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快要被大家遺忘的「台灣早期月餅標籤紙」,對許多老小孩們來說現在都還是珍藏啊!

我今天才懂以前的月餅標籤紙長這樣!

中秋節即將到來,烤肉、吃月餅賞月成了每年中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50年代的台灣生活並不富裕,普通工人月薪不過數十元,1958年一盒奇華的雙黃蓮蓉月餅要價8.4元,吃月餅在當時是很奢侈的享受。直到80年代經濟起飛,月餅才成為親民美食。

你知道嗎,早期台灣更有一種有趣現象,小朋友將月餅的標籤紙當成收藏品,現在看來更加復古珍貴。

▼七七乳加還沒有問世的年代,可可(巧克力)是外國的糖果,對於當時台灣來說就像松露一般珍貴。

▼葡萄綠豆沙跟蝦仁口味?在當時應該算是很有創意的口味!

▼鳳梨口味的月餅,在當時可是超人氣,加入鳳梨餡料算是本土台式月餅的代表作,而伍仁月餅,是以五種堅果(核桃仁、杏仁、瓜子仁等)為主的內餡,作起來很費工,吃起來很過癮,香氣濃郁,很有咀嚼感且營養價值高。

▼椰子蓉口味是廣式月餅,此外,當時鹹口味月餅也相當受到喜愛。

▼月餅標籤的包裝在當時物資缺乏的年代來說,玩具是一種奢侈品,而標籤包裝對小朋友來說就如同玩具般值得珍藏、把玩。

▼連火腿跟豬肉的型狀都繪製在月餅標籤上,非常用心。

照片來源:一落二櫸頭

爺爺、奶奶那年代的人看到一定覺得非常懷念吧!不得不說這些中秋月餅標籤其實非常用心呢!趕快把這些珍貴的照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到早期資源匱乏的台灣,看看有趣的中秋月餅文化吧!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