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這樣改善濕熱體質,根治濕疹、異位性皮膚炎

【早安健康/全真中醫】中醫門診裡常見年輕母親因月經、腸胃問題來就診,身邊跟著個1、2歲的小小「護花使者」,看診結束時,母親常靈機一動指著孩子身上一片泛紅脫削的皮膚問到:「西醫說我的孩子有異位性皮膚炎,這個能看中醫嗎?」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

皮膚病學裡把一群出現水泡、紅斑、脫屑的常見皮膚病都歸在「濕疹」個病名裡面,簡單的說濕疹就是「非其他疾病引起的」的「皮膚炎」,也就是必須排除皮膚感染症、感冒、自體免疫疾病、內分泌疾病等造成的皮膚發炎。濕疹主要可分為「 外源性(接觸性)」及「內源性(體質性)」兩大類。 

嬰幼兒的皮膚障壁功能尚未發育完整,再加上特殊的環境因素與父母親的過度呵護─使用許多各式各樣的清潔用品,因此特別容易產生一些皮膚炎的症狀。而「異位性體質」也就是俗稱的「過敏體質」是一種特殊遺傳體質,要診斷「異位性皮膚炎」,必須至少要出現符合以下4項情形的其中3項:

 1. 皮膚搔癢合併紅腫、乾燥、脫屑。 

2. 病灶符合位置(嬰幼兒多於臉部或身體側邊,成人大多位於關節曲側)。 

3. 持續慢性或反覆性皮膚炎長達六個月以上。 4. 個人或家族有異位性體質(氣喘、過敏性鼻炎、花粉症、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觀點:調理體質才能根治

中醫外科根據發病部位不同,有「奶癬」、「旋耳瘡」、「四彎風」等病名記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嬰兒濕疹」、「耳周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性濕疹則稱為「浸淫瘡」。濕疹主要是「風、濕、熱」引起。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飲食失調,外感風邪,濕熱內蘊,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如若病久邪深,濕鬱化火;或過食幸辣,燥火傷陰,耗傷津血,以致肌膚化燥失養,則成為慢性濕疹。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臟通過它的宣發作用把水穀精微輸布於皮毛,以滋養周身皮膚,也就是說「呼吸系統」與「皮膚系統」是脫不了關係的。「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這三種病,常被稱為「過敏三部曲」。有時同一個人三種病都有,有的在嬰兒期為濕疹,四、五歲後,變作氣喘而濕疹已好轉,青春期或成人後則常有過敏性鼻炎困擾,但氣喘發作較少。臨床上有許多皮膚炎、皮膚癢的孩子都屬於「肺熱」的體質。另外,由於現代飲食習慣西化,多肉食、甜食,也養成許多「腸胃濕熱」體質的孩子。此外,急性期濕疹多屬「風熱」、「濕熱」為主,慢性期濕疹,多肌膚乾燥,屬於「陰虛血燥」的證型。若按法施治,配合適當的日常照護,多能收到良好效果。 

通常經過中醫調理後,過敏體質的孩子都有不錯的反應,特別是濕疹。調理時間長短視情況而定,這通常需要2、3個月的療程,直到症狀解除,但也曾有症狀輕微的孩子,服用兩週的中藥,便得到緩解。

敏感性肌膚的日常保健,首重「保濕」與「避免刺激」

主要有兩大方向: 「避免刺激皮膚」以及「保濕」。

刺激包含物理性(搔抓、衣物粗糙、過緊、日光、太高或太低的環境溫度)、化學性(吸菸、汗水、肥皂、含香料的清潔劑、殘留的洗衣粉)以及過敏物質(毛毛玩具、有毛寵物、花粉植物),另外飲食上應注意致敏食物(海鮮、奶蛋製品)、辛辣刺激的食物、含人造色素或防腐劑的食品。若懷疑孩子對某食物過敏,可先停止食用兩週,如症狀沒有改善,就可能跟該食物無關。 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皮膚障壁有缺陷、角質層受損,皮膚本身的保水力不佳,故保濕相當重要。對於症狀輕微的濕疹,單靠保濕已可改善病情。有嬰幼兒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洗澡建議用清水就好,或在局部使用溫和的清潔用品,水溫不要太高、不要過度搓揉,每天最好能擦2次以上保濕用品,擦保濕用品效果最好的時候是沐浴後皮膚尚濕潤的狀態,乾燥的冬季或是症狀嚴重的孩子更需要時時補擦,2、3小時即補擦一次。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