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應實驗的啟示:做一隻特立獨行的羊

羊群效應實驗的啟示:做一隻特立獨行的羊

科學家們經過觀察發現,羊群是一種散亂無序的組織,眾多的羊待在一起,總是鬧鬨哄地左衝右撞。有趣的是,只要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它的羊就會不約而同地一哄而上,不管前面是鮮美的青草還是兇惡的狼。人們將這種現象稱作“羊群效應”,用來概括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因此,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從眾效應”。

羊群效應是不好意思的心理根源之一。由於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個人不可能掌控所有的事情,對於那些沒有把握的事情,人們為了避免犯錯,往往選擇“隨大流”。一方面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只好跟著別人走;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敢做出與眾不同的行為,以免被孤立。這就造就了人們的從眾心理。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人們容易不加分辨,盲目跟從某種思想或行為,從而導致謬誤、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美國人詹姆斯•瑟伯寫過一段十分形象的文字,來描述人的從眾行為:

突然,一個人跑了起來。也許是他猛然想起了與情人的約會,雖然已經遲到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麼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來,向東跑去。另一個人也跑了起來,這可能是個興致勃勃的報童。第三個人,一個有急事的胖胖的紳士,也小跑起來……十分鐘之內,這條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來。嘈雜的聲音逐漸清晰了,可以聽清“大堤”這個詞。“決堤了!”這充滿恐怖的聲音,可能是電車上一位老婦人喊的,或許是一個交通警說的,也可能是一個男孩子說的。沒有人知道是誰說的,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兩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來。“向東!”人群喊叫了起來。東邊遠離大河,東邊安全。“向東去!向東去!”……

這段文字雖然是虛構的,卻形象地反映了從眾行為。從眾行為並非文學家的憑空捏造,心理學家阿希在1956年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招募了一批實驗參與者,都是大學生,他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每組7人,讓同一個小組坐成一排。在這7人當中,有6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實驗合作者,只有1人是真的被試者身份。

實驗開始了,研究員每次向大家出示兩張卡片,要求組員們對與卡片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回答。研究員總是將實驗合作者安排在前面回答問題,真的被試者排在最後回答問題。

在第12次測試中,實驗合作者和被試者回答的問題都一樣,從第3次開始至第12次問答,6名實驗合作者都按事先要求的那樣故意說錯答案(題目非常簡單,排除了智力因素),以此形成一種與事實不符的群體壓力,然後趁機觀察被試者是否發生從眾行為。實驗結果正如阿希所料:

1.只有大約25%-30%的被試者保持了獨立性,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

2.所有被試者平均從眾行為百分比為35%。

3.大約有15%的被試者,從眾行為的次數佔實驗判斷次數的75%。

為了探究從眾行為的心理根源,阿希在實驗後對從眾的被試者作了訪談,並將訪談結果歸納成從眾的三種情況:

1.被試者將他人的反應當作參考,發生了觀察上的錯誤,導致知覺歪曲。

2.被試者意識到自己所看與所想的與他人不同,但不相信自己比多數人的答案正確,選擇了否定自己,發生了判斷歪曲。

3.被試者明知其他人都錯了,卻不由自主地跟著錯,發生了行為歪曲。

阿希經過分析,將從眾行為發生的原因歸納為個體在群體中受到信息上和規範上的壓力。

1.信息壓力:經驗使人們認為,多數人的正確幾率比較高,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人們更容易相信多數人,導致從眾。

2.規範壓力:群體中的個人因害怕與眾不同而被其它成員視為異常者,被孤立,往往不願意違背群體標準而選擇採納多數人的意見。

從眾心理對人的影響是一種客觀存在。可能每個人都曾發生過或正發生著從眾行為,卻不自知。根據心理學家的調查,他們發現,性格內向、自卑的人從眾多於外向、自信的人,社會閱歷淺的人從眾多於社會閱歷豐富的人。這個調查結果無疑為人們指明了一個防止羊群效應的方向。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