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科名醫談手術抉擇:如果我是病人 這幾種手術我會拒絕接受

日本外科名醫談手術抉擇:如果我是病人 這幾種手術我會拒絕接受

一位朋友家老人發現食道癌,在要不要手術、在本地小鎮手術還是赴大城市的大醫院手術間猶豫。當地似乎食道癌多發,老人看見、聽說很多人手術後半年內故世,不願考慮在本地醫院接受手術。咨詢過國內知名醫生,意見很客觀,第一,術後死亡並不一定是醫生手術不過關,要考慮是否發現過晚;第二,從醫保角度考慮,在當地醫院手術比較有利。

手術的選擇,對很多人來說,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自己的、自己親人的。我父親59歲過世時手術創口還未愈合。有沒有絕對的智慧,讓我們不做痛苦的抉擇?

網絡雜志《現代ビジネス》上看到一篇文章,幾位自身年齡60歲以上的日本名醫談手術選擇,雖然意見可能偏頗,但也許有些參考價值,摘譯如下。請注意這裡的醫生們談的是日本國內現狀,國內也許情況有所不同。

著急結論肯定後悔

食道癌

◎ 帶津良一(81歲,帶津病院名譽院長)

我是外科醫生,今天為止做了很多手術,我現在的基本原則是,肯定會傷害身體的手術盡量別做。比如說食道癌。40幾歲時有病人問我,“醫生,如果您是病人,這手術您做還是不做?”那個時候的我認為手術是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很有自信地回答,“當然做!”如果是今天的我,不會那樣想了,手術給病人身體負擔實在太大,手術後病人的QOL(Quality of Life,生活品質)大大受損。脖子以上部位的手術,術後病人的模樣外觀都大大地改變。

◎ 水上治(69歲,健康增進醫院院長)

食道癌施術“食道亞全摘術”,切除食道和淋巴節,把胃提高與殘余的食道縫合相連,是大手術,做得好不好,與主刀醫生的功力有很大關系。中村勘三郎(著名歌舞伎演員)2012年食道癌手術後因並發症逝去,享年不過57歲。考慮可能發生的術後死亡、後遺症等因素,60歲以後我不會接受食道癌手術。

食道癌手術後最糟狀況是無法進食、生活無法自理,只能臥床生活。但是,不少醫生為了磨練功力推薦手術。要問醫生自己,作為病人會不會接受食道癌手術,醫生的回答肯定是“NO”。

胰髒癌、膀胱癌

手術名“胰髒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大多數醫生回答,“如果我是病人不會在60歲以後接受該手術。”

◎ 赤池信(68歲,大腸癌權威,神奈川縣立癌症中心)

治愈切除率底、術後並發症發病率高,還有QOL的保障問題,考慮這些因素我自己不會同意接受該手術,寧可選擇“重粒子線治療”。另外,治療膀胱癌時的“人工膀胱造設術”我也會回避,因為術後自我管理很難達成,漏尿是常態。

前列腺癌

◎ 石蔵文信氏(62歲,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未來共創中心教授、循環器官內科)

前列腺癌、甲狀腺癌進展緩慢,不做手術也可能不影響活到天壽。調查80歲以後故世的男性,很多人發現患前列腺癌。最近日本國內有這個傾向,PSA(前列腺癌指示數值)稍高便推薦病人“做手術吧”,海外也有很多論文指出該手術施術過度。

日本外科名醫談手術抉擇:如果我是病人 這幾種手術我會拒絕接受

腦手術

腦部體檢(脳ドック,日本造語,取自船只修理廠dockyard)時發現腦部“未破裂腦動脈瘤”,病人或者會覺得應該手術治療。

◎ 堤寛(65歲,はるひHARUHI呼吸器病院病理部長)

輕易決定手術很危險。體檢過程發現腦部小腫瘤,這樣的案例不少。醫生可能會推薦手術,“破裂的話不得了,趁現在狀況不嚴重做手術吧”。如果我是主治醫我不會推薦手術治療,因為據統計分析,手術死亡率約5%,10年以內破裂的概率則是1%~2%。特別是高齡病患,做手術和不做手術不改變壽命長短。順便說一句,腦部體檢(脳ドック)世界上只有日本施行。

頸椎、大動脈瘤、扁桃腺、盲腸切除等手術

頸椎手術與腦手術一樣,影響神經。

◎ 秋津壽男(63歲,秋津醫院院長)

頸椎神經集中,非常纖弱細致,病人“手腳麻痺”便決定手術,我基本上沒有聽過病人因為手術改善身體狀況的案例。然而,“手術後麻痺、疼痛沒有減少,似乎更嚴重了”,這樣的案例我倒聽了不少。我如果是病人,只要能行走,絕對不同意接受頸椎手術。

◎ 堤寛(同上)

我也不會接受“大動脈瘤人工血管置換術”。手術過程中,因血栓堵塞而導致腦梗塞、心肌梗塞致死的概率達10%~20%,就算手術成功,高齡病患體力不濟,從此臥床不起的可能性很大。我的岳父胸部大動脈發現瘤,醫生推薦手術,我問主治醫,“您自己的父親是患者的話,您推薦手術嗎?”他答,“不推薦。”不願意自己的家人做的手術,為什麼推薦患者接受?不能設身處地為患者考慮嗎?我特別生氣。

而有些手術,做的話不一定能治愈疾病,不做也不會影響天壽。如果不妨礙正常生活,是不是不手術更有利,日常會更愉快?

◎ 秋津壽男(同上)

扁桃腺切除手術、盲腸手術、膽結石手術、白內障手術,這些手術,如果我是病人,我會一直等到非手術不可的時候。本來扁桃腺的存在不妨礙日常,只是一個免疫要塞。盲腸也是,從前會在其他原因的手術時“順便”切除,現在的認識是保留盲腸對優化腸內環境有很大作用,關於這一點有研究數據證明。白內障是一種緩慢惡化的疾病,如果不是對日常生活影響過大,選擇留存現狀更穩妥。膽結石也是,從前的認識是膽結石刺激膽囊造成膽囊癌,如今已經證明不存在這種因果關系。只要沒有發炎,隨它去,一直拖延到自然死亡都沒關系。

日本外科名醫談手術抉擇:如果我是病人 這幾種手術我會拒絕接受

因腰痛被推薦手術,絕對不要接受

可以不著急馬上做的手術,最好先觀察一段時間。尤其高齡患者。擱置和觀察過程,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法。

◎ 住田憲是(71歲,望醫院院長)

高齡患者很多人患有腰痛,醫生們會說,“做手術吧,做完手術就好了。”我自己就是整形外科醫生,我是病人的話,我不會接受“脊柱管狹窄症(腰痛)”手術。有這麼些醫生,為了掙治療費,憑MRI(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X光照片斷定患者需要手術。而腰痛常常原因復雜,神經上的問題,源自腰部以外因素也有可能,因為手術而加劇苦痛的患者不在少數。

囫圇吞棗醫生的話接受手術,有可能改善病狀,也有可能縮短性命。重大的醫療判斷,還是對醫生診斷存幾分懷疑,慎重考慮更為妥當。

-----------------------

撰文:江潔

京 夜 聊 (jingyeliao)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