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基礎知識三|釋佛、釋法、釋僧!!!
釋佛
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凈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圓滿智慧的覺悟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佛寶不僅指圓證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泛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學誠大和尚說:佛是一個覺者,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止息了一切煩惱,生命達到了至善圓滿的境界。
佛經上還有另外九種稱呼: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等,意義都與「佛」是相同的。佛有因佛果佛二種,果佛者釋迦如來已成之果佛等是也。因佛者,即我心與眾生因地皆可成佛是也,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覺性本皆平等,皆可成佛也。
眾生共分十界,十界惟心。佛為十界中之最高者,惟佛不稱眾生,余自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鬼、地獄九界,皆稱眾生,佛教不迷信,佛教求智求覺!
ADVERTISEMENT
釋法
由凡入佛, 應依於法, 曰佛,亦稱法寶。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及八萬四千法門;
學誠大和尚說:把自己所領悟到的一切及修證的方法與他人分享,即是佛法,人人通過這條路皆可成佛。佛法分為教、證二法,教法就是佛陀把自己修行覺悟的方法、生命經驗說出來而形成的言教;證法是有人依照這個方法去行持所獲得的真實的生命體驗。
釋僧
佛教按照年齡、性別以及遵守佛教戒律具體內容的不同而把信徒們區分為四種人,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種,被稱為「四眾」或「僧俗四眾」。四眾,全稱為「佛弟子四眾」,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種。
比丘是梵語(印度古典語),具有乞士、怖魔、破惡三種意義。尼是梵語中女生。俗稱比丘為『僧人』。
ADVERTISEMENT
僧者, 眾也,有德之眾也。是指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弘傳佛法、度化眾生的的出家人。
僧人是獨身修道的,必須清心寡欲。因此佛教制定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許多質問,凡是不合條件的人,是不允許受比丘戒的。僧人謂之僧寶。
「和尚」和「比丘」是一個意思嗎?
和尚原來是敬稱,高僧才能那麼稱呼。現在一般人根本分不清區別了,一概而論對佛教男性出家人叫和尚。路遇僧人該如何禮敬?雙手合十、一句佛號以示禮敬。
ADVERTISEMENT
佛、法、僧,亦佛教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在寺院我們經常會燒三支清香,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 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凈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
學中修,修中學,修學並運,不斷凈化自己的心靈,體味那清凈、自在、安詳、快樂的境界,享受那恬淡、無欲、瀟灑、自如而又禪意的生活!
敲響心頭木魚,撥動手中念珠,念珠念佛念自心,帶我通往菩提路。一粒念珠一句南無釋迦牟尼佛,……手動,心念,心聽,心凈,一顆凈心讓我沐浴在佛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