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必須懂得頸椎病是完全可以康復的,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
頸椎病的發展是一個慢性的過程,早治療就早康復
頸椎病的發展是一個慢性的過程,由輕到重可大致分為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因為人們對頸椎病的認知不足,我們臨床醫師最常見的病人就是同時患有兩型以上的病患,也就是混合型的頸椎病。無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下面我們來分享頸椎病的分型。您必須懂得頸椎病是完全可以康復的,但前提是必須早診斷、早治療。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較為複雜,症狀呈多元化,通常按臨床表現將其分為下列類型:
(一)頸型頸椎病
1.症狀 主要表現為頸部的酸、痛、脹等不適感,以青壯年為多見,常因長時間低頭工作而加重,休息後可緩解或自愈,可反覆發作。
2.體徵 頸部肌肉的拘緊,有壓痛,壓痛點常在肌肉,或關節突,或項韌帶等。頸部的活動範圍多無明顯障礙。
此型頸椎病主要為頸椎退變引發的頸部軟組織病變,病程較短、症狀較輕。及時正規保守治療療效好、治癒率高。如有以上症狀的同學們應及時就醫。
頸型頸椎病示意圖
(二)神經根型頸椎病
1.症狀 主要表現為頸神經根性疼痛,伴有頸神經根分布區域(上肢)的感覺異常,如:麻木、痛覺過敏等。病人開始發病多為頸肩疼痛,然後在短期內出現加重,並向一側上肢或雙上肢放射傳導,放射疼痛範圍根據受壓的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在相應的支配區域。多發於30歲以上,常因勞累和感寒加重或復發。
2.體徵 頸神經根支配區皮膚感覺減弱或過敏,肌力下降,肌肉萎縮,頸部活動受限,棘突及肩胛內上角壓痛,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椎間孔擠壓試驗和壓頸試驗陽性。
此型頸椎病已有明顯神經壓迫症狀,與頸型頸椎病相比症狀更重,治療、康復周期會相應變長,經正規保守治療可取得較好的療效。調護不當時容易復發。
頸椎神經根受壓示意圖
(三)椎動脈型頸椎病
1.症狀 主要表現為眩暈,其他症狀如偏頭痛、耳鳴、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近事健忘、失眠、多夢,以及發音障礙等。嚴重者可出現突然猝倒,並有短暫的意識障礙,但很快恢復神志。同時也可能伴有頸型頸椎病的一般症狀,如頸痛、後枕部疼痛,以及頸部活動障礙等。
2.體徵 主要是旋頸試驗陽性,即頭顱旋轉可引起眩暈,這是本病重要特點。
此型頸椎病主要因頸椎退變,導致椎動脈受壓腦供血不足引發的一系列症狀。較前兩型頸椎病症狀重,容易與其他引發「眩暈」的疾病相混淆。出現「眩暈」症狀應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有經驗的醫生能夠明確診斷,為後續治療爭取時間。正規保守治療可取得良好療效,調護不當時容易復發。
椎動脈示意圖
(四)交感型頸椎病
頸部的交感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纖維隨頸部神經及血管分布,其分布範圍可至頭部、咽部、心臟、眼眶、瞳孔、內耳等處,頸部神經根、後縱韌帶、小關節和椎動脈、硬膜等組織病變可反射性地刺激交感神經而出現一系列臨床徵象,稱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其症狀繁多,影響廣泛,頸部交感神經分布的區域均可受累,因而可出現疼痛、感覺異常、血管運動、腺體的分泌和營養障礙,而且界限模糊,定位不清,所發極為複雜,有時難以確診。
1、症狀可與其他類型頸椎病合併發生,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或抑制症狀
(1)眼部症狀如眼球脹痛、怕光、流淚、視物模糊、視力減退、眼前冒金星、眼睛乾澀、眼瞼無力、眼球震顫、瞳孔擴大等。
(2)耳鼻部症狀如耳鳴、聽力減弱等。
(3)頭面部症狀如頭痛、偏頭痛、頭暈、面部充血、麻木等。
