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少女招誰惹誰了?日本萌文化的物化女性爭議

“萌文化”作為日本動漫產業文化傳播的一部分,曾經在國內也是個熱門詞彙,不過伴隨著“萌”字的日常化,這個詞目前也算是被更為寬泛的“二次元文化”所代替。但在源產地日本,以美少女文化為代表的萌文化已經完全深入現實。但無處不在的二次元少女,也逐漸引起了爭議,比如有人認為這不過是日本傳統男尊女卑文化的延伸罷了。

二次元少女招誰惹誰了? 日本萌文化的物化女性爭議

此類爭議其實出現也頗久了,1年前東京站地鐵因為推出了自家吉祥物的美少女化形象,便引起了輿論討伐。而東京站也及時認錯,一方面修改了原圖中大腿曲線的表現,另一方面也不再推廣這個形象,導致之後日本鐵道官方宣傳圖中,東京站成了一堆二次元少女中的異類。

二次元少女招誰惹誰了? 日本萌文化的物化女性爭議

而近段時間,萌文化侵入現實的突出爭議也引起了廣泛討論。很多女性表示對這類圖像並不喜歡,甚至有很強的厭惡感。但各類公共服務機構卻樂於進行此類合作,比如坐個公交車,站牌是美少女。買個大米,包裝是美少女。政府宣傳防止電信詐騙,使用美少女。連日本自衛隊的募兵宣傳,都開始用動畫宣傳,說這是個充滿了萌的世界並不過分。

二次元少女招誰惹誰了? 日本萌文化的物化女性爭議

既然女性都看不慣,似乎只有男性喜歡這類形象,由此產生這是“男尊女卑”傳統的延續,倒也不算過分。不過,萌文化背後所代表的巨大經濟利益,恐怕是更深層的原因,包括聖地巡禮等文化現像在內,萌文化的經濟價值在經濟狀況並不明朗的日本被重視,也是非常正常的。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