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紙上實驗室》讓孩子「積極發現問題」

科普書的新讀法:發現問題還是背已有答案的問題呢?© 由 Global Views Commonwealth 提供 科普書的新讀法:發現問題還是背已有答案的問題呢?

小天下總編輯李黨 介紹文

一個秋天晚上,家裡竟然飛來了一隻蝗蟲。

把牠驅逐出境嗎?……我正在猶豫,女兒苦苦央求說留下來養吧!

於是找來了一個紙鞋盒,用鑽子挖出幾個孔洞流通空氣,母女倆當起養蟲人家。

養寵物總要餵牠吃東西。印象中蝗蟲好像吃菜葉的。我打開冰箱,抓了幾根空心菜丟進盒子裡。

第二天,空心菜葉上有許多殘破的咬痕,看來蝗蟲是吃的。

隔天我用A菜餵牠。但後來打開鞋盒一看,發現牠一口也沒碰,菜葉完整如初。

剛好這天我買了芥蘭,就丟了一株進去。隔天一看,天啊,只剩下光溜溜的葉梗,看來芥蘭很對牠的胃口呢!

蝗蟲養了一星期,後來還是說服女兒,把牠放生了。但藉由這次的飼養經驗,我和女兒學到了:A菜因為有股怪味道,蟲子不喜歡吃,所以種植時應該可以不用噴灑太多農藥,吃起來相對安心;芥蘭這麼受蟲子歡迎,栽種時肯定需要多噴農藥保護。因此,可能不要太常吃比較保險。

這樣的親身體驗,除了飼養時的樂趣,也增長了知識。

科學知識的學習,其實就應該這樣,不是一味的告訴孩子答案,而是陪著孩子觀察、實做,讓他們透過摸索的過程自己找到答案。

這樣得來的印象才能深刻。其次藉由摸索過程,孩子就能產生學習自信心,而「找到的答案」也會一輩子跟著他。一旦培養孩子擁有「我可以找到答案」的能力,「未來世界的難題」相信也難不倒他們。

重複背誦已經有答案的知識,也許考試可以做得快,但對於原理、來龍去脈卻毫無所悉,這樣要如何面對未來未知的問題呢?

這一年在觀摩國外的科普童書時,很驚喜的發現,許多讀物的策畫概念不再是灌輸孩子「已有答案的問題」,而是讓孩子「積極發現問題」,同時用引導的方式,印證基礎知識。這才是讓孩子對科學真正產生興趣的動力啊!

《科學家的紙上實驗室》就是這樣一本書,打開這本書,就像是走進超酷的科學實驗室,孩子可以一邊跑步一邊做力學實驗、用著色來解開數學謎題、做一條障礙賽跑道,看看光會怎麼前進;或是為他自己設計一個超炫的強力靜電髮型,再好好想想要怎麼布置夜空;甚至還可以變身為邪惡天才科學家,想辦法怎麼改變地球、月球的運行……

當然,他也可以把這些瘋狂的科學好點子跟好朋友分享,大家一起傾斜身體,看看誰可以傾斜到最大的角度才失去重心?然後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又採取哪種姿勢,可以維持平衡最久?

如果身體力行這樣還不過癮,這本書還允許孩子盡情撕、扯、蹂躪、塗塗抹抹,完成各種現代藝術傑作都可以!

科普書就是要好玩、有趣,才能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啊。

© 由 Global Views Commonwealth 提供

小天下出版作者:倫敦科學博物館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