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求你別再講道理了!得這麼溝通才有用
經常聽到有媽媽詢問:「我的孩子一發起脾氣來就是『我偏不!』『我就要!』,不管怎麼講道理都沒有用啊。」「我的孩子動不動就哭,一點小事也要哭半天,無論怎麼說都不行。」媽媽們的描述都指向同一個問題:當孩子情緒很糟糕的時候,如何幫助他們疏導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最常用的大概就是講道理了。給孩子分析、說教,希望他能夠明白我們的一片苦心。然而現實並沒有那麼美好,他在氣頭上,哪裡聽得進道理?於是為了平復事態,那就轉移注意力吧,帶孩子看看貓看看狗,給個玩具,趕緊息事寧人最重要。
看起來孩子似乎忘記了這件事,不哭不鬧了,但媽媽們會發現下次類似的事情再發生時,他的情緒會更加激烈。那是因為當孩子情緒高漲的時候,他的內心有許多強烈的感受,這些感受需要得到自由表達。可是我們習慣性地否定孩子的感受,認為他是無理取鬧。我們耐心的時候還能苦口婆心地擺事實、講道理,不耐煩的時候可能直接就是斥責或強行打斷。
看看下面這段對話:
孩子:「我的小兔子今天早上死掉了!」
媽媽:「寶貝,別難過了。」
孩子:「嗚嗚嗚……」
媽媽:「別哭了,不就是隻兔子嘛。」
孩子:「哇哇哇……」
媽媽:「有什麼可哭的,我再給你買一隻不就行了。」
孩子:「我就要這隻小兔子!」
媽媽:「你真是無理取鬧!」
不知道這樣的場景大家是否覺得熟悉,孩子就要那塊碎掉的餅乾,就要那個壞掉的玩具等等。這個時候我們想盡辦法安慰、說教、給建議,可是孩子並不會因此情緒好轉起來,反而哭得更大聲了。這是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
感受如果得不到表達,就會形成情緒。情緒如果得不到疏導,就會一直被卡在心裡。尤其是當孩子哭的時候,我們使用各種方法想讓他停止哭泣,這個引發哭的感受就被卡住了,沒法流動,於是情緒就這樣被積累下來。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和伴侶吵架了,覺得很傷心,你會選擇和自己的父母傾訴嗎?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的,因為我們幾乎都能想到父母會給我們什麼樣的回應。
「別想那麼多了,夫妻倆哪有不吵架的?你看我和你爸,吵吵鬧鬧一輩子,不也這麼過來了。你們孩子都有了,難道還離婚不成?日子總是要繼續過下去的嘛。」
「別哭了,哭有什麼用啊?男人嘛,都是這樣的,換成別人可能還不如他呢。想當初我和你爸……」
「肯定是你做了什麼事情不如他的意,他才和你吵架的。這就是你不對了,他在外面工作壓力大,作為女人,你就應該多體貼一點,多包容一些。」
……
如果得到的都是以上的回應,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是不是感到心裡很堵?可是明明大家都很關心你啊,都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為什麼我們的心情卻不會好起來呢?因為這些回應都沒有顧及我們此時此刻難過、委屈、氣憤、傷心的感受。當我們有這麼多複雜的感受時,我們不想聽大道理,不需要別人給我們出主意,只想有人能明白我們的經歷,能耐心聽我們傾訴,能理解我們的感受。
如果有情緒的時候不去表達,要生氣的時候說不能生氣,想哭的時候說不能哭,很多東西就會積壓在心裡。我們不斷積累情緒,直到有一天因為一件小事而爆發。爆發之後我們會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那麼做,於是再度壓抑,不斷積累,下次又重新來過。
我們平時總在「控制」情緒,其實情緒是沒辦法控制的,它會一直積累,直到有一天,我們反被情緒控制了。所以當孩子情緒高漲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他把感受表達出來。傾聽孩子,就是在幫助他表達感受、疏導情緒,運用自己的智慧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辦法。
同樣的場景,如果換成下面的對話,孩子的感受會不會好很多呢?
孩子:「我的小兔子今天早上死掉了!」
媽媽:「啊,是嗎?真沒想到。你一定很傷心。」
孩子:「我昨天還教它玩遊戲呢。」
媽媽:「你們在一起很快樂。」
孩子:「它是我的好朋友。」
媽媽:「失去朋友真的讓你很難過。」
孩子:「我還每天餵它菜葉呢。」
媽媽:「嗯,你很關心它。」
媽媽沒有試圖安慰孩子,也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只是去傾聽孩子,去跟隨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可以自由表達、感受得以自由流動時,他就會慢慢平復下來,也能夠面對自己遇到的問題了。
我們的大腦在平衡狀態的時候,一半是情緒,一半是理智。當我們的情緒很糟糕時,理智就會被擠得只剩下一點點,這個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好好思考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媽媽會發現,平時和孩子講道理,孩子都答應得好好的,但是一遇到事情,什麼道理都沒用了。那是因為孩子不是不知道這些道理,而是在那個當下他做不到。因為情緒上來的時候,他沒有理性思考的空間,而傾聽就是在幫助孩子釋放情緒,讓大腦恢復平衡狀態,讓理智回來。
傾聽是傾聽者用自己的話對傾訴者提供的信息給予反饋,包括對傾訴者表達的信息及流露出來的感受做出回應。傾聽旨在重述孩子的全部溝通信息,不僅包含信息的字面意思,還包括孩子在傳達信息時的潛在感受。
傾聽的時候,我們要保持專注,全然和孩子在一起,這樣會讓他感覺到被尊重、被重視。傾聽除了要聽到孩子所說的事實之外,還要幫助他表達感受。通過這樣的表達,給孩子的是一種理解性的回饋,同時傳遞出同理心與接納。
有一位媽媽分享了她家的案例:白天媽媽要上班,由外婆來幫忙帶孩子,等吃完晚飯之後,外婆再回自己家去。有一段時間,每到睡覺的時候,孩子就會問:「外婆呢?」媽媽說:「外婆回家了。」孩子就哭,邊哭邊說:「我要外婆!我不要外婆回家!」
之前媽媽會說:「不要哭了,外婆明天還會來。這有什麼好哭的?晚上外婆要回家休息啊。」可是孩子哭得更厲害了。這些回應就是在扔絆腳石。因為媽媽講的道理其實孩子都知道,但在那個當下,他就是有傷心難過的感受。孩子需要的是感受被理解,情緒得以表達。
後來有一天晚上,媽媽嘗試了一下傾聽。當孩子哭著說想外婆的時候,媽媽說:「你真的很想外婆。」孩子哭著說:「嗯,我想外婆,不想外婆走。」媽媽說:「嗯,你想外婆一直待在我們家,不想外婆回去。」孩子說:「是的,外婆走了我好沒意思,都不好玩了。」媽媽說:「你希望外婆可以陪你玩,這樣你就不會孤單了。」孩子說:「對呀,媽媽,我們給外婆打個電話吧,讓她明天早點來陪我玩。」
在這段對話裡,媽媽沒有安慰,沒有講道理,也沒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是陪伴孩子去經歷他的感受。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情緒佔據了大腦,思考能力只剩下一點點。此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傾聽孩子的心聲,幫助孩子表達感受,平復他的情緒,恢復他的思考能力,讓他用自己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去責備孩子。等情緒完全表達之後,孩子會逐漸平復下來,也會想到自己的辦法。
很多時候,孩子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他只會發脾氣,只會說「我偏不!」「我就要!」。他不知道這些感受叫作失望、沮喪、難過、委屈、憤怒……他不會分辨這樣的感受。如果他被傾聽了,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他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