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的【五不教】之說,那還要教甚麼??
從前傳統武術界有“五不教”之說:
心術不正者不教;
好勇鬥狠者不教;
脾氣暴躁者不教;
資質駑鈍者不教;
體質太弱者不教。
這不是保守,也不是歧視。
孔夫子說“有教無類”,意思是什麼人都教,那是指讀書。
而武術是特殊行業,先輩們也是在多年的經驗和教訓裡,
總結出來這些禁忌的。

一、心術不正者不教。
教拳先教人,練拳先練人,人心不正,武功越高,危害越大。
老輩師傅們都信奉“誤傳匪類,要遭報應”的理念,其實不是迷信,而是社會公德的要求,也是為自身安全與聲譽著想。
爭名奪利、趨炎附勢、恃強凌弱、欺師滅祖等等劣行,歷來為真正的武林人士所不齒,而誠信仁愛、框扶正義、勇於承擔、尊師重道等等美德,則始終是大家所推崇。
為武要講武德。
而武德不是虛的,手德、口德對於習武的人,更具有特殊意義。
因為你有武功,如果使用不當,就會造成大於常人的危害。
就像走路和開汽車一樣,你只走路,最多撞人一個跟頭,不會有太大傷害;
但一旦開車,再碰到人,非死即傷。
你還是你,但危害能力大不相同。
前輩們把心術不正列為不教之首,蓋有深意。
武林就是社會,社會上就什麼人都有,既有君子也有小人。
雖然君子一定居多數,但小人數量雖少,破壞力卻很大。
一隻老鼠壞一鍋湯,一個小人可以攪得一百個君子不得安生。
最常見的就是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拉幫結派,以逞一己之私。
其實對練武的人來說,心術正還是不正,有個很簡單的衡量標準,那就是看你把拳當成什麼;
是作為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愛好呢?
還是作為追逐名利的工具?
這個標準也有一條簡單的判斷方法,那就看你是否正大光明。
心術正的人正大光明地說自己的瓜甜,而心術不正者則專門說別人的瓜苦。
如果你的瓜真的天下第一甜,拿出來亮亮,天下人都嚐嚐,豈不是最好?
何必匿名在網上罵人或去黑別人的視頻?
“西方式的嫉妒”是,你好我要做得比你還好;
而我們“東方式的嫉妒”則是,我不如你好,但我要讓你好不成;
至少製造麻煩,讓你不痛快。
其實這種見不得人的鬼蜮伎倆,只能對心虛氣短的人起作用。
君子坦蕩盪,小人常戚戚”,心情不好可是要折壽的呦。

二、好勇鬥狠者不教。
拳術是傷人之利器,教與好勇鬥狠者,
無異於給愛玩火的人以火種,而“玩火者必自焚”,
早晚傷人或被人傷,等於害他;
不如什麼都不會,還可保個平安。

三、脾氣暴躁者不教。
脾氣暴躁者大半心浮氣躁,不能靜心,易偏執,喜怒,
自己非但不能踏實練拳,還要多與人糾紛。
若無拳勇,僅口舌之爭倒也無大礙,一旦有了武功,
暴躁不下時就會動手,結果與前邊一樣。

四、資質駑鈍者不教。
古時練武,以武為生,是刀頭舔血、拳底博命的生活,
在江湖上行走凶險得很,對抗性太強,這碗飯不是好吃的。
資質駑鈍者,過和平的生活還可保平安,
吃這種凶險的飯太不容易,勉強教了也是害了他。
現代社會倒可以,教授一下,讓其強身健體為好。

五、體質太弱者不教。
以武為職業,不僅凶險,而且非常辛苦。
要想練出超出常人的功夫,就得付出超出常人的體能。
從前把練功夫也叫作“打熬力氣”,
即力量、功夫是打熬出來的,沒有相當的體力資本作後盾,
根本頂不下來,勉強練了也是傷身。
這和現在的練武鍛煉身體不一樣。
那時是以職業武士為目標,要吃這碗飯,身體條件不夠是先天不足。
現在培養運動員,也同樣是先選身體條件,體質太弱的也同樣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