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罐頭遊具,特公盟媽媽教你第一次陳情就上手

這篇文章的採訪是在攝氏三十五度高溫下的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沙坑進行,安排這場採訪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發言人張雅琳說,受訪的兩位兒童心理師目前是全職媽媽,必須帶著小孩出門,在沙坑旁採訪,小孩玩沙,媽媽才能和我們說上幾句話。

採訪過程有些狼狽,兒童心理師江淑蓉必須先幫她還不會坐的寶寶換尿布,講到一半她的大女兒跑來說要吃仙草,另一位心理師黃雅萱趕忙補位接著講,但話都還沒說出口,她的兒子哭著來找媽媽。兩位心理師溫柔的同理孩子的情緒與需要,安撫好孩子後,再繼續接受我們的採訪。

張雅琳也是家有三個孩子的全職媽媽,為了這場採訪,她先把今年上小學的老大送至營隊,再找人在家照料兩個三歲龍鳳胎,她才能在現場好好和我們說話,同時幫忙照顧特公盟媽媽夥伴們的孩子。

身障孩子也能共玩的遊具

豔陽下,三位特公盟媽媽們帶著孩子,汗流浹背,熱到乾脆把鞋都脫了,赤腳回答問題的同時,還要隨時回應孩子的需要,輪流在沙坑接受兩個半小時的採訪,為的是爭取台灣孩子的遊戲權。成立至今不到兩年,特公盟媽媽們開始翻轉台灣公園遊戲場,跑得最快的台北市,運用社群工具發動公民參與,成功擋下市府拆除公園內的磨石子溜滑梯,還更進一步的改造公園遊戲場,從「罐頭遊具」發展至重視兒童身心需要、提供多元遊具的共融式遊戲場(設施同時符合一般及身障兒童使用需求)。

目前台北市有榮星公園、中研公園、碧湖公園、大佳河濱公園四個共融式遊戲場,接下來預計在花博公園建置大型的實驗性共融遊戲場,今年陸續還有五個社區公園的更新案。

特公盟媽媽們為台灣公共遊戲場帶來的改變不只是外表可見的遊具樣式或空間配置,最大的突破是促進使用者參與的概念,也就是兒童參與遊戲場的設計規劃。在台北市結合公燈處,水利處和文化局及遊戲空間設計師,在公園遊戲場改造前,先舉辦兒童手作工作坊,結合社區資源,先帶領孩子認識環境,運用周邊素材,手作心目中的夢幻遊戲場。

一直在做都市規劃的空間設計師陳懿欣,看到特公盟在網路上發文倡議「非罐頭公園」而與之合作,在正式提案公園遊戲場的設計圖之前,也會先舉辦兒童手作工作坊,她表示,台灣的空間設計對兒童的理解實在太少了,因此工作坊的目的是幫助設計師在活動現場觀察、認識與理解兒童的遊戲行為。

七月下旬台北市大同區朝陽公園的一場小學生手作工作坊,彡苗空間實驗的設計師于沛廷整場跟著兒童們,他觀察,孩子們喜歡有挑戰性與刺激性的遊樂設施,在遊戲中克服困難、達成任務時,他們會很有成就感。

張雅琳認為,遊戲場的設計也要考量照顧者,例如是否有遮蔭處,她也觀察到,台灣遊戲場的設計思考仍不夠細膩,例如沙坑旁的沖洗設備,時常忘記了小小孩的手部肌肉發展未成熟,無法順利扭轉水龍頭,大人當然可以介入協助沖洗,但如果以兒童本位來思考設計的水龍頭,能讓小小孩自理玩沙後的清潔,就是在遊戲中協助了兒童的身心發展。

© 由 Common Wealth Magazine Group 提供

特公盟媽媽們皆學有專精,白天是全職主婦或職業婦女,晚上則透過「網聚」開始策動改變台灣公園遊戲場/黃建賓攝。

集結社群力量向公部門發聲

特公盟主張的兒童遊戲權,因著社群工具快速的在媽媽界發酵,二○一 五年十月成軍時只有十多位台北市的媽媽參與,今年已擴大到北北基的五十多位媽媽加入,新北市預計有十五個特色公園出現。「我們最近還接到來自中南部的爸爸想加入我們的訊息。」張雅琳說。

五十幾位媽媽是如何發揮力量翻轉台灣遊戲場?「我們從沒正式見過面,一次會議都沒開過,都是透過臉書、email、Line溝通與發動。」張雅琳說,特公盟媽媽們皆學有專精,有幼教老師、心理師、行銷公關、文字工作者、編譯人員、社群經營等等,大家有共同的理念「自己孩子的遊戲場自己救」,因著各人的專長自主分工,國際事務組借鏡國外遊戲場,由編譯媽媽們翻譯成中文或協助聯絡國外設計師,將國外兒童遊戲場的概念帶回台灣。

