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處越大,濕氣越重,越早排濕、越長壽!
夏天已经彻底离我们远去了,我们身上的衣服也渐渐的从短衫变成了长袖。秋季的来临,意味着湿冷也来了。这个时候的湿气最容易入侵我们的身体,从而就很容易导致我们腹内胀痛和食欲不振、拉肚子的现象,尤其是我们现在的饮食不节制,经常乱吃,还有长期的熬夜,就更加的导致湿气侵入人体,形成了湿邪,非常影响我们的健康。
对于女性来说,湿气能引起妇科病。《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症。”
因为湿气趋下,也就是会对人体的下阴部位造成危害,湿气重会导致女性阴部潮湿异味、白带增多,甚至是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等。
有些女孩子怎么减肥,都不见小肚子下去,肥大的肚子特别闹心,你知道这也是湿气重么?
湿气重——小肚子大
特点:减不下去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湿气重导致水湿留在人的身体内,脾胃受损,水湿也就无法顺利排出来,然后慢慢的就会造成小腹的水肿,这种情况其实严格来说还不是肥胖,因为只有小肚子那里会显得比较大。
懂行的老中医,不用看就知道,你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感觉全身很浮肿。贪睡、心中空虚……
这些都是湿气重,再看看自己有没有以下特征: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
7、阴部潮湿
8、小腿肿胀。
9、前胸后背起痘痘,还有脑门也是。
全中,赶紧祛湿,你的体内湿气很重了。
加重湿气的几个坏习惯:
1、熬夜
十一刚过,很多人习惯晚睡。熬夜伤阴,容易引起阴虚、气虚,不仅伤害脾胃,五脏都很受伤。要想养生,必须睡好“子午觉”,即晚上睡觉不能晚于11点,中午再睡半个小时。
2、口味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3、爱吃凉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4、喝大酒
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5、老坐着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6、穿得少
天气转凉了,很多人还穿着露脚脖的裤子,赶时髦的代价是脾胃受伤。裸露腰腹会让神阙穴和命门穴这两个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袭,不仅伤脾胃,还会伤肾、伤骨头。
秋季的体内湿气重,我们应该怎样给我们的身体除湿?除了要改掉以上的“坏习惯”,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用饮食调理自己。
1.午睡劳逸结合
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因此,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2.刮痧散热祛湿
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
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8下即可。
3.自制蒲公英薏苡仁茶
配方:蒲公英根、薏苡仁、赤小豆、五行草、芡实、绿茶、淡竹叶、槐花。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每天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健脾祛湿。
功效:健脾又祛湿,适合体内湿气重者。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干净,然后分别进行炒制,炒制后全部碾碎,做成茶包!每日取一包,热水冲泡即可饮用,一包可多次冲泡!
此方由经典祛湿方红豆薏仁改良而成,加入其它几味中草药,既健脾,又祛湿,效果升级加倍!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淡竹叶能清心、利尿、祛烦躁,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对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
赤小豆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薏苡仁,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芡实归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槐米具有较强的凉血止血功效。马齿苋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之效。
4、少吃盐,多健脾
吃东西比较重口味”的朋友往往都比较容易惹来湿气,因为重口味”会加重对脾胃的负担,大家在饮食上少吃多盐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流质和五谷类食物。
身体有2个“祛湿口”
1、肘窝——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取穴,在手肘关节的弯曲凹陷处。
中医认为,大肠经的湿浊之气都聚集在曲池穴。按摩曲池穴可以治疗上肢瘫痪、肩肘关节疼痛、高血压、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等。
2、膝窝——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出口,如果这里被堵住,湿气就很难从身体排出,关节炎、腰酸背痛等疾病就会发生。
平时可以按揉委中穴,每次敲打36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