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成為矽谷工程師,他只想問台灣學生:「我們剩下什麼?」

新一代的年輕人現在最常探討的問題,就是台灣依然存在著「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而非讓孩子適性成長、發揮自己的天分,然而許多人讀了一輩子書,卻不知道意義何在。

《數位時代》日前報導了一名15歲男孩,不畏身邊大人的反對聲浪,努力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程式語言,15歲便成為矽谷搶手的工程師!

這名少年教做周奕勳,從小就照著父母的期望,成為傳統教育體制的一員,雖然為了父母努力讀到校排前50名,但他卻無法替會其中意義何在,也因此深感茫然。

後來他逐漸減少唸書的時間,開始努力自學寫網頁和程式語言,不論身邊的家人、老師把他說成不讀書的壞小孩,他依然故我。

他在一次偶然中得到了台大教授葉丙成的實習機會,在那個工作坊實習時,讓他第一次體會到沒人瞧不起他的感覺,於是變得越來越有自信。

實習期間,除了努力學習,周奕勳還同時努力存錢,並且為自己買下了一張前往矽谷的機票。他在矽谷待了兩個禮拜,期間參觀了Google和Facebook的總部,儘管他的英文只有基本程度,他仍然到處找美國人講話。在那裡,他看見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材生,但是沒人在乎學歷,也沒人因為自己的學歷而感到驕傲,最重要的只有你是不是有「放手一搏」。

第二次到矽谷時,周奕勳巧遇了獨自前往矽谷的簡有成。簡有成到現在談起周奕勳是滿滿佩服,因為當時的周奕勳英文不流利,卻處處找人攀談,而且還一個人跑了十幾家銀行成功辦到金融卡,這對於一個15歲又短期居留的外國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周奕勳回到台灣後,除了將經歷分享給台灣朋友知道,還和幾個國高中生一起組成了「SiliconTrip」,對外招募對程式與矽谷有興趣的學生。

團隊領導薛仲祥說,他和周奕勳在高雄行動科技應用開發者年會認識時便一見如故,而且比起能力,他更佩服周奕勳的態度。

原來兩人第一次去矽谷時,薛仲祥已經辦好SIM卡,當薛說要幫周辦時,周卻說要自己辦,便自己跑上網蒐集了一堆資料,最後辦到的SIM卡比薛還要便宜,對此行為,薛說:「雖然他花了太多時間,但這種大量蒐集並消化英文資訊的能力是非常難得的,我到了研究所才真正學會,15歲的他竟然已練就這種能力。」

在籌辦「SiliconTrip」的過程中,薛並沒有插手太多,雖然周缺少經驗又很年輕,但薛仲祥認為,很多跤事要他自己去摔的。

如今周奕勳已經到北京參加過AWS技術峰會比賽、美國YCombinator創新學校課程、並且申請上Foothill大學部,目前甚至高中休學在App開發公司擔任實習全端工程師,發展領先同齡者許多。

不過周奕勳接受訪談時表示,自己不想要被寫成「自學程式語言的人」,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他,他不希望有人因為他有這個發展,就走上他的路,最後卻沒有成功。對於常常有人問他「去美國或是去哪裡實習的秘訣」,他感到非常反感,因為這只是另一條循規蹈矩的路。

最後,周奕勳想問問台灣的學生們:「剝除了成績和學歷之後,我們學生還剩下什麼?」,期望大家能夠利用這個問題,來思考自身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