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很火的哈佛女孩劉亦婷,現在怎麼樣了?

記得當年,劉亦婷是所有老師都要求我們努力的榜樣,為此當時幾乎人手一本《哈佛女孩劉亦婷》。

劉亦婷小時候父母離婚,她跟著母親來到新家庭。劉亦婷母親在女兒的教育上邊比較注意,主要是注意孩子心理的成長。

劉亦婷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習刻苦,開始是用小時來計算,結果是她的某學長已經在用秒來計算了……

她高中的時候申請國外的大學,那時候又要備戰高考,又要去申請國外的大學,於是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打的回家,夜裡寫申請,早上五六點的時候再起來,打的回學校……

最終劉亦婷陸續收到Columbia,UCLA的通知書……不過她一直都沒有接受,一直在等Harvard,後來終於等來了。

劉亦婷根據她“先就業,再深造”的計劃,於2003年10月應聘到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工作,同時也在準備讀研究生。

畢業後劉亦婷在成都外國語學校設有“劉亦婷課外活動獎”專門為獎勵,激勵在學校課外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校友。

她的父母曾著《哈佛女孩劉亦婷》以及《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頗受歡迎。在哈佛的中國本科生中,劉亦婷可能是名氣最大的一位。

幾年前,有一本以她本人為主人公的書《哈佛女孩劉亦婷》曾經風靡中國,創下將近200萬冊的銷售紀錄,感動了不知多少中小學生和他們的父母。

從國內直接考上世界最高學術殿堂哈佛大學的劉亦婷,普遍被人們看成是家庭早期素質教育的成功典型。

如今的劉亦婷已經於03年夏天從哈佛本科畢業,被波士頓諮詢公司錄用,那是一家非常著名的國際諮詢公司,它在中國也有很多的業務。她嫁了本科同學Scott Sambur.她老公本科是心理學,畢業後在哈佛讀了JD,現在是Seward & Kissel LLP,一家律所family law的partner。family law是專門給有錢人打離婚官司的。linkedin上可以搜到這個人。

劉亦婷第一份工作在波士頓諮詢,後來去了百事,再後來在一家對沖基金工作。然後申請哈佛商學院被拒後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睿識資本,英文是vision capital。後來沒開下去。現在跟人合夥又開了一家start-up,叫慧恩資本。這家公司說好聽的是給中國資本提供在美投資途徑,像房地產之類。說不好聽就是給中國有錢人洗錢的皮包公司。中國人不是有錢了嗎,對美國市場不了解,孩子上學需要買房子啊之類就找這類公司給他們做投資。

劉亦婷這種人真是,給美國人宣傳自己愛國,要幫助窮人,拿到哈佛錄取。留在美國之後再為中國有錢人服務,把中國大量資本引入美國。反正她這三十多年的人生就是宣傳為窮人服務,賺有錢人的錢。她對中國人不怎麼友好的。見到美國人熱情的很,見多剛從國內過去的人,愛答不理的。

這就是國內奉為楷模的所謂精英。反正她是沒做過一件真正幫助別人的事,什麼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服務。像效仿她的人可以省省了,真正在美國呆過幾年的人都知道,這種人是多麼讓人不齒。

 170評論

自渡浮生07-08 23:23

1673贊

小編原本是不知道劉亦婷這個人的,偶然在頭條推薦首頁看到了這個問題,就專門去百度了一下“劉亦婷”這個人。一百度出來,把小編嚇一跳: 劉亦婷,居然是當年那個敢和韓寒論戰的女孩。

其實劉亦婷之所以這麼出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的母親對她的教育代表著一個時代教育的“特性”,這讓她很受嚴重矚目。

