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折磨人?大師胡希恕說,這樣治療效果好
胃病是临床最常见一类病症。中医学对胃病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经方大家胡希恕,对胃病证治有独特经验。胡老多对证施治,以证归类,并以经方为底,形成一套完善的证治规律。今与大家分享。
胃病包括西医所说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西医在鉴别上有较细的特征区分。如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食欲不振比较明显,多有胀满的感觉。但胃神经官能症,精神情志的影响与症状的发生、变化相关性比较明显,而一般药物又不能减轻其症状,其往往还有头痛、头晕、心悸、无力等症状。急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主症则有明显的疼痛。不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痛,多以隐痛、胀痛、灼痛为主,并带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如食后或季节变化之际),两者甚至有出血症。
这些疾病,一般都有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胀痛、食欲不振、疼痛等症状。中医在鉴别区分上没有西医那么明确,但在辨证施治上却有其严格的规律性,这是必须用中医的辨证规律去理解和掌握的。
上述诸病,
若以呕恶、下利(或便溏)、肠鸣、心下痞硬(满而不痛或闷胀发堵)为主,或兼其他证候表现,如胃疼、食欲不振等,此类均以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主治之。
因三方都有半夏、干姜降逆逐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热除痞而止下利;胃气不振为客邪内饮的主因,故补之以人参,调之以大枣、甘草。其中生姜泻心汤更对嗳气、食臭有良效。服生姜泻心汤后,或有吐利的瞑眩状态,此应提醒病家须知,不必惊慌。如果恶心得厉害并牵扯到头痛(尤其是偏头痛)或胃疼得厉害,应加吴茱萸,实不异与吴茱萸汤之合方,效佳。吴茱萸汤证以水气上冲波及头脑者最为对证,但胃有热时则不宜。其中甘草泻心汤对下利无度、日数十行,谷不化者,有速效。
若以嗳气为主,有呃逆、泛酸之类,其和上面所言不同的是无肠鸣、下利,大便反干,但心下也发堵(心下痞硬),此类应主用旋覆代赭汤治之。
因方中有生姜、半夏降逆止呕,人参补胃以治心下痞硬也。若胃酸过多,胃痛也偏重者,要加制酸药,以乌贼鱼骨(海螵蛸)最为常用。更奇妙的是,此方(旋覆代赭汤加乌贼骨)并无通便药,但吃了就能通大便,实为中医之宝贵经验,岂可等闲视之?本方用于十二指汤溃疡,亦有效好的疗效。
若以腹满为主,也呃逆,但以呃逆为舒,不似旋覆代赭汤之以呃逆为苦,此类以茯苓饮主治之。
方内有苍术,重在治胃有停饮,又有大量橘皮行气,痛得重一些可加元胡二钱,胀满得厉害可加木香、砂仁等芳香药。但要注意,消导药、香窜药过多,对人体是没什么好处的。
此外,有的胃病,没有恶心、呕吐等症,但痛,即建中汤证者,用小建中汤即效;但有呕恶则不可,以此证不喜甘故也。
主在治痛(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还有甘草粉蜜汤,但原方宜去铅粉,加祛瘀止痛的白及,用于治胃溃疡有百发百中之效,尤其对胃出血用之更好。
方药服法如下:炙甘草八钱至一两,白及三至四钱,蜂蜜一两半,先煎前两味,去滓,加蜂蜜再煎,把水分煎除一些成糊状,作一剂服。《金匮要略》曰:“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铅粉有毒,但加蜂蜜、甘草则与人无伤,此黏滑性药物,食后附着在胃壁上,故不伤人,可是能诱杀蛔虫,甘草、蜂蜜又能治痛,可见古方配伍之妙。
此类胃痛很多见,上述两方效果平稳可靠,不过小建中汤有些偏温,利于虚寒证而不利于虚热证。
有些时候病人是食管痛,但他说不清楚是胃还是食管。这种情况必须详审细问,若为食管,有热者多为栀子豉汤证。
以上诸方,而有食欲不振者,宜与半夏厚朴汤合方。
还有一种临床少遇的胃病,属虚寒阴证者,则当与四逆汤类。
胡希恕先生有案例:有胃痛,关节痛,用桂枝汤、附子汤合方治之,关节痛好了,同时胃病也好了,此真虚寒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