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東話總跟「吃豆腐」過不去?
前一阵子
有段交友奇闻登上报章
成为热话
话说一对初相识男女
首次约会吃日本料理
共花了2200港元(下同)
男士用现金付款
但女士觉得贵
觉得不好意思
提出「不如AA」
男士豪气坚持不肯
女士坚持付自己的一份
拿出1100元现金给对方
男士却觉得没面子
竟大怒
将全部1100现钞撕毁
随后更发生推撞殴打事件
于是女士报警求助
「AA」是「All Average」的缩写
意思是按人头平均分担账单
各不拖欠
这是很普遍的做法
尤其同学、同事出外消费
都会AA
在国外很多地方
甚至乎情侣也会采用AA制
东方男士则习惯请客
我认识好几位男士
如果在食肆中遇到朋友
必定替对方结账
关于「AA」事件
很多人未看报导内容
都以为这对男女起争执
甚至报警
是因男方「吃女方豆腐」
▼
「吃豆腐」与广东话「咸湿」同义
即男子调戏女性或占对方便宜
甚至性骚扰
俗称为「吃豆腐」
「吃豆腐」有「抽水」之意
典故源自西汉
当时京城有夫妻开了家豆腐店
老板娘长得漂亮
人称「豆腐西施」
以卖弄风情作招徕
引得周围男性以「吃豆腐」为借口
到豆腐店与她调情
趁付钱时
借机摸老板娘纤手
「吃豆腐」遂成男性轻薄女性的代名词
用法是
「他吃她豆腐」
「她请他吃豆腐」
▼
吃豆腐固然开心
但如太贪色
有什么「冬瓜豆腐」
则与人无尤
在广东话中
很多俚语都跟食物有关
豆腐扯上灵界
如加上冬瓜则更凶险
因 「瓜」 隐喻死亡
以「瓜」 代言死亡的俚语包括
「瓜得」(死定)「瓜柴」「瓜直」「瓜老衬」
等均解为死亡
好像没有了「瓜」便死不了似的
「瓜」之所以让粤人联想到死亡
源于「冬瓜豆腐」
传统中
办丧事的家庭会茹素
其中多有豆腐
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
也叫「吃豆腐饭」
有些人为了填饱肚皮
经常厚着脸皮去吃饭
所以「吃豆腐」等如占便宜的意思
广东人爱吃
嫌丧席上独沽一味豆腐显得单调
见冬瓜去了皮晶莹素白
价钱比豆腐还便宜
于是冬瓜加上豆腐便变成死亡组合
「有咩冬瓜豆腐」 即「如有不测」的意思
所以粤菜菜式中绝无
冬瓜豆腐汤、冬瓜煮豆腐、冬瓜蒸豆腐等组合
太不吉利了
▼
吃豆腐再棒
也未必能「呃(骗)鬼吃豆腐」
此语用作奚落对方说话荒唐、过分夸张
事关农历七月十五日盂兰节晚上
不少人会「烧街衣」
即在路边燃点起香烛
摆放糖果点心祭奠游魂野鬼
事后把糖、水果和零钱撒在地上给「小鬼」们
穷苦人家买不起糖果点心
就以豆腐代替
因此所谓「呃鬼食豆腐」
潜台词是「鬼都不信」
▼
叫女人作「豆腐西施」虽讽其卖弄风情
但起码是称赞她貌美
如果打算亲切点
称呼「豆腐婆」或「豆腐妹」
就大错特错
「豆腐婆」并非指她辣如麻婆豆腐
而是暗指女同性恋者
当她们进行亲昵行为时
被形容为「磨豆腐」
不要问为什么
因儿童不宜
▼
豆腐也有浪漫的时候
香港的茶餐厅都有「豆腐火腩饭」
(火腩即烧焟店的烧肉)
是港人爱吃的主食
它变得浪漫是因有网络达人发表一篇关于火腩饭的潮文
将「男人的浪漫」描写得淋漓尽致
被视为经典潮文
部分内容是这样的:
我每食完一碟火腩饭之后都会跟我女朋友讲分手
因为我知道,她已经
不再明白我……
我恨我的人生不可以像火腩般找到这么多好的伴侣
豆腐,凉瓜,冬瓜,枝竹……各有特色
亦找不到这么多知音人……
看来
一块纯白的豆腐不只可以煮出不同菜式
在俚语世界用途亦甚是广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