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歲劉安婷 真的為了「這件事」,放棄紐約 200萬台幣高薪 改回到台灣…難怪她的笑 讓人流淚…
功的定義是什麼?
劉安婷
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她一畢業就取得紐約
年薪 200 萬台幣的醫療顧問工作,
但在這裡工作的 1 年中,
她發現
自己始終找不著
工作的成就與歸屬感,
最後選擇離開. . . .
她 選擇到了這個地方,
做這份未曾在人生藍圖想像的工作。
別不敢相信,
她的信念就是這麼堅定. . .
25 歲的她
到底做了什麼?
讓許多人聽完 這場分享後
看著她滿足的笑而感動流淚呢?
每一個人不斷追求的「餅乾定律」
她來自台中的一個平凡的家庭,
媽媽是名小學老師, 爸爸是名律師
求學過程中, 她是個拚命三郎, 一路都讀第一志願
在台中女中的最後一年, 她每天只睡3~4個小時,
同時準備美國與台灣的大學入學考試
最後獲得普林斯頓的全額獎學金 才得到出國讀大學的機會.
. . .
看似亮眼的人生前 20 幾年
她回顧自己的這段時間
總覺得
每個階段就像拿著一塊塊的好吃「餅乾」
每塊餅,就是人生一個個由世人標準認定的「成功」,
她曾嘗試追逐一塊又一塊更大更完整的 餅乾
來獲得飽足感,但當她以為自己已經吃到最大最飽滿的「終極餅乾」時,
卻發現自己得不到任何的滿足感。選擇對的事, 做就對了!
大學四年, 因為主修國際發展與教育政策,
所以有機會將眼界擴大,
( 更正啟事: 原報導誤報為
「離開紐約之後,有四年多的旅程在迦納泥土砌的教室裡. . . . 」
經查證, 實際為在學期間到 這些地方服務,
以此更正)
在學期間, 因著校方的支持, 參與許多服務、研究計畫,
到過了許多地方當老師教書. . .
曾到過 海地的帳篷學校、踩在迦納泥土砌的教室裡、進到美國的青年監獄、巴黎的貧民區、柬埔寨大屠殺的遺址等。面對這些孩子,
她看到的是 不分國籍的天真與單純. . . .
回到台灣,
受到父母都離開原職、投身偏鄉教育的影響,
劉安婷也廣泛地接觸各地的偏鄉學童,
蒐集許多寶貴的第一線經驗。
最後, 她在台灣孩子身上看到:「歸屬感」
因此決定, 為台灣而教!
創辦「為台灣而教」
號召年輕人為偏鄉孩子貢獻
這份歸屬感, 讓她創辦「為台灣而教」,
號召有志於從事教育的年輕人,
一起為台灣的偏鄉孩子做出貢獻。
劉安婷認為,
教育的初衷應該是不論出身,
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權,
所以大家都有基本的能力
去追求想要發展的機會,
但台灣今天似乎已失去這樣的初衷了,
偏鄉的孩子就是沒有老師、資源的孩子,
但孩子的出身不該決定他的未來。
所以「老師」是個非常關鍵的角色。
來看看 25 歲的她,
如何發揮影響力,成為台灣一份「美」的力量吧!
擁抱世代從教育開始:劉安婷 at TEDxTaipei 2013
「最破碎的餅乾才是 飽足的,
最柔軟的自己才是 快樂的」
劉安婷曾這麼為自己的人生追逐下註腳。
走向為台灣偏鄉教育付出這條路,
肯定是她目前吃到的最飽滿的餅乾。
Teach for Taiwan
以美國有 25 年歷史的「Teach for America」為啟發點,
讓台灣年輕人動手解決偏鄉教育問題,
回歸本質面去探討,
最大的幫助來自於真心做出承諾、願意長期給予幫助的人。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讓孩子發揮潛力,有機會去做想做的事。
當這個最基本的目標都無法實現時,
就無法談更高一層的問題。
希望台灣大學生畢業後,
不一定要侷限於到大公司當儲備幹部,
或是擔心變成 22K 一族。
而是能有更廣的視野去思考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有機會去面臨新的價值觀的衝擊。
嘗試去追求內心的熱情,
追求自己的理想
過自己精採的人生。
亮麗光環下,這位女孩勇敢的選擇,
一份真善美的力量,讓人感動!
如果是你,會如何選擇呢?
替這位勇敢的劉安婷 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