例如暑假期間,一篇「二十一座沖繩溜滑梯公園攻略」的臉書貼文即引起社群廣大的迴響,近兩千位媽媽轉分享,四百多則留言中,父母皆渴望台灣也能有像沖繩一般的遊戲場。

要改造社區公園遊戲場,一定要和政府各單位打交道,於是政府事務組負責和公部門交涉協調,過程中卻發現公部門總拿遊具的安全法規來推辭遊戲場的改變,也誤導了大眾,有幾位媽媽開始專門研讀法規,再分享資訊。有的時候要推動公部門改變,需要議員或立委推一把,國會遊說組就負責和議員及立委溝通。為了讓兒童遊戲權的議題廣受社會各界注意,懂兒童發展又能寫的媽媽專門撰文,並毛遂自薦給各領域的部落格媽媽或是網路媒體。

一群彼此不認識從未見過面的媽媽,透過社群工具就把特公盟運作得的像一家管理嚴謹、組織動員力強大的公司,而且積極的串聯社會資源,除了建築師、空間設計師,還有遊具廠商,從最終端的使用者到上游的設計、設施供應、工程施工、管理,特公盟在台灣兒童遊戲場的革命中扮演了產業鏈整合的角色。

「兒童遊戲權不只是爸爸媽媽的事,」張雅琳堅定的表達,要建構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遊戲空間,需要很多專業進入,整個社會對兒童的遊戲行為都要有理解,都要願意支持與參與。

特公盟主要的訴求就是給孩子「非罐頭遊具」,而所謂的「罐頭遊具」指的是幼齡化、玩法單一,也不具美感,遊具顏色只有紅黃綠三原色。現在許多公園的塑膠遊具就屬「罐頭遊具」,滑梯低矮,只有一百二十公分到一百五十公分高,對孩子來說沒有速度感的刺激,遊戲場內也沒有攀爬、旋轉或擺盪的設施。

但兒童需要遊戲來刺激他們的發展,高高的溜滑梯、擺盪很高的鞦韆、迴轉椅等等,這些有挑戰性的「非罐頭遊具」有助練習使用自己的身體,增進專注力與挫折忍受力,同時抒發情緒壓力。

扭轉父母過度保護的心態

根據特公盟調查,北北基約有一千兩百座公園,雖然擁有「非罐頭遊具」的公園仍是鳳毛麟角,但是改變已經開始,兒童遊戲權的主張也漸漸受到公部門的重視。「至少在我們的努力下,台北市今年公園修繕的經費增加了兩倍。」張雅琳說,下一步特公盟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教育」。華人父母比較保護孩子,過度強調安全反而讓孩子失去自由探索的機會,在沙坑常見父母對孩子耳提面命「不能丟沙」,孩子玩個沙也有諸般限制,父母在兒童遊戲中的態度和角色,是特公盟接下來會做的專業宣導。

更多的公民參與也是特公盟未來努力的目標,張雅琳向《親子天下》的讀者喊話: 如果你嚮住家附近的公園遊戲場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妨踏出第一步,向里長陳情,並請閱讀特公盟準備的「第一次陳情就上手」說明書,陳情過程中遇到困難,歡迎前往特公盟臉書粉絲團留言,就會有專人協助你。

爸爸媽媽們,孩子的遊戲權需要大人大力爭取。

第一次陳情就上手

台北各大公園的發展成今日的共融式遊戲場,都是特公盟媽媽們從向里長陳情開始。所以爸媽們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你的參與能帶領台灣的兒童遊戲權更進一步。以下是特公盟為爸媽們準備的「第一次陳情就上手」說明書。

1 先了解居住縣市的公園管理單位。例如台北市是由公燈處負責,新北市則分屬綠美化處、地政局和新工處3個單位管理,基隆市是由工務局管轄。

2 陳情理由可以有3個。一是公園遊具有毀損或有安全疑慮要維修。二是遊戲場被警告線或鐵網圍起來了想了解。三是想爭取沙坑或擺盪類的遊具設置。

3 多管道陳情,才能營造聲量。管道之一是可直接找公園告示牌或施工告示牌上的電話陳情。二是直接至縣市政府的專屬臉書陳情,或是直接打縣市政府的民眾專線,如台北市就是「1999」因為有專人管理,一定有回音。也可以打電話至里長、市議員服務處或議會辦公室。還能在特公盟臉書留言,請求協助提供連署書範本,上網蒐集民意再找議員協助陳情。陳情過程遇到任何的卡關,都可以至「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臉書粉絲頁留言,媽媽們會一起腦力激盪協助你。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