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九寨溝地震災區「最美逆行者」:腦子一片空白,只想衝過去救人

華西都市報 2017-08-12 22:40

專訪九寨溝地震災區「最美逆行者」:腦子一片空白,只想衝過去救人專訪九寨溝地震災區「最美逆行者」:腦子一片空白,只想衝過去救人

張國全正面照。

8月11日,九寨溝地震災區一張軍人逆行的照片刷屏,這位在亂石飛瀉處涉險逆行的武警被讚為“最美逆行者”。

然而,照片中並未出現逆行者真容。“最帥背影”屬於誰,定格畫面背後發生了什麼?成為眾網友最關心的話題。

12日晚上7點20分,封面新聞記者經過多方聯繫,終於採訪到仍在一線救援的“最美逆行者”——武警四川總隊阿壩支隊十三中隊(下稱“十三中隊”)士官張國全。回憶起“逆行”瞬間,他說,“我當時就是心裡著急,想趕快把他們救出來”。

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仍然心系災區,“下午下了一場暴雨,我是從丹巴山區走出來的,了解山裡的情況,希望雨水不會造成新的危害”。

專訪九寨溝地震災區「最美逆行者」:腦子一片空白,只想衝過去救人專訪九寨溝地震災區「最美逆行者」:腦子一片空白,只想衝過去救人

定格瞬間

“我當時就想衝過去帶他們離開危險區”

“逆行”背影定格的瞬間,是在8月9日16時許。當時,張國全所屬十三中隊的30多名戰士,正在緊急趕赴震中附近九寨天堂洲際酒店的途中,為的是轉移聚集於此地的遊客。

一路上,道路受損嚴重,張國全和戰友們只能徒步前行;沿途山體塌方不斷,“兩邊的石頭一直往下滾”。一邊是河流奔騰的深谷,一邊是隨時可能有碎石滾落的山崖,加上餘震頻發,他們行進得無比艱難。16時許,官兵們行至神仙池路口附近,遇見大批從震中撤離出來的群眾。突然,道路一側的山體開始晃動,揚塵捲著大小碎石從高處滾落,砸向驚恐的人群。

“我們在對面看得很著急,我和戰友們一齊衝過去,想把他們趕緊救出來。”此時,張國全看到一名婦女走的很慢,他第一時間衝上去,背起對方狂奔幾十秒,將她帶離危險區域。“我當時沒有多想,就想趕快把他們送到安全地帶。”

張國全說,當時向塌方處奔去的並不只有他一個人,“我的戰友們都在幫助群眾轉移”。因此,對於自己的走紅他頗為意外,“昨天(11日)下午戰友告訴我的時候,我都不確定是自己”。

面對自己的走紅,張國全說,他只是無意間成為所有救援人員中的代表,“我和自己的戰友一樣,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

救援繼續

“累了,就在牆上靠著瞇一會”

張國全火了,而他的救援任務還沒有結束。接受采訪時,他已經近乎不眠不休,在救援一線奮戰了四個晝夜。把時間回溯至8月8日的夜晚。張國全所在的十三中隊駐地距離震中僅有4.5公裡,地震發生後,中隊30餘名戰士迅速集結,奔赴震中。他們也成為當晚第一批趕到震中的救援力量。

“得知'九寨千古情'演出場地災情嚴重,我們就朝那裡趕。”然而,熟悉的十幾公裡路途,要比以往難走很多。道路損毀嚴重,他們只能徒步行進。到達現場後,他們立即搜救被掩埋的人。“用鏟子,實在不行就徒手挖。”張國全說,“我挖的時候滿腦子都在想,他們一定要活著。”

當晚,張國全和戰友在漳扎鎮四處搜救。隨後,又奔襲10多公裡,趕往附近的上寺寨,轉移了21名傷員。此時,已是9日14時許。來不及休息,官兵們又接到前往九寨天堂轉移被困群眾的任務。“逆行”定格,就是在奔襲途中。

之後的兩天,張國全和戰友們也沒有離開過災區,或搬運救災物資,或疏通道路,“我覺得老百姓只要看到我們,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

休息時間,對於救援戰士來說顯得尤為稀缺。“這兩天幾乎沒有睡超過半個小時,困了就靠在牆上瞇十幾分鐘”。從地震發生至今,他和30多位戰友們,已經在救援一線奮戰了四天四夜。兩次地震

“成為軍人,讓我變得更有血性”

來自甘孜州丹巴縣的張國全,並不是第一次經歷地震。只是相隔十年,他的身份從災民變成了救援者。

2008年5月12日,正在丹巴縣二中讀高中的張國全,經歷了汶川地震。“當時我正在上課,桌上的水杯突然掉在地上摔碎了,窗外的電線桿也晃得厲害,心裡非常害怕。”對於當時發生的一切,他記憶猶新。同樣難忘的,還有他趕回家的路途中,看到兩邊山石不斷滾下時的恐懼。

