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錯人了!日本劇場版動畫難引進,並不是審查的問題!
【動漫雜談】——關於日本劇場版動畫的引進
【引進的前提:能否賺錢】
劇場版動畫又被稱為動畫電影,是將傳統的真人電影以動畫的形式展現。近幾年每年都會有六七十部劇場版動畫在日本上映,有的不少創造了不錯的票房,甚至還有《你的名字》這種票房奇蹟,發行商看到了商機,引入國內的劇場版動畫也漸漸多了起來。
是否有人願意將一部劇場版動畫引進國內,最關鍵的還是看它能否帶來利益。
幾 乎所有日本動畫電影的是以批片的形式引入國內,也就是一次性買斷播放權,動畫的製作方不承擔票房風險,也不能參與票房分成。這種形式雖然看上去成本比較低 廉,但實際上引入國內後的宣發、譯制等等各項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劇場版動畫的受眾畢竟很小,票房暴死的風險非常大,所以每年引入的屈指可數。
【選片的依據:知名度&本土票房】
其 實劇場版動畫的引進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1981年就有《天鵝湖》和《龍子太郎》被引進,只不過是在電視播放並未進入院線。其後在1989年~1992 年之間,宮崎駿老爺子的三部動畫也被引入了國內,分別是《天空之城》(譯名:空中城堡“拉普他”),《龍貓》(譯名:鄰居托托羅),《風之谷》(譯名:風 谷少女)。不過這些動畫年代久遠,我們還是以近期的動畫為參考吧。
2010年的時候大陸引進了《名偵探柯南:漆黑的追跡者》只不過票房只有一千萬左右堪稱大暴死,之後在國內上映的有包括《火影忍者:博人傳》等等,可以找到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大IP動畫,本身就有極高的知名度,這是票房的基本保障。
過於拘泥於IP可能會錯過很多好片子,但這是保證票房的最佳選擇。
以 2015年舉例,《少女與戰車》、《蟲師 續章 鈴之雫》這種口碑非常好的作品以及現在看起來非常有市場的《心靈想要大聲呼喊》都沒有被引進。反而劇情非常一般的《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被引進了, 豆瓣評分只有5.6,可以被列入爛片行列,即使如此也斬獲了8000多萬票房。
參考本土票房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哆啦A夢:伴我同行》取得了83.8億日元票房的同時,也在中國大陸拿下了5.3億人民幣的票房。看到這樣的出色成績,發行商都分外眼紅,於是在之後的2016年,引進的劇場版數量高達9部之多。
其中有一部就是熾手可熱的《你的名字》(國內票房5.76億),這部動畫告訴國內發行商三件事:
-
1、引進動畫電影真的能夠賺錢。網上有報道說,光線傳媒買斷《你的名字》只花了1900萬,但日本人也不是傻子,當初談引進的時候肯定不會這麼簡單,後期肯定是要參與票房分成的。即使這樣,光線還是因此大賺了一筆。
-
2、比起IP或許應該更加重視內容。(新海誠三個字在國內真的算不上出名,要不然就不會有人說出“52釐米”這樣的話了)
-
3、國內觀眾和日本觀眾的口味區別並不大。
【觀眾的口味:主流文化才是王道】
《你的名字》成功之後,之後上映《聲之形》也掀起了不小的熱潮,不管在國內還是日本,都可以用好評如潮來形容,這也說明了在某些題材上,觀眾對於動畫的看法差異性並不大。
就現在的市場而言,大 眾向的劇場版動畫似乎更加受歡迎,縱使海賊王粉絲多,縱使LoveLive的粉絲捨得花錢,但總比不上“吃瓜群眾”巨大的基數,主流文化在競爭中有先天優勢,《你的名字》就是這樣一部主流的作品。
9月17日將開播的《聲之形》也是如此,至少比起宅元素較多的《刀劍神域:序列之爭》,前者更加容易被普通觀眾所接受。
所以說之後引進的劇場版,會更加傾向於主流題材,而不僅是只考慮那些民工漫(廣義)。按這個道理來說,最近開始企劃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被引進的可能性相當高,只不過為了通過審核,估計要強制改名罷了。
【關於審查】
可 能還是有不少人存在這樣的誤區,以為看不到某個劇場版全都是某部門的鍋,其實如果不是《虐殺器官》《心理測量者》或是《在這世界的角落》這種“思想不正 確”的題材,大部分動畫過審也沒有太困難。而那種題材的確不符合剛才說的主流文化,所以很難賺到錢,難以引進的原因還是票房得不到保障。
如果真的有商機,大不了砍掉一些內容得了。這讓我想起了《寄生獸》的真人版,上下篇一共砍掉了101分鐘,直接合為了一集。畢竟想引進,總是有辦法的。
總結
劇場版動畫的引進,票房+主流文化的保障兩者缺一不可。
大多數情況下,看不到想看的劇場版,只是因為它們並不賺錢,發行商不是來哄大家開心的,不會為了一堆死宅去引進什麼《少女與戰車》更不會去引進普通觀眾根本不懂的《傷物語》。這個鍋審查可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