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入土星大氣層焚毀 NASA:卡西尼號不是自殺!
2017-09-18 by:徽徽
上周五,在太空待了 20年,傳回許多土星精彩資料的無人太空船「卡西尼號」正式退役,故意落入土星大氣層被燒毀,許多媒體紛紛形容這是一場「自殺任務」,然而,NASA科學家們並不希望大家這麼報導......
圖為無人太空船「卡西尼號」環繞土星的模擬圖,它為期 20年的太空之旅在 15號這天畫下句點。
Photo: Kevin Gill
最後任務 墜入土星大氣層「自殺」
上周五(15),在宇宙執行土星探勘任務的無人太空船「卡西尼號」(Cassini)在經過 20年的太空旅行後,因為燃油缺乏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設計下落入土星大氣層銷毀,正式結束它的探勘任務,許多媒體也紛紛將卡西尼號擬人化,在下標上用「自殺」來形容卡西尼號的最後任務。
20年來做了什麼?
回顧卡西尼號 20年來的豐功偉業,這台搭載了另一艘太空飛行器「惠更斯號」(Huygens)的無人太空船,在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義大利太空總署(ASI)的合作下,1997年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爾角發射成功,在 2004年抵達土星的軌道開始環繞土星。2005年,惠更斯號和卡西尼號分離,降落在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Titan, 又稱土衛六)上。
傳回超過45萬張圖片
在環繞土星的 13年間,多虧土星的衛星泰坦的引力,讓卡西尼號可以多次改變環繞土星的軌道,從不同角度觀察土星。卡西尼號總共傳回超過 45萬張土星家族的圖片。
2004年,成功讓卡西尼號進入土星軌道的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人員開心擊掌,未來卡西尼的卓越貢獻讓人們更了解土星家族。
路透社
發現土衛二上有液態水 可能有生物存在
在服役期間,卡西尼號最重大的成就要屬發現土衛二存在液態水,讓這顆衛星成為有可能存在生物的星球之一。
為了不要汙染未來研究 決定讓卡西尼號這樣走
然而,隨著燃油越來越缺乏,NASA決定讓卡西尼號在周五(15)這一天退役,進入土星的大氣層焚毀。
NASA的聲明稿中寫到:「為了避免卡西尼號有一天和土星的衛星相撞,NASA決定在土星大氣層安全地銷毀卡西尼號。」
「這樣做可以確保卡西尼號不會汙染任何未來對這些衛星可居性和潛在生命的研究。」
卡西尼號拍下土星的三顆衛星──土衛六(圖右)、土衛五(左上)和土衛一。在地球上,看到一個弦月是很平常的事,到了土星,同時看到三個以上的弦月也很正常,因為目前單是可以確認的土星衛星就多達 62顆。
Photo: NASA
媒體紛紛報導 用「自殺」下標
卡西尼號墜入土星大氣層被銷毀一事,吸引了全球媒體的注意,不少媒體在下標時都將卡西尼號擬人化,聲稱這是一場自殺任務,有的報導寫到:「卡西尼號很快就會在土星自殺。」
將機器擬人化很常見
然而,這種將卡西尼號擬人化,把它進入土星大氣層形容成是一趟自殺任務讓許多科學家搖頭。
科學家們承認,人們傾向將機器人擬人化,並且情緒化地回應機器人,其中包含哀悼機器人的死亡。但是,這樣的類比其實一點也不恰當。
在加州科學中心的留言板上,釘滿紀念卡西尼號無人太空探測船的紙條。
路透社
15號這天,在卡西尼號確定墜入土星大氣層遭焚毀後,負責操作卡西尼號的團隊互相擁抱,紀念這意義非凡的一刻。
Photo: NASA HQ PHOTO
卡西尼號是機器不是人
美國西南研究院的行星天文學家帕克(Alex Parker)說:「我真的非常希望人們可以停止將卡西尼號的退役和自殺扯上關係。」
「我真的不在乎你因為這趟任務有多傷心,這(卡西尼號)是一台機器,而你正在用一種輕視的方式看待這件非常嚴肅的事物。」
無論任務多崇高 大家只想看悲劇
負責操控卡西尼號的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發言人戴斯(Preston Dyches)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說:「所有稱卡西尼號任務結束是自殺、死亡等的報導都大大打擊了我,無論這最後一趟任務有多勇敢、崇高和負責,人們還是想把這趟任務當成悲劇。」
「沒錯,你當然可以擬人化卡西尼號,但如果卡西尼號真的是一個人,你不會這麼熱情地談論它即將到來的死亡。」
NASA殺了卡西尼號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吉藍(Doug Gillan)專門研究人類和科技互動,他說人們將卡西尼號的退役用自殺來形容「是個糟糕的類比」。
吉藍說:「是那些製造了卡西尼號的人決定接下來要怎麼做,不是卡西尼號自己,卡西尼號沒有任何情感。」
吉藍接著指出,如果真的要用比喻來形容卡西尼號的最後任務,用NASA殺了卡西尼號還比較符合事實。
在這部NASA上傳的影片中,工作人員示範了火星探測車好奇號如何為自己唱生日快樂歌。
從掃地機器人到「瓦力」
雖然說卡西尼號是自殺這件事讓許多人不舒服,但如果放到人類傾向將機器擬人化的背景下來看,就不會那麼意外。從掃地機器人Roomba到動畫電影《瓦力》(WALL-E),都能讓人透過擬人化拉近跟冷冰冰機器的距離感。
火星探測車「好奇號」
對像卡西尼號和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來說,這樣的情況見怪不怪。首先,卡西尼號和好奇號都單獨執行任務,幫助人類瞭解太陽系。
自己唱生日快樂歌
2013年,當NASA科學家為了替好奇號慶生,讓它自己在火星上為自己唱了首生日快樂歌時,有的民眾甚至為好奇號的孤單落淚。卡西尼號這次退役的方式,也讓人們在不捨之外多了哀悼。
美國天文學家納絲佛(Erika Nesvold)在Twitter上用暖心的圖畫,向卡西尼號說再見。在這幅連環漫畫中:土星說:卡西尼號,我想你要回家了......卡西尼號:土星你就是我的家。
不如用「大壓軸」來稱呼
不過,究竟要如何稱呼卡西尼號的最後任務呢?
NASA在所有官方聲明稿中都沒有提到「死亡」,而是用「大壓軸」(grand finale)來稱呼卡西尼號的最後任務。
卡西尼號計畫經理梅茲(Earl Maize)說:「我們很努力試著不要跟死亡這類的主題沾上邊,即使只是個比喻也不要,而跟自殺相關的主題量更增加了三倍。」
和衛星泰坦吻別
雖然NASA不希望大家把卡西尼號的退役擬人化成自殺,但他們在卡西尼號最後一次靠近土星最大衛星泰坦時,用了「吻別」來形容這趟旅程。
自殺不行 但愛情故事可以
去年冬天,當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在準備卡西尼號的最後任務時,一名發言人在受訪時表示:「我傾向認為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卡西尼號環繞土星就像一名仰慕者,在把自己投入土星的大氣層、墜毀在土星的擁抱之前,在 13年內試著了解土星和它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