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把小孩「隔離」,他們更需要與父母「連結」
「我數到三,你再不乖,就去那個椅子罰坐五分鐘!」很多家長老師都會用這種「隔離法」,管教不服命令或有行為問題的小孩。但美國精神科醫師的研究發現,被隔離的小孩感受到的是孤立,與父母的拒絕。心理師留佩萱認為,與其隔離,小孩更需要的是跟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連結。
孩子需要的是與父母連結,不是隔離
我經常在美國幼兒園看到這種管教方法:老師在教室角落放一張特別的椅子,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告訴孩子:「我數到三,你再這樣,就去坐那張椅子!」當孩子依然不聽話,老師就會把孩子帶到那張椅子前,命令他:「在這裡坐五分鐘!」
這是很多老師和家長使用的方法,我稱作「隔離法」—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是不服命令時,父母把孩子關在房間裡面,或是要求孩子獨自坐在角落。幼兒園老師還向我解釋:「書上寫,孩子幾歲,就要隔離幾分鐘。」但是,隔離法真的有效嗎?
用「連結法」取代「隔離法」
美國精神科醫生丹尼爾‧席格寫過一篇文章《隔離法正在傷害你的孩子》(’Time-Outs’ Are Hurting Your Child,無繁體中文譯本。)。席格表示:「隔離法對孩子有許多負面影響,當孩子被隔離時—不管是被關在自己的房間裡,或是必須獨自坐在某個角落—孩子感受到的是孤立與父母的拒絕。研究發現,孤立與隔離,這種由關係上造成的痛苦,對大腦造成的傷害相當於肢體虐待。」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通常是遇到無法負荷的情緒,又沒有好的情緒調節能力。這時候,孩子需要父母的協助和引導,幫他平撫引發衝動行為的下層腦,重新啟動掌控思考的上層腦。孩子哭鬧就隔離,父母傳遞的訊息是:「表現好,我才喜歡跟你在一起;若你在痛苦、悲傷、混亂的情緒當中,我不會理你,你必須自己承受這些情緒,沒有人會支持你。」但是,這時後,孩子需要的是與人連結,而不是隔離。許多父母會以為:將孩子關起來,他就能自我反省。但是孩子被隔離時,心裡想的通常是:「不公平,明明就是弟弟先打我!」「我最討厭爸爸媽媽了!」這些忿忿不平的情緒,加上感到被孤立、被拒絕,就會有更劇烈的情緒反應,阻撓掌控思考的上層腦運作,孩子也錯失了學習調節情緒的機會。
與其使用「隔離法」,父母可以改用「連結法」,提供孩子安全的親子連結。有位媽媽分享:她在家裡幫孩子佈置了一個舒適的空間,裡頭擺放孩子喜歡的玩偶、玩具、繪本和彩色筆,就像孩子的安全祕密基地。每當孩子受情緒困擾時,媽媽就會詢問或邀請孩子到這個空間畫畫、閱讀繪本、玩玩具,幫助自己平撫情緒。更重要的是,媽媽會告訴孩子:「如果你需要我,我會陪著你。」孩子不必獨自承受混亂的心理情緒。依附關係研究告訴我們,孩子需要與照顧者連結、讓他感受到理解與支持;尤其當孩子被情緒困擾時,更需要情緒平穩的大人來協助、引導他,幫忙孩子平撫情緒、學習自我調節。
不要因為成績,破壞了親子關係
在台灣,許多孩子的生活被考試和讀書佔據,犧牲了與父母互動或是聊天的機會。成績也讓許多家庭的親子關係充滿緊張與痛苦—爸爸媽媽不斷嘮叨、督促孩子讀書、責罵成績不好的孩子、不斷在兄弟姊妹或親戚孩子間比較成績、或是偏心家裡功課比較好的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如果成績不好,爸爸媽媽就不愛我。」「我不夠好,永遠達不到父母的期望。」
「我數到三,你再不乖,就去那個椅子罰坐五分鐘!」很多家長老師都會用這種「隔離法」,管教不服命令或有行為問題的小孩。但美國精神科醫師的研究發現,被隔離的小孩感受到的是孤立,與父母的拒絕。心理師留佩萱認為,與其隔離,小孩更需要的是跟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連結。
Shutterstock孩子需要的是與父母連結,不是隔離
我經常在美國幼兒園看到這種管教方法:老師在教室角落放一張特別的椅子,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告訴孩子:「我數到三,你再這樣,就去坐那張椅子!」當孩子依然不聽話,老師就會把孩子帶到那張椅子前,命令他:「在這裡坐五分鐘!」
這是很多老師和家長使用的方法,我稱作「隔離法」—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是不服命令時,父母把孩子關在房間裡面,或是要求孩子獨自坐在角落。幼兒園老師還向我解釋:「書上寫,孩子幾歲,就要隔離幾分鐘。」但是,隔離法真的有效嗎?
