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雞湯做法大全
香菇雞湯
材料:
料酒適量,精鹽少許,味精少許,土雞腿適量,香菇,紅棗,生薑少許。
做法:
1、土雞腿洗凈剁小塊,汆燙後撈出;香菇泡軟、去蒂,紅棗泡軟,生薑洗凈拍松。
2、把所有材料放入砂鍋,倒入料酒,再加適量清水,燒開後用小火燉1個小時。
3、再放精鹽和味精來調味。
4、一盤味道鮮美的雞湯就做好了。
小訣竅:
湯未煮好前,不要加精鹽,這樣雞肉更嫩、湯汁更鮮美。
鮮茶樹菇雞湯
材料:
雞腿 2 只,土豆 1 個, 小胡蘿蔔1 條,茶樹菇 8 朵。
調料:
鹽少許、胡椒粉少許。
做法:
1. 雞腿洗凈,用熱水汆燙撈起備用 。
2. 土豆,胡蘿蔔切厚片,茶樹菇對半撕 。
3. 取一湯鍋,放入2000 ML 清水煮開 。
4. 再放入其它材料,除了茶樹菇 。
5. 大火煮 20 分鐘,轉小火 35 分鐘 。
6. 最後加入茶樹菇,和調料再煮 5 分鐘即可 。
金針木耳煲雞湯
材料:
一隻雞、一隻金針菜、50克木耳(干)、一把(約15克)干香菇、6個姜、4片蔥、1根水、8碗。
做法:
1. 光雞洗凈,斬成大塊,汆水去腥味。
2.金針菜和木耳先分別用清水泡半小時;摘去金針菜硬梗,洗凈後擠干水;木耳洗凈去蒂,撕成大小適中的塊狀。
3. 香菇去蒂用水沖洗,稍加浸泡至軟,切成兩半;蔥洗凈切成粒。
4.
煮沸清水,放雞、香菇和薑片,武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再放入金針菜和木耳煲半小時,撒入蔥粒,接著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小訣竅功效:
補血和血,健美養顏,潤膚祛斑,安神助眠。
特別適合病後、產後體虛貧血,缺乳,神經衰弱的人士飲用,但感冒發燒期間不宜食用。
青木瓜煲雞湯
材料:
青木瓜1個、光雞半隻、姜3片、水8碗。白鬍椒粉1/4湯匙、米酒1湯匙、鹽少許。
做法:
1. 青木瓜洗凈去皮,切半去籽,切成塊狀。
2. 雞洗凈斬件,汆水撈起。
3. 煮沸清水,放入青木瓜、雞塊、薑片和米酒,武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和白鬍椒粉調味即可品嘗。
功效:
平肝和胃,豐胸通乳,潤滑肌膚,增強體質。
山筍野菌土雞湯
材料:
2.5斤左右土雞一隻、野山菌100克、野山筍150克、干黃花20克、干紅棗30克、生薑一大塊、色拉油50克、鹽、雞精、胡椒各適量
做法:
1、新鮮土雞一隻,清理乾淨後剁成小塊,過水清洗,濾干水分備用;
2、紅棗、黃花用溫水泡發、生薑切大片、山筍野菌洗凈切片;
3、炒鍋中倒入少量油,大火燒至八成熱,下入薑片爆香;
4、等到油溫升至九成熱時,下入雞塊,翻炒至雞肉斷生,然後加少量料酒烹香;
5、將鍋內的雞肉倒入湯煲中,加適量清水,蓋上蓋,大火燒開後改最小火,慢燉1小時;
6、開蓋,將山筍、野菌、紅棗、黃花等下入煲中,加適量鹽,再小火慢燉30分鐘即可。
榴槤殼燉雞
材料:
榴槤殼(硬殼內白色的瓤部)適量、榴槤子若干、土雞1隻、黃芪20g、當歸10g、花椒,大茴,蔥花,薑絲。
做法:
1、做湯的時候,一次用半隻榴槤殼即可。 把裡面的白瓤用刀切下,成丁狀,備用。
2、榴槤籽是好東西,千萬不要丟棄,味道很好。 用刀把榴槤籽外面的硬殼削去,備用。
把土雞切成塊狀,我用的是烏腳雞,花椒大料備齊。
3、鍋內放油,先將它們丟入鍋中炒香後,再把雞塊放進去翻炒,然後把炒好的雞塊放入旁邊的煲中,煲要提前放入清水、榴槤殼、榴槤籽、黃芪、當歸,開火煮上。
4、開始不要放鹽,待半小時後即將起鍋時,放入適量的鹽,再稍微燉一會兒,就可以喝了。
板栗參雞湯
材料:
雞(半隻)、板栗(十個)
配料:
胡蘿蔔(一根)、蔥(兩段)、姜(兩塊)(一塊拍散一塊切片)、西洋參(8克)、枸杞(20粒)
調料:
鹽、胡椒粉
做法:
1、鍋裡放水,煮拍散的那塊姜,水開後,把雞焯水。
2、焯水後的雞洗凈,加蔥姜煲一小時。
3、撈出蔥姜,調入鹽,胡椒粉,放西洋參板栗繼續煲一小時。
4、放入胡蘿蔔,枸杞,半小時即可。
5,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放香菜,香油等,不放也可以。
當歸竹蓀土雞湯
材料:
土雞(母雞1隻)
配料:
當歸(1片)、竹蓀(適量)、花生(適量)、紅棗(5個)、薑片(三片)、花椒(幾顆)
做法:
1、買來的雞切塊洗凈,看這隻雞的油油好多。
2、油太多了,我取了一部分出來,這個油可以直接煉成雞油,吃麵條炒菜都可以的。
3、準備好的主要原料。
4、雞肉焯一遍水。
5、為了使湯足夠清亮,焯過水的雞可以再清洗一下,把所有配料和雞肉放進燉鍋裡。
6、加水沒過雞肉。
7、竹蓀用清水泡開,中途可換幾次水。
8、燉雞的水大火燒開,小火燉兩小時後,再放入竹蓀燉半小時就差不多了。
9、寒冷冬季裡喝一碗暖暖的湯吧。
小竅門:
我們燉雞湯是不放其它調料的,喝湯時也是直接喝,如果不習慣,可以起鍋後放一些鹽胡椒粉調味。如果吃雞肉,可以調一個沾料就OK了。
結語:
以上就是雞湯的一些家常做法,可搭配其他的一些膳食來食用,效果會更加倍。雞湯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還有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