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食物越新鮮,中毒風險越大!吃的時候千萬要注意!

我們常說,食物要吃新鮮的。

然而,有些食物,新鮮的反而可能吃不得,比如鮮銀耳。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消費提示:食用鮮銀耳可能存在安全風險。

萬一中毒,沒有解藥

銀耳,俗稱白木耳,是一種常見的食用真菌,營養物質豐富,又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會買干銀耳食用,但仍有人喜歡吃鮮的。

在一些超市的冷藏櫃中,就有一朵朵透明的鮮木耳出售,價格與干銀耳相當。在網上,也有鮮銀耳在電商平台出售,標明順豐空運,銷量還不小。

鮮銀耳確實能吃,但食用有中毒風險。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鍾凱博士指出,鮮銀耳容易攜帶一種叫「米酵菌酸」的毒素,人食用後,可造成肝腎損傷,甚至引發器官衰竭和死亡。

更可怕的是,目前沒有應對該毒素的特效解藥,食用鮮銀耳中毒後,只能採取一般的催吐、洗胃、清腸等急救措施,死亡率很高。

鮮銀耳怎麼會「帶毒」呢?

一是,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鮮銀耳容易污染一種叫「椰毒假單胞菌」的病菌,而「米酵菌酸」正來自這種病菌。

二是,鮮銀耳在儲藏環節中易被污染而變質。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稱,鮮銀耳中毒事件早在1984年山東就暴發過第一起。

論營養,乾的不比鮮的差

有人之所以買鮮銀耳,是覺得其營養比干銀耳好。

但鍾凱博士指出,即便經過加工,干銀耳也還保留了銀耳中的絕大多數營養成分。

而且,銀耳的干制過程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即使原先有少量毒素污染,在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下,也會降解不少。

再者,迄今為止,未見因食用干銀耳引起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報道。

所以,銀耳還是吃乾的吧。

買干銀耳也得多留心

當然,干銀耳也有變質的可能,國家食藥監總局提醒,選購、烹煮時要多加留心。

如何辨別干銀耳的質量呢?

望:好的銀耳,顏色呈米黃或金黃色,過白則可能是用硫磺違規熏制過。形狀呈菊花狀或雞冠狀,耳花大而鬆散、肥厚,耳蒂上無黑斑和雜質。

聞:好的銀耳,聞起來無異味,若有酸味兒可能是受潮、發黴了,有刺鼻氣味則可能被特殊化學物質熏過。

摸:好銀耳乾燥、柔韌、不易折斷,有點刺手。

嘗:好的銀耳無異味,如果嘗起來有點兒淡淡的辣味兒,則質量較差。

如發現菌片呈深黃至黃褐色,不成形、發黏、無彈性,有異臭味時,應丟棄,不能食用。

發好的銀耳要充分漂洗,去除銀耳基底部發生褐變的部分。

最後,銀耳最好充分加熱煮食。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