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平:台灣教改給我們的啟示
看點:升學競爭激烈、學業負擔過重、教育行政化嚴重、偏鄉學校老大難......20年前的台灣與我們驚人地相似。今天的台灣基礎教育已基本“正常化”,2014年11月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更使得教育改革進入學校再造階段。
台灣遊學路線圖(圖片繪製:劉昉)
台灣的社會、政治、文化、教育與大陸同根同種,但社會變革先於大陸,因而在許多方面可資比較鏡鑑,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現代化的儒教文化圈的教育樣本。近年來我數次赴台參訪,對台灣教育有一些基礎性、整體性的認知,是我們比較兩岸教育的前提。
具有整體性的教育轉型
教育作為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本質上滯後於社會政治變革。台灣自1987年“解禁”開始社會轉型,但直到1994年的“四一零”大遊行才啟動教育改革,就是顯例。今天我們看到的台灣教育,是政改30年、教改20多年之後的現實。其顯著的特點是民主政治的社會架構已經奠定,形成了全新的官民關係,體制內外的隔離已經打通。無論大中小學和幼兒園都建立了三權分立的治理結構,校長、家長會和教師會共同參與治理。中小學校長定期流動,不超過兩個任期,大學實行校長遴選制度。
另外一些基本學校制度包括小學實行半天學習(一二年級下午放假,三四年級3個下午放假,五六年級週三下午放假)、教師包班,每班定額29人,超過1人即分為兩班,教師編制基於班級數(只考慮班師比),因而沒有編制不足、經費短缺的問題。教師與公務員、軍人合稱“軍公教”,是高收入的優勢人群,由於待遇過高,已經成為年金改革的對象。
與大陸完全不同的基本事實,是教育公平作為政府責任,已經得到全面的關注和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基本沒有“小升初”擇校競爭。政府對偏鄉教育有一系列優惠的政策支持。基於社情變化,在原住民之外,外籍人員的“新住民教育”已經提到日程。此外,還有針對學習後進生的“補救教育”等等。因此,台灣的教育NGO基本沒有大陸同行所做的支教、送書下鄉之類資源補缺的工作;主要使命就是推動教育創新的政策倡導,開展實驗教育的實踐。
《台灣教育的重建》,黃武雄著,書中詳細介紹了台灣教改歷程
說明整體轉型的另一個事實,是經過多年來全民性的教育大討論,社會層面教育理念的更新也大致完成。儘管對改革的路徑、成效仍有不同的評價和認識,但台灣教育正在走出舊的精英教育體制,正在形成新的格局,應當是基本事實。如同“均優學習論壇”名稱所顯現的,基礎教育從“選優”到“均優”,已經成為共識,沒有人再為面向少數人的“應試教育”辯護。實行多元入學方案的大學招生製度改革平穩運行。一位大學生介紹,高三仍正常教學,只是在高考前提前一個月結課,複習備考。可見其基礎教育可以說是比較正常的。
圍繞實行“十二年國教”,2014年公佈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核心理念是“自發、互動、共好”,主導理念是“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學生”,以及“落實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通識與全人教育”。具體特色是注重五育均衡發展的全人教育,發展核心素養以整合知學用,推動小學初中高中課程的連貫統整,強化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落實學生為主體的多元適性學習。適性揚才、適性多元作為新的教育目標已經深入人心。
台灣領導人已經提出“要以國民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教育施政規劃也逐漸以學生、學習為主體,調整改變教育制度。2014年11月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使得教育改革進入學校再造的階段,曾經在體制外生存的在家上學、另類教育、理念學校等予以合法化,出現了一批公辦公營、公辦民營和民營的實驗學校,湧現出一批勇於改革的教改明星。