次年,張國全入伍,“我從小就很崇拜軍人,這也算是實現夢想”。他告訴記者,面對地震,面對同樣的滾石飛瀉,他之所以變得無所畏懼,與他身份的轉變有密切關係。

“入伍之後,我們接受的最多的教育就是,要有血性,要不怕苦、不怕累。”張國全說,對於他們來說,救援現場就是他們的戰場,“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應該出現在哪裡。”

他回憶,這可能也是他在面對危險時,能夠迎頭向前衝的原因,“真的不需要什麼特別的信念的支撐,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就像把受災群眾趕緊救出來”。千裡之外“老婆聽到我聲音的瞬間就哭了”

面對險境,張國全可以無畏前行。然而,想到一千多公裡外的妻兒父母,他內心中最柔弱的部分,還是會被觸動。

地震當晚出發救援之前,張國全曾試圖撥打妻子的電話,“但是信號斷了,我打不出去,老婆也打不進來”。無奈之下,張國全只好在未告知家人的情況下趕赴震中。途中網絡信號出現時,他發出這條朋友圈,“家人親戚朋友別擔心,給你們報個平安,電話打不通。”

不知道什麼時候,妻子終於打通張國全的電話,“她聽到我聲音的瞬間就哭了”。沒有時間好好安慰,他只能匆匆告別,“你別擔心,我沒事的”,便掛掉電話再次啟程。入伍9年,張國全不止一次,對家人感到愧疚。

張國全所在部隊駐地距離丹巴老家,將近一千公裡,而距離在巴塘縣工作的妻子,近二千公裡。“過去每年只能跟家人見一面,結婚了領導照顧我們,讓我們把假期分兩次用,一年可以回家兩次。”他說。

2015年,張國全結婚,去年,他的孩子出生,“9月10日,孩子就滿一周歲了”。然而,在這一年中,他只見過孩子兩次,“說不想念是騙人的,但是沒辦法,這麼多年也習慣了。”

對話:像我這樣的救援戰士還有很多

封面新聞:你衝過去的時候,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嗎?

張國全: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就只是心裡著急,想趕快衝過去把他們送到安全地帶。

封面新聞:得知自己走紅的時候,你的心情如何?

張國全:得知這一消息的瞬間,我挺意外的,開始還不相信照片中的人就是我,因為當時和我一起參與救援的戰士還有許多。說實在的,對於自己的走紅,我並沒有特別高興。因為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只是無意間成為眾多救援者的代表,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封面新聞:這是你第一次經歷地震嗎?

張國全:不是的,我的老家在甘孜州丹巴縣,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們那裡受到的影響也很大。華西都市報:作為一個災民,你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張國全: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從學校回家的途中,路兩邊也全是滾石,心裡非常害怕。

封面新聞:面對同樣的塌方,你這次為什麼可以勇敢地衝上去呢?

張國全:我想這與我軍人的身份有關吧。入伍之後,我接受的最多的教育就是,要成為一個血性男兒,要不怕苦、不怕累,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應該出現在哪裡,所以當時真的沒有多想,算是本能地衝上去。

記者手記

逆行,源自真情張國全1989年出生,與我同歲。作為擁有完全不同成長背景的同齡人,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並不能夠完全理解,他如何能夠如此無懼無畏,沖向險境。

然而,通過40多分鐘的對話,我似乎理解了他的行為。

距離逆行定格的瞬間,已經過去了三天。但是,當張國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語氣中仍然滿是焦急。我相信,他當時腦海空白是真的,他心裡的著急也是真的。就像他說的,自己當時根本不知道背後鏡頭的存在,滿眼只有對面等待救援的群眾。

採訪中,還有一瞬間讓人動容,那就是他提及家人的那一刻。之前血性男兒的堅硬語氣瞬間軟了下來,“老婆聽到我聲音的時候就哭了”,“上次見孩子還是三月份”。話語間,聲音裡,都裝滿柔情。

我們說逆行者是偉大的。是他們,讓被掩埋的人們看到希望;是他們,涉險將被困群眾帶離險境。然而,每個逆行者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有時,他們只能通過微信與家人匆匆告別,一別竟成永別;有時,面對剛剛出生的孩子,他們也來不及抱一下,只能狠心轉身離開。

所以,每每看到逆行者的身影,我們總會由衷地心生敬佩。因為我們知道,他們不是無所不能的蜘蛛俠,他們也只是由血肉組成的普通人。

英雄們,雖然你們自覺這是職責所在,把災難現場當成戰場。然而,也請聽聽我們的心聲,“完成任務,一定要平安歸來”。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曹菲實習生多吉旺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