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赴美當工程師後發現台灣人實力再強也無法出頭的原因,無奈地說「美國從小就教、我們卻不在乎」!

工程師陳昭穎從小到大都在台灣生活,因緣際會進入矽谷新創公司後,才發現自己以前學習、習慣的一切與這裡有很大的不同。那天他與美國同事們去柏克萊吃北京烤鴨,太太大方健談,把場面炒得很熱。在場坐著一個當地的小學老師,負責小學一年級的教育。太太問:「他們現在在學校學什麽東西啊?」本來以為答案會是語言或是數學那類的,但結果卻出乎意料。

那位老師回答:「溝通與社交啊。」另外一位老美讚同說:「溝通與社交是那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了,那時候跟老師建立起來的情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陳昭穎這才意識到,台灣與美國的教育到底有什麼不同。

一本叫做《異數》的書中提到了兩位絕頂聰明的天才,一位家境不好,從小沒人教他如何跟人溝通,雖然天資破表,在現實社會卻屢屢受挫,最後無奈隱居鄉間,過著孤芳自賞的生活。另一位天才是中產階級出身,雖然屢屢違法犯紀,但是卻能夠利用絕佳的人際技巧左右逢源,受到社會的原諒,認可與贊賞,平步青雲。

這兩人命運的差異,其實與那位老師的回答有點關係。舉例來說,我們小時候看醫生,大多是家長代為發言,醫生不會與小孩討論病情和診治方法。北美的中產階級卻不同,家長帶孩子看醫生前,會先給孩子作心理建設,醫生等等會問些什麽問題,比如說哪裡不舒服,感覺怎樣之類,同時也教小孩子可以怎麽回答。到了診所,大人們會讓小孩子自己跟醫生對話、討論,醫生主要的談話對象也會是小孩,然後才是父母。

▼從這些小事就能看出,北美的中產階級無時無刻不在教育小孩如何跟社會相處,如何跟大人對話、適切的表達自我的需求與想法。所以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就算在陌生的環境裡也能很快適應,找到需要的資源。在我們看來,就會覺得他們很獨立,有擔當。

台灣的教育卻不是這樣的。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其他方面都會代孩子做決定。面對世界,父母會站在小孩的前方主導,孩子沒有機會交流溝通,也就缺少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這些都要出社會後重新訓練,可能要吃更多苦頭才能掌握。

▼在硬體與代工的時代,我們只要向世界證明我們的能力比別人強就好了,但到了品牌、軟體,與服務的時代,考驗的則是產品管理、行銷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力,這些全都是由溝通與社交組成。產品管理的核心是把人類的需求轉化成產品的規格設計,並實作出來,照本宣科不如跟對象好好坐下來討論他們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行銷管理跟溝通有很大的關係,精準的表達出你想傳達的訊息非常重要。團隊合作時,需要運用溝通技巧去傳達你所擘畫的願景,你必須要使出渾身的人際技巧讓大家跟隨你的步伐往前沖刺,沒有溝通與社交這兩項能力,根本不會有團隊可言。只靠官做得比較大、你是創辦人就要別人聽你指揮,根本不現實。

台灣市場很小,很多產業如果只靠內需市場,是沒有辦法生存的。想要發展出國際品牌或者服務,更少不了溝通與社交,而且對象不僅僅是台灣同胞。想要在別人的市場獲得成功,我們必須要精通不同文化國籍的市場溝通與社交才行。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陳昭穎發現,很多長大後,尤其是大學後才到這邊來的菁英們很難打進這裡的主流社會。他們的托福/GRE 考得比美國人都還要高,所以不是語言的問題。連海外旅居人的人際關係都是如此了,更何況身在台灣的品牌與服務,想要打進海外市場,想要對海外的消費者溝通出自己的價值了。

很多人以為這是因為文化歧視。不能否認,文化歧視確實存在,但這不是絕對的原因。北美是一個強調溝通與社交的社會,只要能用他們習慣的方式跟他們溝通,很直白有自信地表達自己,不要讓人家猜測,你很容易深入地跟他們打成一片。

台灣人的實力確實很強,但台灣內需不足以養活國際規模的大型公司,因此我們必須要向外走。向外走需要跨文化市場的溝通與社交,台灣本土家庭與學校的教育卻很少強調這兩個能力的重要性,更何況是跨文化的運作了。

這早就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社會了,溝通與交流非常重要。家長們教小孩如何溝通吧,也許剛開始他們不適應,但學會跟這個世界的社交与沟通後,他們會過得如魚得水,不再經歷那樣的陣痛~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