記得當年,劉亦婷是所有老師都要求我們努力的榜樣,為此當時幾乎人手一本《哈佛女孩劉亦婷》。劉亦婷小時候父母離婚,她跟著母親來到新家庭。劉亦婷母親在女兒的教育上邊比較注意,主要是注意孩子心理的成長。劉亦婷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習刻苦,開始是用小時來計算,結果是她的某學長已經在用秒來計算了……她高中的時候申請國外的大學,那時候又要備戰高考,又要去申請國外的大學,於是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打的回家,夜裡寫申請,早上五六點的時候再起來,打的回學校……最終劉亦婷陸續收到Columbia,UCLA的通知書……不過她一直都沒有接受,一直在等Harvard,後來終於等來了。

劉亦婷是成都外國語學校高1996 級( 1999 屆) 學生。她在高中的班主任是李晉蓉。於1999 年被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特招錄取,8 月1 日赴美國留學,2003 年6 月從哈佛大學本科畢業,她學的是應用數學與經濟專業。劉亦婷根據她" 先就業,再深造" 的計劃,於2003 年10 月應聘到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工作,同時也在準備讀研究生。畢業後劉亦婷在成都外國語學校設有" 劉亦婷課外活動獎" 專門為獎勵,激勵在學校課外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校友。

她的父母曾著《哈佛女孩劉亦婷》以及《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頗受歡迎。在哈佛的中國本科生中,劉亦婷可能是名氣最大的一位。幾年前,有一本以她本人為主人公的書《哈佛女孩劉亦婷》曾經風靡中國,創下將近200萬冊的銷售紀錄,感動了不知多少中小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從國內直接考上世界最高學術殿堂哈佛大學的劉亦婷,普遍被人們看成是家庭早期素質教育的成功典型。如今的劉亦婷已經於03年夏天從哈佛本科畢業,被波士頓諮詢公司錄用,那是一家非常著名的國際諮詢公司,它在中國也有很多的業務。

曾經有人問過劉亦婷,在哈佛學了4 年,究竟她最喜歡做什麼事情?她似乎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說,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很多,你怎麼知道你真正喜歡的哪個東西?你怎麼知道你以後是不是不喜歡了呢?比如說,我有一段時間喜歡做陶器,但是過了那陣子又不喜歡了。興趣也會由於外界的因素而變化,一樣東西如果我老是做不好,慢慢地就不會喜歡了。所以,我覺得人應該尋找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做。每一個人肯定有一樣東西比別人都做得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你只要是那一行的狀元,不管是哪一行都叫做成功,而且由於你做得好,別人給了你信心以後,你反而更願意做這件事情了。可惜,如果你現在問我最喜歡和最擅長的事情是什麼?我不知道,因為我現在還沒有找到。

那她現在怎麼樣了呢?已經十年過去了,這個當年的風雲學生現在在做什麼呢?留學生們都應該看看。

她正在美國的一家公司上班,叫做波士頓。美國波士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德拉華州,是一家專業從事石油勘探、開採、提煉及精細化工的科技石油化工企業。公司與“埃克森美孚”“能源”“路博潤”“雪佛龍”公司有著長期的技術合作,其生產的“波士頓”潤滑油在歐美市場有著極高的知名度,產品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波士頓”潤滑油於200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其卓越的品質和良好的服務贏得了廣大用戶的信賴。

曾經有人在一個論壇上寫下這樣的帖子:" 十年了,曾經痛斥美國的哈佛少女劉亦婷已嫁給了美國人,而韓寒成為了中國百大公共知識分子之一。時間,給了這個社會一個大大的耳光!昨天晚上認真看完2000 年錄播的57 分鐘視頻《對話》,突然想起劉亦婷來,想要了解她的現狀,於是就百度了一下,發現還有個劉亦婷吧,進去看了幾個帖子,終於知道她嫁給了一個美國白人,在一個基金做副總裁,代理大中華區,拿了美國綠卡,沒有考上哈佛商學院,也沒有回國的跡象。這樣的結果不讓人感到驚詫才怪呢。不過仔細想來,都是我們這個大環境讓我們形成了一種思維習慣所致,就像看新聞聯播時間長了,各位領導的表演也在我們的心目中成為他們的真實寫照。

最後,我想說,每個人的未來其實都是不可知的,但也都是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進行提前感知和預測的。

所以,加油吧,奮鬥吧,年輕人!!!

