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這4種血管疾病別忽視,拖久了會急性血管梗塞!
隨著年齡的增生,我們的血管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其中最常見的便是動脈粥樣硬化,而身體四個部位的血管最容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後也非常容易產生不適症狀。
第一,頸部血管。
頸部血管為顱內供血供氧,如果頸部血管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則會出現血管狹窄,血管狹窄後,就會導致顱內供血供氧減少,早期可能僅僅表現為輕度頭昏、乏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越來越重。
如果動脈粥樣硬化很嚴重,血管狹窄很嚴重,則有可能出現急性腦血管梗塞,這個時候的表現可能是嚴重的頭昏、頭痛、嘔吐、視物模糊、偏癱、失語,甚至是意識障礙。
第二,心臟血管。
冠狀動脈為心臟供血供氧,它起於主動脈根部,分左右兩支,行於心臟表面。如果冠狀動脈出現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所說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就會導致血液供血供氧減少,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也就是醫學上俗稱的冠心病。
冠心病早期可能沒有特殊症狀,或者僅僅表現為乏力、心絞痛、胸悶,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越來越重。
冠心病最嚴重的兩種類型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它們的死亡率很高。
第三,腸系膜血管。
腸系膜上動脈是最重要的腸系膜血管,它起自腹主動脈前壁,在脾靜脈和胰頭的後方下行,跨過胰腺鉤突的前方,在胰腺下緣和12指腸水平部之間進入小腸系膜根,斜行向右下,至右髂窩處其末端與回結腸動脈的迴腸支吻合。
腸系膜動脈硬化會引起腸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回流受阻,從而進一步導致腸壁缺血壞死和腸管運動功能障礙。
腸系膜血管缺血會有腹痛、嘔吐、腹瀉、便血等臨床表現,如果血管閉塞範圍廣泛,也可較早出現休克。隨著腸壞死和腹膜炎的發展,腹脹漸趨明顯,腸鳴音消失,出現腹部壓痛、腹肌緊張等腹膜刺激征。嘔出暗紅色血性液體,或出現血便;腹腔穿刺抽出液也為血性。
第三,下肢血管。
其實下肢血管非常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甚至產生血栓,很多地方的栓子往往來自下肢,下肢血管缺血會有下肢脹痛,間歇性跛行等臨床表現。
如果更加嚴重,則可能出現局部發黑,缺血壞死。
如何預防血管梗塞?
①預防血管梗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包括低鹽低脂飲食,避免高脂肪飲食,戒煙戒酒,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
②對於已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應該口服穩定動脈斑塊甚至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③對於有血栓風險的高危人群,應該定期到醫院檢查血管彩超,包括頸部、下肢、心臟。
④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情,避免高強度工作,避免加班熬夜,誤過度玩網絡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