政府和民間的良性互動
NGO與政府的良性互動,集中體現在“均優學習論壇”。3年前第一次參加論壇,驚訝於如此高大上的“國家教育研究院”,竟然免費提供會場住宿,與大大小小40多個草根NGO聯合舉辦論壇,是超出我們的想像力的。這個極具影響力、今年已經是第八屆的民間教育盛會,會議本身卻是相當簡易和低成本的,顯示的是民間教育的草根性,與大陸同類會議聲勢浩大,“極盡奢華”完全不同。3天的會議共有48個議程,每個議程的參加者並不多,往往只有數人至數十人。
今年論壇的主題是“今日實驗教育與明日公共教育”,在《實驗教育三法》通過三年之後,檢視其實踐現狀和新發展,希望“橋接”實驗教育與公共教育,並開展實驗教育法的修法。對實驗教育存在的問題,已提出避免實驗教育成為“高社經家庭”的俱樂部,要求政府對低收入家庭子女參與實驗教育提供經費補助。
台灣均優學習論壇
值得認識的是,以“四一零”民間教改運動為起點,無論是取消聯考、廣設高中大學、反對管理主義、建立社會大學、啟動教育現代化議程,直到實行“十二年國教”(義務教育延至高中)、實驗教育立法等等,教改議題始終是由民間引導的。早期的3個重要教育組織是人本教育基金會、振鐸協會和主婦聯盟。教育NGO在引導政策議題,推動教育修法立法上有清晰的目標。振鐸協會的丁志仁認為由民間所引領的教改實踐,可分為走出戒嚴、走向公共、福留子孫三個階段,現在處於第三階段。所謂“福留子孫”,就是指為子孫後代營造一個公平正義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體現的是後工業社會“綠色和平”的價值。
在這個論壇上,丁志仁提出製定民間版新課綱的動議。此前,立法院已經通過修法,允許民間可以提出課綱草案。目前正在審議的“108課綱”原為“107課綱”,是計劃2018年實施的。之所以推遲了一年,是因為由40人組成的“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出現了“議程杯葛”,4位學生代表認為委員會人選違反了參與課程編寫人員不得超過20%的規定,而重組審議委員會。按照新的課程綱要,課程分為部定課程和校定課程兩類,高中共180學分中,校定必修和選修科目62學分,佔34%。民版課綱草案目前的三個主要訴求是:增加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過程技能,取代過多的學科內容;大幅增加現場的課程與教學彈性;讓學校開門辦教育,結合各種社會資源擴展學習空間,通過混搭“規格化教學”與“以個別指導為基礎的課程教學”,提升教育質量。
台灣實驗教育論壇
在台灣期間我們參加的另一個會議,是由“國立政治大學”舉辦的“第三屆台灣實驗教育論壇”,交流介紹學校形態、非學校形態和公辦民營三種類型實驗教育的典型案例,參與者包括學者、校長、教師、NGO、企業家和政府官員。大學學者深入參與到推動教育決策和實驗教育的實踐之中,許多教授是社會組織和實驗教育機構的成員。台南市虎山實驗小學(校長林勇成)、基隆市全人實驗中學(校長黃政雄),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以及台灣的兩位明星教師張輝誠和王政忠的發言令人印象深刻。
鄉村學校改革的進階模式
我們參觀的幾所偏鄉學校,是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特色學校。早期偏鄉小規模學校開展的特色課程建設,出於避免被撤併、爭取生存權的壓力。例如漁光國小對周邊自然資源的善用,形成環境教育特色;許多原住民的國小形成民族音樂的特色。
從偏鄉學校自發的探索開始,特色學校的建設已經成為政府推動和嘉獎的活動,影響越來越大。
據我的觀察,是否可以認為特色學校的進階有兩個方向。其一是隨著特色課程的深化,開始走出學校,面向社區、社會,開發自己的教育和文創產品,例如電光國小成為修學旅行的基地,開發“電光米”、自磨咖啡等。在少子化背景下,深坑國小重視社區老人與幼兒園的互動,建立社區老人中心,並為老人提供午餐服務。
