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味常見中藥!用好回陽救逆 用錯要人命!泡酒、煲湯別擅用!
有些中藥常識的讀者對附子這味藥並不陌生,它與大黃、熟地黃、人參稱為中藥四維,是中醫臨床的一味要藥、峻藥和猛藥。很多市民認為附子可以強身健體,喜歡用其煲豬肉湯、狗肉湯,甚至直接沖藥粉喝;患有風濕疾病的市民還習慣用其泡酒,每天喝一點,治病又強身,然而經常看到擅用附子中毒的報導。
附子,歷代醫家及本草著作皆言 “有毒”、“有大毒”。 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將附子列為“多毒,不可久服”之“下”藥。現代研究表明,附子含有烏頭鹼、中烏頭鹼、次烏頭鹼等毒性成分,使用不當易中毒,甚至死亡。
附子功效
味辛甘,性大熱,純陽無陰,燥烈有毒。具有溫補脾腎、助陽引水、逐寒祛濕、溫經止痛的功效。為救治元陽衰微、陰寒內盛、風寒濕痺、水濕腫滿之要藥。
實踐證明,無論是危急重症,還是慢性疑難病,附子都發揮著重要的治療作用。正因為它應用范圍廣而療效卓著,因此受到古今眾多名醫的推崇。
歷代醫家盛贊 功效卓著
漢·張仲景可謂善用附子之典范,在《傷寒論》中使用附子之方達到六分之一強,為後世廣為應用。明·張景岳在《本草正》中稱其“大能引火歸源,制伏虛熱,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地建效,無論表證裡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熱者,所當急用。”明·倪朱謨指出:附子是“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本草匯言》)虞摶說得更為具體:“附子以其稟雄壯之資,而有斬關奪將之勢,能引人參輩並行於十二經,以追復其失散之元陽;又能引麻黃、防風、杏仁輩發表開腠理,以驅散其在表之風寒;引當歸、芍藥、川芎輩入血分行血養血,以滋養其虧損之真陰。”
附子有五名 功效各不同
附子雖好,但使用不當易中毒,甚至死亡。從古至今有很多關於附子中毒的報道,大部分是因為使用不規范引起的。臨床為了降低附子的毒性,增強安全性,采用了不同的炮制方法,因此各種附子的功效略有不同。如果醫生開的藥方中有附子這味藥的話,煎煮要特別注意。
生附子毒性最大
附子裡藥效最大的就是生附子,其毒性也是最大的。如今除了癌症,其他疾病很少用生附子。因為生附子毒性大,對細胞很容易產生損害,醫生正是利用這個特點來治療癌症。附子裡面的有毒成分為烏頭鹼,適用於消化系統的癌症,外用時能麻痺周圍神經末梢,產生局部麻醉和鎮痛作用。
鹽附子是一種常用藥
在附子家族裡面,烏頭是他們共同的“母親”,鹽附子就是經過鹽的浸泡之後,個頭較大的烏頭塊根。鹽附子主要用來治療手腳冰冷的陽虛患者,是醫院裡常用的附子種類之一。
黑附子可減輕肝腎損害
黑附子是鹽附子和甘草、黑豆炮制而成。在功效方面,它和鹽附子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既然功效相同,為什麼又分出一個種類呢?這種炮制方法是為了降低生附子的毒性,與鹽附子比較,黑附子加入了甘草和黑豆,可以減少對肝腎的損害。
白附片不是白附子
在炮制方法上,白附片是最簡單易行的了,選擇烏頭塊根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曬干即可。因為經過浸泡,所以毒性也不如生附子大。醫生提醒,在中藥材裡,要注意白附片和白附子的區別,因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藥,如果用錯,可能會導致藥物中毒。白附子是獨角蓮的塊莖,主要用來祛風,可散寒,治療頭痛。而白附片主要是提升陽氣的,可治療陽虛。
炮附片用於溫腎暖脾
由河砂炒制而成。炮附片以溫腎暖脾為主,用於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如治虛寒洩瀉的附子理中丸及治冷痢腹痛的溫脾湯中應用的就是炮附子。
另外附子為辛、大熱之品,使用時應注意:①孕婦慎用;②服藥期間忌酒;③陰虛內熱、真熱假寒等證慎用。
藥補食補,小心變“毒補”
用中藥養生調理,想法是對的,而附子也確是一味好中藥,通行十二經絡,為扶陽救逆第一要藥。但中藥用得不好,就會變成毒藥,比如附子,炮制、配伍不當,或煎煮時間不夠,就會引起中毒。附子以陽虛體症適用,而陰虛體質就不適用了。
為道中醫小編提醒,附子這味中藥以陽虛體症適用,而陰虛體質就不適用。所以哪種虛弱體質,還需要醫生的診斷。在醫生開出處方後,一定要謹遵醫囑服用藥物不能相信偏方,自行判斷,自購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