰陽平衡。現代醫學觀點,刺本穴治療失眠,可能是由於足底部豐富的神經前衛引起興奮時,對內抑製過程有加強作用,故能調節大腦的機能平衡,起到鎮靜安眠的作用。

原來腳底的穴位都能治療這麼多病症啊

人在走路時,能增加腳底血液循環,刺激腳底各大反射區。所以沒事多走走,多運動,非常有利於身心健康。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