 382評論

輔助受體Cq07-11 01:21

333贊

哈佛女孩劉亦婷老公的照片

一切的一切,起源於十年前輟學少年韓寒和她的論戰。

十多年前,對於教育、“好學生”“壞學生”的爭論同樣激烈。當時,中央電視台的《對話》節目請上了年僅17 歲的韓寒,將三個在當時對中國考試應付得最好的學生與他作對比,諷刺他、圍攻他,請來的教育專家認為他很可能會“曇花一現”,甚至試圖拯救他。

當時的社會公眾已經設想好了這幾個孩子的未來人生,“好學生”黃思路、劉亦婷、馬楠將成為社會棟樑,並報效祖國;輟學的“壞學生”韓寒只不過是“愛唱反調” “喜歡偏離正軌”的一時社會現象,僅此而已。

 是社會公眾給他們的定位不准確?還是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太偏執了?也許,他們只是他們,在做著當時的他們認為對的事情,一步一步修正著自己的夢想,一點一點實踐著自己的想法。十年後的他們,已不是十年前的他們。

十年後:哈佛女孩劉亦婷嫁找了美國老公

1999年,劉亦婷同時被美國四所名牌大學錄取,其中包括哈佛大學。她的媽媽劉衛華在這本書中,以自述的方式講述了劉亦婷的經歷和事蹟。

三個對中國考試應付得最好的學生與韓寒做對比。以下是他們10年前的情況以及現在的去向: 馬楠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時,向克林頓表達對美國的不滿,引起中國人叫好。十年後,拿著美國綠卡,嫁了美國老公。哈佛少女劉亦婷十年前,準備報效祖國,中國很多人的希望。十年後到了美國做基金副總裁,嫁了美國人。  黃思路十年前中考高考參考書上封面都是她,在節目上歌頌中國教育的好來反襯輟學生韓寒。十年後,北大畢業到了哥倫比亞,老公也是白人。    

  附:韓寒,十年前,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被中國人認為破壞80後形象的一人。十年後,一直在中國,被認為是最有良心的公共知識分子。  

 65評論

用戶5910915969304-15 10:48

3755贊

劉亦婷是成都外國語學校高1996級(1999屆)學生。於1999年被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特招錄取,8月1日赴美國留學,2003年6月從哈佛大學本科畢業,她學的是應用數學與經濟專業。劉亦婷根據她“先就業,再深造”的計劃,於2003年10月應聘到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工作,同時也在準備讀研究生。畢業後劉亦婷在成都外國語學校設有“劉亦婷課外活動獎”專門為獎勵。

如今的劉亦婷已經於2003年夏天從哈佛本科畢業,被波士頓諮詢公司錄用,那是一家非常著名的國際諮詢公司,它在中國也有很多的業務。

我問過劉亦婷,在哈佛學了4年,究竟她最喜歡做什麼事情?她似乎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說,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很多,你怎麼知道你真正喜歡的哪個東西?你怎麼知道你以後是不是不喜歡了呢?比如說,我有一段時間喜歡做陶器,但是過了那陣子又不喜歡了。

  興趣也會由於外界的因素而變化,一樣東西如果我老是做不好,慢慢地就不會喜歡了。所以,我覺得人應該尋找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做。

  每一個人肯定有一樣東西比別人都做得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你只要是那一行的狀元,不管是哪一行都叫做成功,而且由於你做得好,別人給了你信心以後,你反而更願意做這件事情了。可惜,如果你現在問我最喜歡和最擅長的事情是什麼?我不知道,因為我現在還沒有找到。”6 在哈佛鍛煉了領導力為了鍛煉自己的領導能力,劉亦婷在大二和大三連續兩年擔任了“亞洲與國際關係研討會”的主席。

