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類出現而滅亡 模裡西斯嘟嘟鳥的秘密
你有聽過嘟嘟鳥嗎?這是一種住在印度洋島國模裡西斯、不會飛的大鳥,牠也是有紀錄以來首次因為人類出現而滅絕的生物。近日,南非生物學家透過觀察嘟嘟鳥的骨頭,試著拼湊出牠們的過去,讓世人重新認識了嘟嘟鳥。
在英國牛津大學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展示了嘟嘟鳥的模型和骨頭。嘟嘟鳥的長相怪異讓人反感,在還沒滅絕前並沒有人詳細地記錄下牠們的生態,這片空白也讓往後的生物學家絞盡腦汁想彌補。
長相奇怪 鳥嘴可笑
根據 17世紀早期荷蘭航海探險家韋麻郎(Wypand van Warwijck)的紀錄,嘟嘟鳥(Dodo)在他的眼中「是一隻長得奇怪詭異的鳥...有個可笑的彎曲鳥嘴」,其他探險家更形容嘟嘟鳥的味道就像「魔鬼的雞肉」一樣。
因為人類出現而滅絕
1680年,不受歡迎的嘟嘟鳥在人類的出現和獵殺下,被證實徹底滅絕,而當人們想回過頭來認真觀察嘟嘟鳥時,早已為時已晚。現在,人們只知道嘟嘟鳥或許得名自荷語dodoor,意為「懶鬼」,要不然就是得名自dodaers,意為「飽滿的屁股」。
不是「懶鬼」就是「飽滿的屁股」
來自南非開普敦大學的生物學家安斯特(Delphine Angst)說:「嘟嘟鳥常被形容成一種愚笨、肥胖的鳥,老實說我們幾乎不了解牠。」為此,安斯特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合作,想要填補這之間的空缺。
圖中紅點處就是位於印度洋西南方,距離非洲第一大島馬達加斯加島東方 900公裡的模裡西斯,嘟嘟鳥在 300多年前就在這裡生活。
說服全球博物館提供骨頭
首先,安斯特和研究團隊說服來自全世界的博物館提供他們嘟嘟鳥的骨頭來研究。最後,他們收集到了來自 22隻嘟嘟鳥身上的 22副骨頭。
研究方法具破壞性 過去沒人這麼做
接下來,研究團隊決定用「組織學法」(histology)來檢視嘟嘟鳥骨頭,也就是把嘟嘟鳥的骨頭敲碎,再用顯微鏡等精密器材去分析骨頭中的微觀結構。
其實,這種研究方法一點也不新,但過去從來沒人用這種方法來研究嘟嘟鳥。南非生物學家安斯特說:「組織學法已經存在數十年了,但這種方法具破壞性,目前還沒人對嘟嘟鳥的化石這麼做。」
圖為嘟嘟鳥的頭骨,現被收藏於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研究人員用「組織學法」來觀察嘟嘟鳥的骨頭,這種方法因為具破壞性,所以過去沒人用這種方法觀察。
八月下蛋 九月孵出來
周四(24),安斯特將他們的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其中提到了嘟嘟鳥的繁殖還有生長周期。
根據安斯特的研究,母嘟嘟鳥八月會下蛋,這個時候正好是南半球的冬天,等到九月的時候雛鳥就會破蛋而出。
雛鳥生長快速 為了撐過颶風季
「雛鳥生長快速,很快就夠強壯可以撐過南半球的夏天,也就是撐過模裡西斯的颶風和暴雨季,」安斯特接著說,長得快讓雛鳥有生存優勢,通常颶風會在 11-3月間攻擊模裡西斯,這段時期食物也會變少。
等颶風一過 就開始換毛
等三月颶風季一過,嘟嘟鳥就會開始換毛,長出成鳥的羽毛。安斯特說:「到七月底時牠們的羽毛就會全部換好,然後繁殖期就會開始。」
在荷蘭畫家薩威裡(Roelant Savery) 1628年創作的〈有鳥的風景畫中〉,他在右下角畫了一隻嘟嘟鳥。
羽毛到底是什麼顏色?
至於嘟嘟鳥的羽毛是什麼顏色的呢?
根據過去水手們的紀錄,有人說牠們有蓬鬆的灰色羽毛,也有人說牠們的羽毛是黑色或灰色的捲曲羽毛。安斯特說:「嘟嘟鳥是一隻棕灰色的鳥,在換毛的時候會出現黑色羽毛。」而研究出嘟嘟鳥的換毛周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造訪模裡西斯的水手們眼中的嘟嘟鳥毛色都不同。
一隻大約重10-14公斤
除了羽毛的顏色,研究團隊也提到嘟嘟鳥大約重 10-14公斤。而嘟嘟鳥要達到性成熟可能要好幾年,因為成鳥在還沒有遇到人類前,生活的環境中並沒有什麼獵食者,比較沒有要趕快繁殖下一代的壓力。
在 1865年出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英國插畫家坦尼爾(John Tenniel)畫下了愛麗絲和嘟嘟鳥相遇的畫面。
人類帶來的動物 會吃嘟嘟鳥的蛋
而嘟嘟鳥之所以會滅絕,除了人類的捕殺外,人類帶著一起到模裡西斯的猴子、鹿、豬和老鼠也扮演了加速牠們滅亡的角色,因為這些哺乳動物會吃嘟嘟鳥的蛋。
人類造成滅絕的重要象徵
生物學家安斯特說,雖然目前關於嘟嘟鳥的謎團還未全部解開,像是現在還沒有人知道嘟嘟鳥如何求偶和交配,但嘟嘟鳥在「人類和動物造成的滅絕上是重要象徵」:「如果我們不知道嘟嘟鳥的生態,還有當時模裡西斯島的生態,就很難知道到底人類真正的影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