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色即是空」的真正意思,才懂佛教為什麼說「萬法性空」

明白「色即是空」的真正意思,才懂佛教為什麼說「萬法性空」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最大分歧,在於前者認為「萬法實有」,而後者認為 「萬法性空」。在辯論中,小乘佛教質疑對方,既然萬法性空,那麼佛法是不是也性空,佛經是不是也性空呢?

大乘佛教的代表學派之一中觀學認為,沒錯,佛、佛法乃至佛陀,本性都是「空」。

也就是說,人們看到的有形象的佛陀,用文字記錄的佛經,用語言表達的佛理,這些事物和桌子、椅子一樣,它們外在的形式雖然存在,但是本質是假有的,虛幻的。真正的真理不能用文字來表達,所以大家讀佛經,最終目的不是要一字一句複述其內容,而是學會真理(也就是佛性),等學會之後,就應該拋棄佛經上的文字。

佛陀、菩薩的形象也是假有的、虛幻的。是佛陀為了讓普通人便於接受,幻化出來的形象。佛陀真正的本質是「空」,是沒有具體的形象的。所以寺廟中的佛像只是個方便人們膜拜的塑像,拜佛就像孔子說的「祭如在」,拜佛的目的是在自己心中想像佛,佛像和膜拜本身意義不大,在內心中追求佛性才是最重要的。

但關於「空」這個佛教概念,很多時候卻被嚴重誤解。

在漢傳佛教裡,「色」這個字用來表示我們所見到的事物的一切表象,代表這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花花世界。因而「事物的本質是空」這句話,用佛教術語就可以表達成那句流傳甚廣的: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另外還可以寫成: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色不二」 。

這些話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強調「空」就是事物的本質,事物除「空」外再沒有別的屬性。

但有很多世俗文藝把「色」理解成「色情」的「色」。比如有的電影讓一個僧人(當然不是真正的僧人)一邊行好色之事,一邊念「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來開脫,那自然都是對佛經的嚴重歪曲了。

也許你會說,色情也屬於「萬法」,本性也是「空」,那我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來說明縱慾也是「空」,不也說得過去嗎?

並不是這樣。

因為佛經上說「色即是空」,是要告訴你,這些色情的事物、這些慾望、滿足慾望所得的快樂,這些東西都是虛妄不實的,是不值得追求的。是要求你消除這些慾望,而不是讓你覺得縱慾也無所謂。

還有一個和 「空」有關的經典例子。

很多感悟類型的文章,裡面總有一個僧人,在教育別人的時候,會讓對方「放下」。

這個詞聽起來似乎很高深,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放下」是對無欲更為準確的描述。

「喜歡」女人,看見女人就想親近,就想擁有她,這當然是慾望了。

和這種喜歡相比,「不喜歡」當然更接近無欲一些,但是「不喜歡」也是一種主動的行為。看見一個女生,做出了「我要離她遠點」的決定,和「我決定去追求她」同樣是一種有目的行為?

所以「不喜歡」不是一種真正的無欲。

真正的無欲,是既不「喜歡」,又不「不喜歡」。

這是什麼狀態?

這就是「不在乎」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在失戀後,見到前任還覺得心裡彆扭、討厭,甚至想要躲著對方,這說明還在乎對方。但如果見面後內心平靜如水,該說什麼說什麼,該做什麼做什麼,徹底不在乎了,這才叫「放下」。

所以「放下」這個詞是同時否定了「喜歡」和「不喜歡」,是更高級的無欲。

就像那個很流行的人生小感悟故事:說一老一小兩個僧人出門,遇到一個姑娘不敢過河。老僧人背姑娘過了河。過河後兩個僧人一路無話,過了很久小僧人突然問師父:「您不是說不能近女色嗎?怎麼還背她過河呢?」老僧人就說:「我身上的姑娘很早之前就放下了,你心中的姑娘還一直沒放下。」

老僧人這番話說的不錯,但其實並不是最高的境界。「空」是需要不斷否定的,「空」這個字本身也應該被否定,對於「放下」也是一樣。

所以「放下」其實也是一種刻意的行為。有的人念念不忘「放下」兩個字,一旦自己沒放下,就痛苦難受,那這還是一種主觀的慾望,一種想要「放下」的慾望。

如果對放不放下都不在乎了,那就又是更高深的一種境界了。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