(4)心血管症狀如心慌心悸、心跳、心律不齊、心前區疼痛、陣發性心動過速、血壓時高時低等。
(5)血管運動障礙如血管收縮出現四肢冰涼,局部溫度下降,肢體遇冷出現針刺感,繼而紅腫疼痛也可有血管擴張現象,出現指端發紅、燒灼、腫脹等。
(6)神經營養及汗腺功能障礙如皮膚發紺、乾燥變薄、多汗或少汗、指甲乾燥無光澤。
(7)胃腸道症狀如胃脘絞痛、腸鳴等。
(8)其他症狀如失眠、多夢、心情煩躁、易於衝動等。
2、體徵單純交感型者無明顯的陽性體徵、可伴有其他各型頸椎病的體徵。
此型頸椎病極易誤診為其他疾病,但有經驗的頸肩腰腿痛專科醫生、骨科醫生能夠明確診斷。此型頸椎病症狀重,治療、康復周期長,經正規保守治療仍可取得較好的療效。調護不當時容易復發。
交感神經系統示意圖
(五)脊髓型頸椎病
1.症狀
(1)錐體束症狀因錐體束的直接受壓或血供減少所引起。表現為肢體麻痺,拘緊,手足笨拙無力,上肢不能做精細動作,握力差,下肢乏力,步態不穩,易跌倒,走路有踩棉花感,胸腹部的束帶感等。輕者影響生活,重者造成癱瘓。按受壓的部位不同及受壓的程度不同,其臨床表現極為複雜,以下是其常見的幾種類型:
中央型(上肢為主型)主要由於脊髓溝動姒受壓引起脊髓中央管前方缺血或遭受刺激所致的脊髓深部(近中央管處)先被累及,上述錐體束症狀先從上肢開始,以後波及下肢。上肢的表現如上舉無力,力量減弱,手中持物突然失落,並有肌肉的萎縮,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腱反射亢進或消失或Hoffmann征陽性。一側受壓則表現一側症狀,雙側受壓則雙側出現症狀。
周圍型(下肢為主型)壓力作用於脊髓表面,症狀從下肢先出現,當壓力持續增加波及深部時,則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以下肢為重。常表現為雙側或一側下肢力量減弱或僵硬,行走笨拙,或行走不穩,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體可見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肌力下降,膝反射和跟腱反射亢進,芸至有髕陣攣、踝陣攣等。
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上下肢同時發病,主要是由於脊髓前中央動脈受壓所致。
上述症狀可分輕中重三度。輕度症狀出現輕微,尚能堅持工作。中度已失去工作能力,但個人生活仍可自理。重度已臥床休息,不能下地行走,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2)自主神經症狀:①以胃腸、心血管為多見,如胃脘絞痛、腸鳴、心悸、心跳,肢體發涼、發紺、皮溫降低,以及指端發紅、燒灼、腫脹,陣發性心動過速、血壓時高時低等;②神經營養及汗腺功能障礙:皮膚發紺、乾燥變薄、多汗或少汗、指甲乾燥無光澤;③眼部症狀:眼球脹痛、怕光、流淚、視物模糊、視力減退、眼前冒金星、眼睛乾澀等;④耳鼻部症狀:耳鳴、聽力減弱等;⑤頭面部症狀:頭痛、偏頭痛、頭暈、面部發熱、充血、麻木等;⑥其他症狀失眠、多夢、心情煩躁、易於衝動等。
(3)排便、排尿功能障礙及性功能障礙尿急、尿頻、排空不良、便秘,漸至尿瀦留或大便失禁,這是脊髓型頸椎病的後期表現。
此型頸椎病症狀重、致殘率高,有一定的致死率。輕、中度患者治療、康復周期長,經正規保守治療仍可取得一定的療效。重度患者手術治療風險較高,仍可取得一定的療效。
脊髓型頸椎病MRI徵象
(六)混合型頸椎病
指兩種以上類型的頸椎病同時存在,如神經根型和脊髓型同時存在,或神經根型、脊髓型與椎動脈型同時存在,而交感型頸椎病亦常伴隨其他幾種類型的頸椎病。其症狀和體徵基本上同其他類型的頸椎病,只是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表現更為複雜。
臨床上以此型頸椎病最為常見,這是與長期以來大眾對頸椎病認識不足,早期忽視頸椎病症狀引發的。此型頸椎病症狀重,治療、康復周期長,經正規保守治療仍可取得較好的療效。調護不當時容易復發。
(七)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指頸椎前緣巨大鳥嘴樣骨質增生或椎間盤向前方突出而引起食管壓迫的症狀,如吞咽困難,進食受限等,此型頸椎病十分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