  這個研討會是在國際上很有影響的大學生活動,每年都要召開一次年會,有幾百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大學生參加。每次年會召開的前半年,劉亦婷就要開始各項籌備工作,包括起草會議文件、制定計劃、安排場地、邀請嘉賓、與世界各地的學生組織聯繫等等,甚至連預訂折扣機票這樣的雜事也要她親自去跑。

  最令她頭疼的是十幾萬美元的會議贊助費,她必須一家一家去落實,佔用了她的大量學習時間。然而就在這個從始至終的完整過程中,劉亦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1085評論

蘇說7846148502-03 23:02

795贊

看到很多人都不了解這個叫劉亦婷的,那我就我知道的說下吧,央視打臉的事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就說說她上哈佛的事吧,上哈佛是真的,但她們家不道德的利用了哈佛大學對當時國內情況不清楚的漏洞,鑽進去申請進去的,這在後面劉亦婷三次申請讀研沒通過就知道哈佛的態度了,自己拉的屎,吃完也就算了,你他媽的還想繼續拉?至於現在她創建的公司,我就簡單說下,這家公司面對的客戶是中國人,也只有中國人,懂行的應該知道這是啥公司了,皮包公司,專門幫一些見不得人的財產洗洗更健康的,我就呵呵了,這啥人也就不多說了,人品也不過多評論,簡單來說就是一家子狡詐靈活,能充分的利用規則漏洞,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也算是個偏才。

 96評論

朦朧詩歌01-27 08:49

1972贊

想當年劉亦婷這人名聲很大,後來好像銷聲匿跡了。現在看了這問答,我好奇查閱網上相關資料,發現有很多負面評論,同時又認知了劉亦婷現狀情況。

她嫁了本科同學Scott Sambur,她老公本科是心理學,畢業後在哈佛讀了JD,現在是Seward & Kissel LLP,一家律所family law的partner,family law是專門給有錢人打離婚官司的,linkedin上可以搜到這個人。

劉亦婷第一份工作在波士頓諮詢,後來去了百事,再後來在一家對沖基金工作。然後申請哈佛商學院被拒後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睿識資本,英文是vision capital。後來沒開下去。現在跟人合夥又開了一家start-up,叫慧恩資本。這家公司說好聽的是給中國資本提供在美投資途徑,像房地產之類。說不好聽就是給中國有錢人洗錢的皮包公司。中國人不是有錢了嗎,對美國市場不了解,孩子上學需要買房子啊之類就找這類公司給他們做投資。

劉亦婷給美國人宣傳自己愛國,幫助有需要的人,拿到哈佛錄取。留在美國之後,再為中國有錢人服務,把中國大量資本引入美國。反正她這三十多年的人生,宣傳為窮人服務,賺有錢人的錢。傳說她對中國人不怎麼友好的,見到美國人熱情的很。說她沒做過一件真正幫助別人的事,什麼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傳說畢竟是傳說,我可不願做跟風黑,人雲亦雲去從眾,劉亦婷當年國內奉為學習揩模精英,這不假,應該是我們學習好榜樣,至於她後來的工作和生活,屬於各人各的活法,既不違法又沒犯罪,不應該受到刻責非議。

 269評論

城市匯02-03 16:14

1497贊

感謝邀請!哈佛女孩劉亦婷曾經是一代中國父母夢中的完美小孩兒,她的成長,承載了過多中國人的教子夢想,她不得不默默接受著國人們拿著各自內心裡設定的“成功”標尺來衡量或者指責她的道德、她是否成功、甚至她嫁丈夫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審美。——轉自一個媽媽的微博劉亦婷近況:成外高中→哈佛大學應用數學與經濟專業學士→波士頓諮詢→摩根士丹利香港→北京中國國際資本→百事可樂全球公司戰略和發展組→Vision Capital大中華區副總裁→嫁做商人婦。

  

