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那些令人頓悟的金句,能否有一句讓你開悟?
諸心皆是非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源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釋迦牟尼佛與其大弟子須菩提長老的一段對話,這是佛教智慧的精髓,也即是所謂空性。這句話是在闡釋「心」並無實質。為什麼三心不可得?因為心念是剎那生滅的,過去的心已經過去,永遠不可復歸,而且它過去以後消滅在什麼裡面呢?也找不見它消滅在哪兒,所以是不可得。現在心剎那滅,馬上就成為過去心,所以不可得。未來心還沒有到,沒有到的時候不可得,等它到了以後就變成現在心,現在心馬上又剎那滅,又變成過去心,所以不可得。既然諸心皆為非心、三心皆不可得,那麼,我們所認為最真實的代表「我」的「心」也是不存的,「我」也就是「非我」了。「我」消失在諸法實相裡面了。所以《金剛經》中會有這樣的句子:「實無有法,名阿羅漢」、「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這兩句話出自於《金剛經》所說,也可以說是佛法的根本原則。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將它當成是虛妄的,只要不去執著它,就會產生智慧。
《六祖壇經》講的無相,是說一切相都是虛妄相,不是真實相。現象雖然有,但那只是幻境、幻象,是因緣有而自性空,只因為因緣的湊合而有了現象;如果另外的因緣產生,現在的現象就會改變,形成另一種現象,所以稱它為虛妄相。既然清楚的知道不是真實相,就不會被其困擾,而產生痛苦的煩惱心,此時智慧就出現了。
無智亦無得
語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無智亦無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為能求的心;"得"為所證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以智慧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夠徹上徹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眾生,使除惑生慧。真心本來空寂,在般若真體當中,一念圓融,本來沒有修習的事,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可以證得。所以不見有知的大智,也就沒有所證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經不是真空。知而無知,才是真知;得而無得,才是真得。所以歸結為"無智亦無得"。換言之,人人皆有本覺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眾生不知、不信因果報應;直到惡果顯現之時,生恐怖心,意欲逃避而不可得。是為「眾生畏果」。 菩薩了知因果報應,時時察知身口意行將成何種果報,因而在惡因即將現行時,不造惡因;惡因已成時,如法懺悔。不至於在果報顯現時才作無謂的逃避。是為「菩薩畏因」。 二者的差別,在於是否深信因果;是否了知何種因將導致何種果;是否在惡因未成時小心謹慎,如臨深淵;是否在惡因已成時如法懺悔,後不復造;是否在果報顯現時能夠坦然承受,不作無謂的逃避。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語出《金剛經》,"有為法"中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現象。"有為"是指由因緣(條件)構成的,也就是說,世界上所有的因為因緣和合而成的現象、事物,都是暫時的,如同夢幻泡影一樣不真實。因為事物是由條件構成的,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條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暫時存在的,都會消散。這話翻譯一下就是「一切由條件構成的現象,都是虛幻的,好像夢幻泡影,好像露水閃電一樣,應該這樣看待這個世界。」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出自《大般涅盤經》。據說佛陀涅盤時,他的母親摩耶夫人的靈魂從天下降,在棺木前涕淚悲泣。佛祖為盡最後孝道,自棺中而起為母留下五句偈語:「世間空苦,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個世界空苦無常,是因為眾生被生與死的法則所束縛。 如果生與死的法則沒有了,從而進入佛家所說的無生無滅、本性自在的寂滅涅盤。這裡樂應該是讓他母親不要為他的涅盤感到悲哀,涅盤狀態是無生無滅的即是永恆又是剎那,並沒有所謂的『樂』,而是大自在的圓滿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