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人體是自帶解藥的,知道這些穴位,不跑醫院解決健康小問題

我們生活中,身體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今天我就分享幾個不同作用的穴位,外加按摩手法,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轉發哦。

有止痛作用的「合谷穴」:

合谷穴又被稱為虎口,有止痛、清熱的作用,中醫說:面口合谷收,意思就是合谷穴面對頭部疾病,例如頭痛、發燒、上火牙痛、喉嚨腫痛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相當於身體自帶的止痛藥。

合谷穴·止痛

合谷穴的位置在虎口肌肉的最高處,將五指併攏,看哪裡是最高點,哪裡就是這個穴位,我們用大拇指的指尖按住合谷穴,然後稍微用力,往小拇指的方向按壓,力度以感覺到酸、麻、脹、為宜,按壓3-5秒鐘後放鬆,然後間隔3-5秒鐘,再次按壓,每次按壓20-30下,或者連續按壓3-5分鐘即可,如果用於退燒,還可以用牛角梳或者湯勺,刮頸後大椎穴,來進行輔助退燒。

具有護心作用的「內關穴」:

內關穴是心包經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由於心包經能夠寬胸、理氣、強心,內關穴也是個保護心臟的穴位,日常生活中點按該穴位能夠強心理氣,緩解心慌、焦慮、噁心、妊娠嘔吐、暈車嘔吐等症狀。

內關穴的位置在手腕橫紋網上3指,也就是網上兩寸的位置,這裡有兩根筋,這兩根筋的中間位置,就是內關穴,按摩內關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向下按揉,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直到局部感到酸麻,或者症狀有所緩解為好。

具有治療腰痛作用的「委中穴」:

中醫講:腰背委中求,大多數上班族由於長期久坐,姿勢不當,導致腰背不舒服,或者肩膀不舒服,另外很多老年人常年感到腰背酸痛,這時候就可以按摩委中穴,用來通常腰背氣血。

委中穴的位置在膝蓋後方的膕窩正中間位置,按摩時,以稍感酸痛的力度為宜,一壓一松為一次,一次按壓3-5秒鐘,每天反覆按壓20次左右即可。

具有治療腸胃作用的「中脘穴」:

中脘穴有調理消化系統,補氣活血的功效,胃不好的人,尤其是胃部隱隱作痛,不敢吃涼東西等胃寒的人,可以長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腹部的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的中心點位置,胃部感覺刺痛時可以按壓中脘穴,用手指按壓下去之後堅持10秒鐘,鬆開後再次按壓,每次按壓堅持5分鐘,一般可以緩解症狀,慢性的胃部不適,消化不良等情況,則可以用手掌輕柔中脘穴,用以促進消化。

這幾個穴位都是非常有用,按摩起來也非常簡單的,需要特別提醒一下:雖然按摩穴位非常簡單有效,但不是人人都適合的,例如孕婦、產婦、身體極度虛弱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這三種人群不要隨意嘗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覺得有用,您就分享轉發或收藏吧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