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真問「機車上這個裝置的作用」,結果網友超直接戳中痛處的爆笑解答讓他秒噴淚!

就算不騎機車的人,應該也認識後座可以放腳的踏板。平時不載人的話,這個裝置真的沒什麼用。不久前,一名網友在爆廢公社虛心提問:「各位知道機車上的這個裝置是做什麼用的嗎?我發現我都沒有用到。」

▼網友們一秒鐘就看出他單身的事實,亂答說:

還有網友認真說出真相:「等你碰到一個叫女朋友的生物就用得到了」 、「淡淡哀傷」、「單身」、「你沒有妹子」、「因為那是給女友用的」、「這代表你非常邊緣」、「幫QQ」。▼看到網友們的解答後,這名男生應該很絕望。求原PO的心理陰影面積,他應該受到了一萬點傷害,再也不想面對後座的踏板了吧。

摩托車(來自英語的「Motorcycle」或「Motorbike」),在臺灣另稱為機車機器腳踏車[1],在香港和東南亞稱為電單車[2],是指兩輪或三輪的機動車輛,由摩托化自行車衍化而來,以兩輪為大宗。其種類相當繁多,主要以手排機車(俗稱檔車)、輕型機車、速克達、美式機車為主流。部分特殊用途的機車會加上外掛式的輔助輪,例如身心障礙用車;而在某些軍事或警政用車上,則會加掛一個側面車廂及輔助輪,成為特殊的三輪機車。

機車具有操縱簡單、行動方便、價格低廉的特點,因而在日常生活、運輸、警政、軍事中被廣泛使用,在開發中國家也被普遍使用。目前世界上約有2億台機車,密度約為每1,000人中有33輛;大部分的機車集中於亞洲,佔世界機車數量的約58%,但不包括日本。機車也常在文學及影視作品中出現,例如日本知名特攝劇假面騎士W所使用的機車便以本田CBR1000RR作為藍本。[3][4]

在車輛歷史上,腳踏車首先出現,之後是機車,最後在傳動裝置成熟後才出現汽車。世界機車的發源地在歐洲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以及北美洲的美國。

Butler Petrol Cycle

第一款面向市場的機車設計是1884年,英國的愛德華·巴特勒(Edward Butler)設計的三輪機車Butler Petrol Cycle。[5]這款機車由一具八分之五匹(466瓦)600 cc 水冷四衝程引擎驅動,並由Merryweather消防車輛製造公司生產。[6]但由於巴特勒沒有足夠資金,該款機車沒有得到成功。[7]

1885年戴姆勒機車原型

另一款使用內燃機的機車,是1885年由德國發明家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威廉·邁巴赫(Wilhelm Maybach)設計並製造的Daimler Reitwagen機車。[8]這款機車相當於將一具汽油四衝程引擎裝在木製的兩輪車上,但它不同於當時的腳踏車:不通過傾斜車輛的方式產生離心力,並使車輛轉向,完全沒有使用於70年前研製出的腳踏車原理,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兩根前叉的擺動來達到轉向的目的。[9]但這輛「機車」並非用作實際用途,而只作為兩人研製內燃機的載體。[10][11]

不過,在這兩款機車發明之前,還有多款使用蒸氣引擎的機車、電動機車及使用柴油引擎的二輪車。如將此三類車輛也算作機車,則第一輛機車應為1769年由法國人尼可拉斯·庫紐製造的,使用蒸氣引擎的機車。[12]

第一家機車製造商[編輯]

1894年Hildepand & Wolfmüller機車圖紙

1894年,德國的Hildepand & Wolfmüller成為第一款公開發售的機車,並首次被稱為「Motorrad(德語「機車」之意)」[13]英國製造商Excelsior Motor Company於1896年開始製造一款自行研發的機車。

在機車發展歷史的早期,不少腳踏車製造商都通過改造自家的腳踏車設計,以便於裝上內燃機。隨著引擎馬力的加強及腳踏車設計的改變,機車製造商數量激增。同時,不少原先於19世紀研製機車的人士,例如戈特利布·戴姆勒、威廉·邁巴赫,大多開始研製汽車。