  1 劉亦婷的成長史記得當年,劉亦婷是所有老師都要求我們努力的榜樣,為此當時幾乎人手一本《哈佛女孩劉亦婷》,在當時老爸月薪還是440RMB的時候,這本書就已經出來了,當時好像就20塊錢,老爸月薪的1/22啊,還是託別人幫忙,才用17塊錢買到了一本,然後當成什麼武林秘籍一樣認認真真讀了好幾遍,以當時我的智力水平和學術水平去強行理解,只是記得劉亦婷小時候父母離婚,然後跟著母親,後來家庭重組,她老媽在女兒的教育上邊比較注意,主要是注意孩子心理的成長。

  另外就是劉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刻苦學習吧,開始是用小時來計算,結果是她的某學長已經在用秒來計算了……額,這句話貌似挺出名的,小學的時候劉老師在班上強調了好多遍,我記得當時班上好多女生都把這句話當成自己的座右銘了,然後再寫作文的時候都要加入一個什麼“現在距離XXX還有XXX天,XXX小時,XXX分鐘,XXX秒”,然後就被老師畫上了波浪線,意思是這是好句子。。。

  不過客觀來講,這句話確實挺勵志,只是在後來的日子裡被用濫了,我都不屑於去用了。。。最後一點就是她高中的時候申請國外的大學,申請了好多,那時候又要備戰高考,又要去申請國外的大學,於是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打的回家,夜裡寫申請什麼的,然後早上五六點的時候再起來,打的回學校……小時候覺得她當時竟然能夠堅持上課而白天不瞌睡,非常不容易,後來發現自己高中的時候雖然沒有像她一樣天天回家,不過其實睡覺的時間也差不多,自己也過來了,全班同學都這樣,有些人更加瘋狂,從高一開始就這樣了……現在想來,小時候確實是少見多怪了。。。

  後來劉亦婷陸續收到了好多offer,我記得有Columbia,有UCLA的……不過她一直都沒有接受,一直在等Harvard的offer,後來終於等來了,大家都很高興,全書到此結束……當時當做是很勵志的,其實也確實。. 2 從成都到哈佛劉亦婷是成都外國語學校高1996級(1999屆)學生。她在高中的班主任是李晉蓉。於1999年被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特招錄取,8月1日赴美國留學,2003年6月從哈佛大學本科畢業,她學的是應用數學與經濟專業。

  劉亦婷根據她“先就業,再深造”的計劃,於2003年10月應聘到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工作,同時也在準備讀研究生。畢業後劉亦婷在成都外國語學校設有“劉亦婷課外活動獎”專門為獎勵,激勵在學校課外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校友。

  她的父母曾著《哈佛女孩劉亦婷》以及《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頗受歡迎。在哈佛的中國本科生中,劉亦婷可能是名氣最大的一位。幾年前,有一本以她本人為主人公的書《哈佛女孩劉亦婷》曾經風靡中國,創下將近200萬冊的銷售紀錄,感動了不知多少中小學生和他們的父母。

  從國內直接考上世界最高學術殿堂哈佛大學的劉亦婷,普遍被人們看成是家庭早期素質教育的成功典型。如今的劉亦婷已經於03年夏天從哈佛本科畢業,被波士頓諮詢公司錄用,那是一家非常著名的國際諮詢公司,它在中國也有很多的業務。3 主修應用數學和經濟我見到劉亦婷的時候,她正讀大四。比起哈佛的新生來,劉亦婷明顯地表現出她的成熟,我對她的談話不像是簡單的採訪和被採訪,而更像是她和老師同學之間在討論學術問題。

  劉亦婷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其實我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我的父母也是一樣。我父母寫書成功,並不是我的成功,我還是一個學生。” 哈佛的本科生在二年級以後都會有一個主修專業。劉亦婷主修的是應用經濟數學。她說,哈佛的應用數學本身就是一個系,包括了應用經濟數學、應用物理數學和應用生物數學等等。在她的主修課程中,數學、經濟學和計算機大約各佔三分之一。4 寫作是難關,不懂地道的英語我所採訪的哈佛中國本科生絕大多數都是學與經濟有關的專業,家長們似乎也都很支持他們的孩子學經濟。他們的這種考慮固然是與中國的人才需求和將來畢業後的就業機會分不開的,但是哈佛的文科教育非常好,我很想知道從小喜歡文科的劉亦婷為什麼不多選一些文科的課程?