用「連結法」取代「隔離法」
美國精神科醫生丹尼爾‧席格寫過一篇文章《隔離法正在傷害你的孩子》(’Time-Outs’ Are Hurting Your Child,無繁體中文譯本。)。席格表示:「隔離法對孩子有許多負面影響,當孩子被隔離時—不管是被關在自己的房間裡,或是必須獨自坐在某個角落—孩子感受到的是孤立與父母的拒絕。研究發現,孤立與隔離,這種由關係上造成的痛苦,對大腦造成的傷害相當於肢體虐待。」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通常是遇到無法負荷的情緒,又沒有好的情緒調節能力。這時候,孩子需要父母的協助和引導,幫他平撫引發衝動行為的下層腦,重新啟動掌控思考的上層腦。孩子哭鬧就隔離,父母傳遞的訊息是:「表現好,我才喜歡跟你在一起;若你在痛苦、悲傷、混亂的情緒當中,我不會理你,你必須自己承受這些情緒,沒有人會支持你。」但是,這時後,孩子需要的是與人連結,而不是隔離。許多父母會以為:將孩子關起來,他就能自我反省。但是孩子被隔離時,心裡想的通常是:「不公平,明明就是弟弟先打我!」「我最討厭爸爸媽媽了!」這些忿忿不平的情緒,加上感到被孤立、被拒絕,就會有更劇烈的情緒反應,阻撓掌控思考的上層腦運作,孩子也錯失了學習調節情緒的機會。
與其使用「隔離法」,父母可以改用「連結法」,提供孩子安全的親子連結。有位媽媽分享:她在家裡幫孩子佈置了一個舒適的空間,裡頭擺放孩子喜歡的玩偶、玩具、繪本和彩色筆,就像孩子的安全祕密基地。每當孩子受情緒困擾時,媽媽就會詢問或邀請孩子到這個空間畫畫、閱讀繪本、玩玩具,幫助自己平撫情緒。更重要的是,媽媽會告訴孩子:「如果你需要我,我會陪著你。」孩子不必獨自承受混亂的心理情緒。依附關係研究告訴我們,孩子需要與照顧者連結、讓他感受到理解與支持;尤其當孩子被情緒困擾時,更需要情緒平穩的大人來協助、引導他,幫忙孩子平撫情緒、學習自我調節。
不要因為成績,破壞了親子關係
在台灣,許多孩子的生活被考試和讀書佔據,犧牲了與父母互動或是聊天的機會。成績也讓許多家庭的親子關係充滿緊張與痛苦—爸爸媽媽不斷嘮叨、督促孩子讀書、責罵成績不好的孩子、不斷在兄弟姊妹或親戚孩子間比較成績、或是偏心家裡功課比較好的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如果成績不好,爸爸媽媽就不愛我。」「我不夠好,永遠達不到父母的期望。」
那麼,在特別親子時間裡要做什麼呢?你可以告訴孩子:在特別親子時間裡,你願意陪他做任何他喜歡的事情—孩子決定要玩什麼、要怎麼玩,而父母就依照孩子的主導行動。當然,在開始前,要和孩子討論基本規定,像是:在特別親子時間內不可以打人、傷害他人,或是要求父母做出太奇怪的舉動,如果孩子違反規則,就會暫停、改期。
請記得,特別親子時間是保證給孩子的時間,父母不能用來威脅、利誘、獎勵,或是處罰孩子。這段時間裡,父母要做的就是積極聆聽,並且克制自己說出批評或是評論的話語。譬如,當孩子操控兩隻玩偶打架,如果父母說:「我不喜歡打架,他們會受傷。」就是評論孩子的玩法,孩子接收到的訊息是:「爸爸媽媽不喜歡我這樣玩,我這樣玩不對。」
在特別親子時間裡,父母只要描述孩子的行為,譬如孩子拿兩隻玩偶打架,你可以說:「他們兩個在打架。」「他死掉了。」但是,不要評論好或壞,就算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出現特殊行為,只要沒有違反規則,就跟隨孩子的主導,不做任何評價,這段時間內,父母也要避免提供建議。一天當中,你有很多時間可以建議或規範孩子,請讓孩子在這二十分鐘內能夠自己做決定。
你也可以設定鬧鐘,當鬧鈴響時,告訴孩子特別親子時間結束了,孩子可能會很失望、想要繼續玩,或是拒絕收玩具。這時,可以向孩子表達你理解他的感受,像是:「你玩得這麼開心,一定很不想結束吧。」如果孩子堅持不肯收玩具,也不要陷入拉鋸戰或是說教,你可以幫孩子把玩具收好,一邊收拾一邊告訴他,剛剛跟他一起玩有多開心。當然,如果父母還有時間也可以繼續陪孩子玩,你可以跟他說:「雖然特別親子時間已經結束了,但是我還有時間可以陪你玩,可是接下來就不是特別親子時間,要像平常一樣囉。」
特別親子時間讓孩子掌有主導權、可以自己做決定,並且有父母百分之百的注意力。所以,請父母記得把手機收起來、關掉電視,把所有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因為,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教養中最重要的一環。
作者簡介|留佩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