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在韓國樹立一石碑,讓韓國人痛恨無比,只因上面刻了這七字

皇太極在韓國樹立一石碑,讓韓國人痛恨無比,只因上面刻了這七字

皇太極在韓國樹立一石碑,讓韓國人痛恨無比,只因上面刻了這七字

在如今韓國首爾松坡區的石村湖畔豎立著這樣一塊石碑,它被韓國人認為是恥辱的存在,曾多次遭到韓國人的塗鴉,只因在它的上邊刻著七個字,“大清皇帝功德碑”。可能有人就納悶了,清朝皇帝的石碑怎麼出現在這裡?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正式由汗改稱皇帝,國號大清。這件事發生之前,皇太極將自己要稱帝的事件提前告訴了朝鮮,讓其勸進(擁戴)。當朝鮮得知這件事之後,他們大為震驚,紛紛對皇太極的行為進行指責。

皇太極在韓國樹立一石碑,讓韓國人痛恨無比,只因上面刻了這七字

當皇太極的文書來到朝鮮王室之後,朝鮮王朝臣子們痛切陳詞,“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乾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也。”眾所周知,當時的朝鮮還是以明朝為正統,對於崛起的後金,很不以為然。

朝鮮王室如此霸道,自然引起了皇太極的不滿,一場戰爭在所難免。1636年12月2日,皇太極親率由滿族、蒙古和漢軍等軍隊組成的十萬大軍政府朝鮮。這是後金第二次進攻朝鮮,史稱“丙子虜亂”。

皇太極在韓國樹立一石碑,讓韓國人痛恨無比,只因上面刻了這七字

面對後金的強大軍隊,朝鮮王室的軍隊不堪一擊,皇太極僅用12天就來到了京城城牆下,“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這次事件之後,朝鮮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當時皇太極在漢城東南面的漢江三田渡舉行朝鮮受降儀式,儀式結束之後,清軍撤離朝鮮。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就在當年六月皇太極要求朝鮮王室為其豎立一塊歌頌皇太極平定朝鮮功績的石碑,即“大清皇帝功德碑”。1639年,“大清皇帝功德碑”樹立在漢城漢江南岸,這是由兩塊石碑組成的碑刻。碑文由滿文、蒙古文和漢文寫成,其內容大致相同,多為歌頌皇太極的豐功偉績。

皇太極在韓國樹立一石碑,讓韓國人痛恨無比,只因上面刻了這七字

自從石碑樹立之後,其中一塊不久就遭到了破壞,目前已經當讓無存。而目前倖存的這塊,也歷經磨難,1895年它被扔進了漢江,在江底沉睡了近20年後,再次出現。之所以這兩塊石碑如此不待見,是因為韓國人歷來將其視為“恥辱碑”的存在。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