另外一個方向(或者說是特色學校的類型),是特色課程與人格教育的有效結合。墾丁的恆春國小深度參與了非遺特色文化(月琴)的傳承和社區文化的營造,成為社區生活中活躍的力量。與此同時,十分重視學生的人格養成,《師說心語》成為極富地域特色、兒童特點的道德教育教材。例如:
守護心
一. 能管理自己
二. 動腦解決問題
三. 懂事貼心想到別人
四. 勤儉積極活力
五. 誠實正直不斷成長
喜悅心
一. 能負起責任
二. 能正向思維
三. 能從事美好事務
四. 能分享能幫忙
五. 能有收穫感
明辨心
一. 喜歡學習
二. 有骨氣
三. 對人善意
四. 對事積極
五. 做出貢獻感動留給自己
學生大多能夠背誦這些條文,以自我教育和警誡。《師說心語》的功能有點類似傳統的《弟子規》,當然比《弟子規》更具現代性和教育性,是大陸中小學教育中非常缺乏、大可藉鑑的。
其實,《師說心語100首》中只有少數是教育性的規訓,大多是恆春民謠,還有一些西方名言諺語,風土人情、地方文化、詩和愛意相互交融。例如:
《海水無啖》:海水無啖毋知咸/蕃姜無吃毋知薟/高峰挑戰來體驗/於咱家治變勇敢。
《山芙蓉》:一日三醉山芙蓉/透早淡紅真清爽/中到卡紅氣增強/暗時暗紅入夢鄉。
《珊瑚》:珊瑚生做真貴氣/十年生大一粒米/海岸保護來要意/海底觀光來賺錢。
《媽媽越南來》:媽媽伊是越南來/台語一句攏毋知/處邊隔壁無熟識/辛苦飼阮望成材。
恆春國小學生彈奏月琴(圖片拍攝:錢鋒)
在幾所偏鄉學校,都可以看到“7S”表達的校園文化,恆春國小聲稱“與孩子一起打造七星等級的學校”,“七星等級品牌”具體表述為:
Song 有歌謠
Story 有故事
Study 有學習
Sentiment 有情操
Success 能成功
Share 能分享
Sweet 有甜蜜
這樣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表達,不但親切樸實,而且具有教育的情感和溫度。65歲的老校長江國樑正是這樣一位具有風範和情懷的“民國教育家”,做到了“在地學習,學習在地”,“生命影響生命,生命感動生命”。青年教師自己設計的T卹圖案,印著“恆小不小”,表達著自信和自豪。
恆春國小校長江國樑(圖片拍攝:錢鋒)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成立了非營利性網站均一教育平台,他介紹基金會的宗旨是“關懷弱勢,科學救國”。他們打算首批在3所國小開展“公辦民營”的實驗教育,以美國的KIPP學校為模板,名為KIST(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
KIPP是美國的特許學校,在最貧困弱勢的學區辦學,90%的學生是黑人和墨西哥裔,87%來自貧困家庭。KIPP學校有效改善弱勢學生的成功之道,是品格與學業並重,基本信條是“work hard, be nice”(努力學習,好好做人)。其人格養成的七個成功品格是:熱忱、堅毅、樂觀、自製、感恩、社交智慧和好奇心。
KIPP將品格教育落實在一個個細節之中,例如製定了類似GPA(成績平均績點)的CPA(Character Point Average,品格平均績點),老師根據表現給學生的七個品格打分,評估每個學生的改變。KIPP學校已經推廣到墨西哥、印度、印尼、智利、南非等6個國家和地區。這一模式對於大陸貧困地區的農村教育,也具有很大的啟示。
大陸的農村教育,大致還在教育資源補缺的階段,還沒有把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建設作為重要的路徑。人格養成、提升非認知能力更是農村教育(包括城市教育)最短的短板,台灣偏鄉學校改善的經驗和實踐,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本文選自21世紀教育研究院公眾賬號
智見介紹: 搜狐教育原創賬號,給家長和老師介紹適用於7-16歲孩子的素質教育課程及實踐活動特色,幫助孩子拓寬國際化視野,提高軟實力。在這裡你可以觸達百餘位知名專家的教育理念和實操方法,讓你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