1903年,美國著名機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Harley Davidson)成立,並開始製造機車。直至一戰前夕,世界上最大的機車製造商為「印第安」(Indian)公司[14][15],每年生產超過20,000輛機車。[16]

第一次世界大戰[編輯]

英國凱旋公司H型機車在戰爭期間得到大量軍需訂單

一戰期間,由於戰爭中機車在前線通訊上作用極大,歐洲各國軍方對機車的需求增大,機車產量再次激增。戰場上的情報員逐漸從騎馬轉為騎機車。美國哈雷機車公司生產的機車中,有50%為戰需品。英國的凱旋公司(Triumph)在戰爭期間向三國協約售出超過30,000輛H型機車。H型機車搭載499 cc(30.5 cu in)單缸風冷式四衝程引擎,後輪由皮帶帶動。這也是凱旋公司第一款不使用腳踏車踏板的機車。[17]H型機車通常被認為是第一款現代機車[18]

戰後發展[編輯]

到1920年為止,哈雷機車是全世界最大的機車製造商,[19]其製造的機車遠銷至67國。[20][21]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德國的DKW公司取代哈雷成為最大機車製造商。[22][23][24]

NSU Sportmax流線型機車,為1955年世界機車錦標賽250cc級機車的冠軍

1950年代,流線型設計在賽事機車行業中突飛猛進,具有大型整流罩的機車成為當時機車設計的一大特點,其中NSU和Moto Guzzi兩家公司成為流線型機車的領導者。[25] NSU的先進設計做最多,但是在4名NSU賽車手在1954年–1956年世界機車錦標賽中喪生後,NSU停止該類機車的設計,並不再參加世界機車錦標賽。[26]1958年,為安全理由,使用全包圍型整流罩的機車被國際機車賽車協會(FIM)禁止用於比賽中。

1960至1990年代,小型二衝程機車在全球開始流行起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東德的Walter Kaaden在1950年代發明的二衝程引擎。[27]

日本的機車製造業源於1940年,由本田技研工業生產的「本田A型」機動腳踏車。1948年,本田公司正式開始生產機車。1950年代,日本機車製造業蓬勃發展,百餘家廠商一擁而起,但這些廠商製造的機車基本全為仿造歐洲廠家的機車。1950年代,各家廠商逐漸發展出各自的風格,其中本田技研工業、山葉、川崎重工業、鈴木汽車四家機車製造商逐漸在日本機車製造業中佔據主導地位。四家公司製造的機車遠銷歐美、東南亞,逐漸使日本成為世界機車製造業的中心。目前,日本機車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

1960年代,台灣各行業逐漸興起,機車成為主要交通工具,整體需求一再擴大。惟因外匯短缺,難以進口足夠多的機車。政府乃鼓勵投資機車工業,並訂定自製率,且逐年提高。1961年11月,台灣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本田合作,生產出台灣第一部機車。此後三陽工業開始產製50cc和150cc兩種機車,成為台灣地區第一家機車製造公司。之後,台灣機車製造業興起,最高峰時有超過40家製造商。從1988年開始,台灣生產的機車出口至中國大陸。1993年,三陽工業在中國湖南建設第一家合資廠。[28]

中國大陸製造的第一批機車,是在1951年7月8日,由北京第六汽車制配廠製造出的「井岡山」牌機車。該款機車仿造自德國迅達普K500型,使用雙缸對置型四衝程風冷式發動機,氣缸容積498ml,發動機功率11.8Kw,最高車速110km/h,自重195kg。在此之後,中國多個汽車製造廠紛紛製造出多種機車,由於多為軍用,帶有邊車的機車佔主要部分。改革開放後,國內湧現出大量機車廠商,但多為合資企業,其中與日本廠商合資的企業居多(如豪爵鈴木、五羊本田),自行研發的機車極少,且質量參差不齊。2000年12月15日,由重慶宗申集團製造的第一輛宗申750齣廠,這是中國第一款大排量公路賽車。[29]目前,中國是全球製造的機車總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