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一位年輕癌症晚期患者離世——癌症到底該如何預防!

昨晚又一位年輕癌症晚期患者離世——癌症到底該如何預防!

昨晚38歲肺癌腦轉移的李大哥,搶救無效離世了。雖然在臨床一線見過了無數次的生離死別,但是每次眼看著一個個癌症晚期的病人離世,心裡仍然很不是滋味。最無奈的是,這種傷感也許還會一直反復出現,因為被診斷為癌症的患者似乎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年輕。

難道就沒有預防癌症的好方法了嗎?

曾經有這樣一個試驗,科學家將相同的小白鼠分為兩組:一組放在空間較大,且有玩具、滑輪等娛樂設施的環境裡,這組被稱為“快樂小鼠”;而另一組則放在狹小且固定的空間裡,且沒有任何娛樂設施。經過一段時間,科學家開始對兩組小白鼠誘發腫瘤,結果發現,“快樂小鼠”誘發出的腫瘤明顯比對照組小很多。

這個試驗表明,良性的精神刺激對腫瘤是有抑制作用的。

這真是你生氣,就給了癌細胞高興的機會。那麼情緒和癌症到底有什麼關係?

我們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同樣是查出了腫瘤,有的人被嚇倒了,天天待在家裡胡思亂想;有的人想得開,每天去公園鍛煉,四處旅遊。後者的生活品質和生存時間遠大於前者。

其實,腫瘤細胞發展一般需要二三十年,在這段時間內叫癌前病變。如果心態好、飲食平衡、生活習慣健康,整個機體狀態就能保持平衡,一些潛在的腫瘤就不容易發展起來;如果遇到生活打擊或者經常悶悶不樂,癌細胞可能就會迅速發生發展。

莫生氣,人生就像一場戲。情緒好是不是就能和腫瘤和平相處?

是的,其實腫瘤與心臟病、糖尿病、動脈硬化一樣都屬於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長期吃降壓藥、降糖藥,並沒有一勞永逸的特效藥,腫瘤也一樣。如果能平和地看待腫瘤,將其看成一種普通慢病,人體和腫瘤就能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加強抗病能力。也就是所謂“帶瘤生存”理念。

很多人查出腫瘤後就特別恐懼,進入了焦慮抑鬱狀態。有時醫生的一句話、家屬的一聲嘆息,都可能嚴重影響病人的心情。這時我們又該如何調節心態呢?

我們可以借鑑下程書鈞院士的經驗:

1.總結自己——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調整自己現在的生活。遇到事情,先想想過去遇到類似的事情是怎麼處理的,結果如何,整理出來才知道現在應該怎麼做。

2.學習人家——通過看書、讀報、交流等途徑學習別人的經驗,然後再去實踐。

3.耐心調節未來——自我改變要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人的很多習慣是一輩子養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決。

這些經驗是不是只對中老年人才有用?

不不不,中老年群體是最關注健康知識的,但目前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呈年輕化趨勢。應該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相關教育和知識普及,教會孩子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好的生活方式。

總結:疾病防控應是全生命過程的,科普任重而道遠,控制情緒,遠離癌症。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