  劉亦婷坦率地承認,從國內念完高中的學生直接來到哈佛,英文還是比較困難的。“我是中學才開始學英文的。”她說,“到高中的時候,你可以把英文說得對,但是要說得好,說得自然,用美國人的習慣方式來表達,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劉亦婷所說的用美國人的習慣方式來表達,實際上不僅僅是掌握大量的英文詞彙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熟悉美國的文化背景。如果你不熟悉美國學生喜歡的歌星、球星、影星以及大片和暢銷書中使用的精彩語言,在人家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你只有坐在一邊瞪著眼睛旁聽的份兒了。

  美國學者將這個階段定義為“文化休克”。劉亦婷通過不斷地不恥下問和虛心求教,早已經從一名聽眾變成了聊客,當她津津樂道地聊起她家鄉的四川小吃時,美國同學反而要瞪起眼睛當聽眾了。

  然而,英文寫作仍然是中國學生最難過的一道關。劉亦婷告訴我:“我小時候語文課上寫的記敘文比較花哨,比如喜歡把傍晚形容為夕陽最後藏到了樹梢後面的時候,類似這樣的描述我用英文就寫不出來,即便寫出來了美國人也看不懂,因為習慣上他們都不這樣說,所以人家就很奇怪,你寫的是什麼意思呢?現在我用英文寫的論文都沒有問題,哈佛的老師看了也不會覺得彆扭,但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就差了。” 5 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未找到喜歡做的事情,我問過劉亦婷,在哈佛學了4年,究竟她最喜歡做什麼事情?她似乎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說,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很多,你怎麼知道你真正喜歡的哪個東西?你怎麼知道你以後是不是不喜歡了呢?比如說,我有一段時間喜歡做陶器,但是過了那陣子又不喜歡了。

  興趣也會由於外界的因素而變化,一樣東西如果我老是做不好,慢慢地就不會喜歡了。所以,我覺得人應該尋找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做。

  每一個人肯定有一樣東西比別人都做得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你只要是那一行的狀元,不管是哪一行都叫做成功,而且由於你做得好,別人給了你信心以後,你反而更願意做這件事情了。可惜,如果你現在問我最喜歡和最擅長的事情是什麼?我不知道,因為我現在還沒有找到。”6 在哈佛鍛煉了領導力為了鍛煉自己的領導能力,劉亦婷在大二和大三連續兩年擔任了“亞洲與國際關係研討會”的主席。

  這個研討會是在國際上很有影響的大學生活動,每年都要召開一次年會,有幾百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大學生參加。每次年會召開的前半年,劉亦婷就要開始各項籌備工作,包括起草會議文件、制定計劃、安排場地、邀請嘉賓、與世界各地的學生組織聯繫等等,甚至連預訂折扣機票這樣的雜事也要她親自去跑。

  最令她頭疼的是十幾萬美元的會議贊助費,她必須一家一家去落實,佔用了她的大量學習時間。然而就在這個從始至終的完整過程中,劉亦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181評論

小公舉談球論道01-26 23:53

529贊

我也算是她的學妹吧,畢竟都是出自同一個學校。成外還專門設立了“ 劉亦婷課外活動獎”專門為獎勵,激勵在學校課外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校友。

我來說一下她的現狀吧。她嫁了本科同學Scott Sambur.她老公本科是心理學,畢業後在哈佛讀了JD,現在是Seward & Kissel LLP,一家律所family law的partner。family law是專門給有錢人打離婚官司的。linkedin上可以搜到這個人。

劉亦婷第一份工作在波士頓諮詢,後來去了百事,再後來在一家對沖基金工作。然後申請哈佛商學院被拒後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睿識資本,英文是vision capital。後來沒開下去。現在跟人合夥又開了一家start-up,叫慧恩資本。這家公司就是給中國資本提供在美投資途徑,像房地產之類。

