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是個防病按鈕!4個防病揉腹法 = 調理五臟

從臍帶剪斷那一刻起,我們才算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然而,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

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穴”,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

可以說,保養好肚臍,就是護好了身體健康的第一關。

邀請權威專家,教你一套實用的“臍療”方法,護好身體這一道門戶。

一、按肚臍,“測”出五臟健康

當五臟出現病變時,肚臍的對應穴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可以通過按壓對應穴點,來判斷哪個臟器出現了異常。

1.測心功能

心受外邪干擾可表現為心情鬱悶,口舌生瘡等癥狀。此時,肚臍上方邊緣將有明顯的壓痛。

2.測肝功能

肝功能異常,人往往伴隨易怒、生氣等不良情緒。此時,肚臍左側邊緣就會有明顯的壓痛。

3.測脾功能

脾功能異常,人會表現為疲倦乏力、沒有食慾、腹脹、腹瀉或大便稀溏等。此時,肚臍中心常常會出現明顯的壓痛。

4.測肺功能

肺受外邪干擾可表現為感冒、咳嗽等癥狀。此肚,臍右側邊緣將有明顯的壓痛。

5.測腎功能

腎虛常常表現為腰膝酸軟、健忘、四肢發冷等癥狀。此時,肚臍的下方邊緣就會有明顯的壓痛。

按揉臍周,中醫的養生妙招

肚臍上的對應穴點,既能夠反應各個臟腑功能的異常,又可以用於調理臟腑功能。

二、推薦4個防病揉腹方法,功效各不同。

1.揉臍腹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緊貼身體某一部位做回動按摩。

動作:

兩掌相疊,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按揉。

速度柔緩,用力均勻。

功效:

增加腹腔壓力,刺激直腸神經,促進糞便排出,減輕便秘。

2.推少腹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動作:

推少腹時,兩掌從兩肋乳根處開始,從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

功效:

兩脅是肝氣容易鬱結的地方,經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氣,解決情緒問題導致的消化不良。

3.摩脘腹

“摩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做環形移動的按摩手法。

動作:

摩脘腹時,兩掌相疊從胸口開始,向小腹摩運。

然後兩掌分開,沿腹股溝向兩側摩運,再沿兩肋向上,經乳根到達胸口。反覆幾十次。

按摩時,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或者肚臍上方4寸的位置。

功效:

中脘穴有健胃消食、疏肝養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4.揉腹側

動作:

用兩手掌大魚際側面,沿乳根來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約3次/秒,感覺該區域微微發熱為好。

用手掌在兩側腹部順時針按揉(如上圖),速度柔緩,約做30次,感到腹部兩側溫暖舒適。

功效:

大包穴在腋窩下6寸(4橫指為3寸),腋中線上;章門穴在側腹部,第12根肋骨的上方。

揉搓兩個穴位,有利於健脾理氣、舒肝解郁、調和肝膽脾胃。

三、中藥敷肚臍,緩解4種病

臍療是一種傳統中醫療法,介紹幾種簡單常用的貼敷臍療法,在家也能操作。

1.緩解失眠癥狀

取等量的黃連、肉桂,烘烤為細末,用蜜調為糊狀備用。先以75%酒精消毒肚臍,然後將準備好的糊狀藥膏敷於臍中,用傷濕止痛膏或其他膏藥貼附固定,12小時後取下並清潔臍部。

適用於失眠伴心煩、心悸者。治療期間要禁食生冷、油膩食物。

2.改善腹脹癥狀

將萊菔子用文火炒黃,研成細末備用。敷臍時取10克藥面,以米酒調和成直徑3釐米的薄餅。臍部常規消毒後,將藥餅蓋在肚臍上,用紗布固定即可。每12小時換一次藥。

此方有消食健脾、理氣消脹的功效。治療期間應注意禁食生冷、油膩食物。

3.緩解痛經

取肉桂25克,丁香20克,吳茱萸15克,紅花15克,將上述藥材混合研成粉末狀,密封備用。使用時取5克藥面,用溫熱的黃酒調成糊狀,敷臍,用膏藥固定,每天換一次藥。

經前疼痛者可於有癥狀之日起開始使用,經期疼痛者可於月經第一天起開始敷臍。

4.輔助治療前列腺增生

取約3寸長的蔥白1根,白鬍椒7粒,一同搗爛成泥狀。用75%的酒精消毒肚臍後,取適量藥物敷於臍部,蓋以保鮮膜,用膠布固定。

每天換一次藥,取下後清潔臍部,保持局部皮膚乾燥。

溫馨提示

不要“摳”肚臍

一些人喜歡摳肚臍,這樣可能引發感染。

清潔肚臍,動作輕柔

如果肚臍較淺,直接用溫水清洗,動作要輕柔。如果肚較深,用棉簽塗點沐浴液或者香皂洗,沖凈擦乾。

避免肚臍受涼

肚臍皮膚較薄,屏障功能較差。經常穿低腰褲、露臍裝容易因受涼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