最後我想起了劉亦婷高中日記的一段話: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她踐行這一信念。

我個人還是很敬畏劉亦婷媽媽的,作為一個80年代的離異單身母親,面臨著事業婚姻的雙重壓力,在教育上有那麼大的野心,每一步都把自己女兒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她這一生非常成功:1.為一個注重教育的母親,讓自己的女兒進入頂級名校,成為世紀之交青少年的榜樣。作2.作為一個敬業的女強人,一個文字工作者,寫了一部有關自己和女兒的作品,擁有一代人的讀者。能同時做到以上這兩點的,全中國沒幾個,比“哈佛女孩”稀缺多了。

 62評論

娟說育兒  育兒達人07-13 19:15

41贊

看到一個關於劉亦婷1999年被哈佛錄取的原因的評論,裡面說是因為當年她參加了美國的一檔電視訪談節目,在節目的末尾,她對主持人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不准備到美國上大學,因為我認為一個人應該先學好自己國家的文化,然後再去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我計劃將來搞經濟工作。不過,我想做經濟工作並不是因為自己想掙很多錢,而是因為我的祖國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不如說,在貧困地區還有很多孩子因為沒有錢而不能上學,我希望將來自己能有能力幫助他們。”

這段話瞬間秒殺了一名在美國名校頗有人脈的知名大律師,也秒殺了好多美國觀眾,美國人覺得,這個年齡的美國孩子只知道eat Icecream,劉亦婷竟然能想到幫助她的國家和人民,這樣的年輕人實在太優秀了。憑藉律師的推薦,這位沒有參加過SAT考試的中國學生順利進入了培養過7位美國總統,40多位諾貝爾獲得者的哈佛。

後來,她順利完成了學業;再後來,她進入了美國的諮詢公司;再後來她嫁給了美國男人。

如果這這個評論是真實的話,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這個被樹立的素質教育的標桿。考上哈佛並不是經過教育選拔出來的,而是依靠別人的推薦。且不說這樣的機率太渺茫,估計這也不是素質教育的真正目的吧。況且,最終她也並沒有回國報效國家,而是留在了美國結婚生子。再看看劉亦婷當年的那番幫助國家和人民的言論,恐怕現在已經在啪啪打臉了吧。

況且畢竟人各有志,不是每個人都想要去改變世界,拯救人類。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或許只想將來能夠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後和心愛的人相伴一生。我們所追求的僅僅是一份小幸福,不需要多麼偉大,也不需要多麼高尚。只要能夠真實的活著,不枉此生就好。

 3評論

圖書館員丁丁  資深留學導師07-29 09:31

47贊

各位說劉亦婷從做波士頓諮詢公司到嫁給美國人後只是全職太太的回答顯然搜索、看到的信息非常不完整。大家如果有心查一下領英linkedin就可以看到劉亦婷從哈佛女孩開始更完整的背景。

劉亦婷在領英Linkedin的頭像顯示她目前在紐約地區發展,任秦嶺資本的首席運營官,這一頭像我們可以看到比年少時的她更加自信成熟的風采,絕不只是大家口中的全職太太。

她作為一個優秀女性的職業發展如下圖,

我們可以看到劉亦婷自2003年從哈佛數學與經濟系畢業後,先是去了兩大名企波士頓諮詢公司和百事可樂,緊接著就做到了Vision Capital Advisors的大中華地區副總裁,並沒有按部就班的劉亦婷非常有乾勁、遠見地先後創立了Ray Shi資本和秦嶺資本,至今一直在公司最高管理決策層處理投資管理事務。

非常特別的是,我在領英檔案中看到劉亦婷自2013年起還活躍在Asian Financial Society,一個華爾街亞裔精英建立起的擴大亞裔在金融界的影響力的公益組織。雖然劉亦婷留在了美國,但她依然在用自己的能力和情懷在為華人力量做貢獻。各位唏噓劉亦婷離開祖國的看客應該更辯證地看待移民美國的她。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